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00章 嘉奖圣旨

作者:一灯阑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有些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恰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敌人,且双方从不同角度给予打击。


    吴越率先开口,言辞恳切,“呼图逆天而行,可汗秉持大义,为天下除去这等奸邪,实乃壮举!”


    罗布谦逊回应,“这不过是我身为阿史那子孙应尽之责,草原生存艰难,呼图却将牧民与草场弃之不顾,才引发公愤。”


    吴越:“桀纣之行,天下共伐之。”


    大框架下双方达成一致。


    吴越伸出手,引领着罗布,缓缓朝着土坛走去。


    土坛呈四方形,每一层都堆砌得极为整齐,象征着天地四方的稳固与和平。坛顶平坦宽阔,足以容纳双方的重要人物。


    土坛四周,汉军和突厥人分别站成整齐的队列,形成一道坚不可摧的人墙。


    此时,阳光愈发炽热,照耀在众人的身上,铠甲和兵器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息,连草原上的飞鸟都仿佛停止了鸣叫,静静等待着会盟时刻的到来。


    远处,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然吃草,浑然不知一场关乎两国命运的重要会盟即将在这里举行。


    吴越身着一袭宝蓝色的锦袍,身姿挺拔,即便未着铠甲,与生俱来的威严气势丝毫不减。


    他的身后,白隽、范成达等将领神情肃穆,紧紧跟随,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庄重与专注。


    突厥一方,罗布高大魁梧的身影格外醒目,身着绣有金色神秘图腾的黑色长袍,头戴镶嵌硕大宝石的王冠,周身散发着至高无上的王者气息。


    当双方首领踏上土坛的那一刻,整个草原仿佛瞬间安静下来。唯有微风轻轻拂过,吹动旗帜,发出 “哗哗” 声响。


    紧接着,一名突厥勇士牵来一只壮牛,寒光一闪,锋利匕首划过牛喉,牛发出短促哀鸣,殷红的鲜血汩汩流出。


    双方亲随将鲜血接入金碗之中,随即转身将血酒恭敬地奉给各自的主公。


    吴越神色凝重,率先伸出手指,蘸取碗中的牛血,轻轻涂抹在自己的嘴唇上,随后端起血酒,高举过头。


    大声说道:“今日,大吴与突厥在此歃血为盟,愿此后两国永息干戈,世代友好!”


    说罢,仰头将碗中的血酒一饮而尽。


    罗布目光坚定,同样蘸取牛血涂抹在唇上,大声回应道:“突厥亦愿与大吴结为盟好,共享太平!”


    言罢,他也将血酒一饮而尽。


    土坛下,双方的士兵们整齐跪地,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在阳光的照耀下,土坛周边的众人身影坚毅,他们的誓言在草原上空久久回荡。


    歃血为盟仪式已成,军士们将这头承载伟大历史使命的壮牛,郑重埋葬在坛前,同时将记录盟约的正本一同埋下,副本则由双方各自带回珍藏。


    段晓棠曾经审阅过盟书的条款,里面一句实惠话都没有,全是呼吁和平的假大空套话。


    段晓棠敢保证,吴越和罗布说这话的时候,心底肯定想的是条件成熟,一定要把对方干翻。


    大不了他们不亲征,给这道誓言留下余地。


    盟约是什么,废纸而已。没有任何监督和惩治条款的盟约,连废纸都不如。


    接下来才是双方吃吃喝喝,正式拉拢交情的时候。


    空地上支起一片硕大的遮阳棚。


    它只有顶棚和立柱,一来给贵人们遮阳,二来视野通透,以防棚内出现刺杀等意外情况时,能迅速处置。


    遮阳棚下面放置数张席案,双方亲随在其间来来往往送菜,布置酒席。


    准确地说,是双方亲随将早已准备好的酒菜放在托盘上,由另一边的亲随送去相应桌案上布置。


    礼尚往来,所以今日的酒席上一半是大吴传统菜色,一面是草原特色菜肴。


    碍于双方的紧张关系,恐怕没人敢吃异乡菜,就怕着了道。


    真真正正地“看菜”。


    哪怕明知不会有人吃,周水生和火头营的厨子们依旧拿出浑身解数。两国厨子同场较艺,争得就是这份面子。


    宴会上,所有杯盘碗碟皆用金器。


    段晓棠看人擦洗的时候,大呼奢侈。


    孙安丰缓缓道:“这是不得不为。”


    万一用瓷器、陶器,不小心摔碎了怎么办?


    摔杯为号是什么意思,读过《鸿门宴》的人都知道。


    以大吴和突厥的关系,当场就得拔刀,先下手为强。


    谁有空听你解释是意外。


    宴会呈现左右布置,中间隔着一大片空地,恰似楚河汉界。


    双方首席分别是吴越、白隽和罗布、吴含生,身后则是一部分文臣武将。


    双方刚入席,陈彦方捧着一张托盘,上面放着一卷圣旨。


    吴越笑道:“千金,这是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陛下给你的。”


    吴含生闻言,立刻起身离席,叉手站立在中间,一派恭敬姿态。


    若她只是大吴的公主,此刻理应跪接圣旨。


    但她同时是突厥的可敦,她的丈夫和臣民就在身后,所以只站不跪。


    她随行而来的陪嫁人员,此刻尽皆跪地。


    中原皇帝每每同四方蛮夷和亲时,为何只选择他们的妹妹和女儿。


    全是为了用只中原遵循的孝道,成就甥舅、翁婿情谊,获得莫须有的辈分优越感。


    皇族中难道没有云英未嫁的皇姑、姑祖母吗?


    当然有,但谁愿意让蛮夷成为自己的长辈呢!


    吴越没有挑剔吴含生的礼节,欣然用双手捧出圣旨,做一回宣旨官。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之,和亲自古,乃安边绥远之良策;闺闱有英,实辅国安邦之美谈。


    千金公主,朕之爱女,自适突厥,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自公主下嫁突厥,边陲晏然,汉蕃善之。公主以柔克刚,以智驭繁,于突厥诸事,悉心襄助,其德其才,遐迩咸颂。


    ……


    此举尽显公主之勇毅,保草原之安宁,固两国之盟好,功莫大焉。


    朕念公主之功,嘉赏之意,溢于言表。特厚加赏锦缎三千匹,以彰其德。望公主益加勤勉,再谱华章。


    呜呼!公主之贤,当为天下女子楷模;公主之功,亦将永载史册,传于后世。


    钦此!”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