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5章 唯一方式

作者:一灯阑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谁叫现在不能正儿八经使用乌有号商队的名号,在草原上大肆推销来自中原的美食——豆渣饼呢!


    就只能磨炼自身演技了。


    此时此刻,两卫空闲的将官,正围在一起,聚精会神地观看着范成明快马送来的并州八卦轶事大全,姑且算是他们在草原上的唯一慰藉。


    武俊江快人快语,“先前还真以为梁国公被吓破了胆子。”


    这会想来,是有一丝不对劲。一个真正被吓破了胆子的人,怎会亲自领兵深入危机四伏的草原。


    演技浑然天成。


    他们和吴越接触久了,完全不觉得大人物惜命是什么突兀事。


    孟章找补道:“可他确实要防刺杀!”


    白隽若非重重防护,张句肯定会找机会刺杀他的。


    一旦白隽有个三长两短,朝中再难找到一个能挑起并州担子的重臣。


    哪怕有,也不敢来了。


    段晓棠的注意力完全放在别处,“这年头造假成本太高了!”


    范成明事后曾请柳琬仔细研究过那封文书,从每一个细节入手,试图找出其中的破绽。


    字迹做不得准,因为除了呈送皇帝的奏折,其他的文书,未必需要白隽亲笔书写。


    就像段晓棠自己,也常常嫌麻烦,将许多文书工作交给手下人去做,而这个“冤大头”通常都是孙安丰。


    柳琬结合一部分过往白隽往来的文书上的痕迹,仔细分辨。


    萝卜章暂且不提,雍修远收到的那封文书上的墨汁是山西名墨松心墨,印泥则是锦砂芝泥。


    白隽或者说他的心腹文书习惯使用藕丝印泥和长安制墨名家制作的私墨。


    谈论起墨迹的深浅、芳香、色泽等行内话,普通人自然是听不懂的。


    柳琬举了一个浅显的例子来说明问题。


    张句仿冒的文书,材料价值在市面上只能算中等水平;白隽手上的墨和印泥,则是有价无市的珍品。


    若非得给出一个价格的话,两者之间的差距少说也有数十倍。


    段晓棠暗道,白隽不论书法如何,写出来的每个字都散发着金钱的芳香。


    想想她过往是有多随便啊,毛笔能写、铅笔能写,事态紧急时,连木炭都能用。


    如今她手下的人也沾染了这个毛病,不甚紧要的情报文书,都用铅笔记录。


    这玩意除了字迹不好保存之外,没其他缺点。出门在外,全套笔墨纸砚确实不太好携带。


    至于按手印这种事情,段晓棠更是随便至极。若是一时找不到印泥,朱砂笔、口脂之类的也能凑合着用一用。


    旁人若是借此分析她的偏好,恐怕要大失所望了。


    吴越心底暗暗盘算一通自己的笔墨家当,印泥和白隽是同一种,墨倒是不一样。


    若是有人想仿制出一份足以以假乱真的文书,必然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绝非张句这种出身中等士族的人所能承受。


    换言之,当这份假文书横空出世,就意味着背后的人,与他们地位相当。


    杜松老成持重,“如今看来,并州城彻底安分了!”他们可以全心对付眼前的敌人。


    哪怕还有一二余孽,见己方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白旻露出锋芒,只能蛰伏,甚至顺势和远在草原的元昊庆斩断联系。


    吕元正沉吟道:“突厥前锋将至。”比他们预料的时间晚了许多。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立刻从并州的八卦上转移到了眼前的大敌上。


    吴越摩挲着手腕,若有所思道:“突厥兵锋比预计的,晚到了不少时候。能不能抓几个活口来,打探一下王庭的动态。”


    先前的俘虏地位太低,什么都问不出来。甚至还以为阻卜仍然在位,压根不知道已经换了大可汗。


    兵贵神速,吴越敏锐地意识到,突厥王庭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才会让早该正式交锋的两支兵马迟迟没有相遇。


    而这种变故,对呼图而言,绝不是好事。


    吕元正接话道:“王庭的事,自然只有王庭的兵马才知道。”


    吴越:“范大将军所部距离最近,他的意思是不再前进,以逸待劳。”


    再问道:“杜大将军以为如何?”


    杜松斟酌片刻,“可。”


    四路大军将沿途的部落扫荡一空,只俘虏和牛羊带回并州,文人再妙笔生花几句,都可以包装成一场大胜。


    至少他们的第一重目的达到了。


    往后并州大营再趁着这片地界势力空虚的时候,强势入驻,说不定真能将塞外草原圈成自家后花园。


    大吴的天兵可以不再北上,而突厥王庭的兵马势必要南下。


    不如就像范成达所言,寻个有利地形,巩固营盘,以逸待劳。


    吴越点了点头,“此事我会与梁国公商议。”


    杜松:“如今重中之重,是广撒斥候,探明突厥动向。”


    两卫兵马再度前行数日,寻了一个有利地形扎营,与左右两支大军遥相呼应。


    段晓棠不时站在营地高处眺望西北方向,仿佛望见远方的烟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秦景在旁边站定,问道:“看天吗?”


    段晓棠放下望远镜,平静地说起一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我初进右武卫的时候,手下有一千人,十个旅帅。”


    她不可能记得左厢军一营每个人的名字和面容,但旅帅时常接触,总不会忘了。


    段晓棠舔一舔有些干涩脱皮的嘴唇,沉声道:“现在还剩六个。”


    数年南征北战,左厢军一营最初的十个旅帅, 已亡其四。遑论下面更没有存在感的普通军士。


    秦景实话实说,“你对自己要求太高了!”


    段晓棠明白自己的矫情,苦笑一声,“我最初,是想把他们全都带回去的。”


    全甲而还,多么可笑的念头。


    秦景袒露心声,“我从来不想这些。”


    他看似豪爽,能与军士共饮狂欢,却没有段晓棠这般在乎同袍情谊。


    当他站在战场上,想的只是如何杀死敌人,并让自己活下去。


    段晓棠环顾四周,将草原风光一览无余,“知道这座草原如何永葆和平吗?牵制拉扯永远都会流血,唯有一方确立压倒性优势,另一方无力反抗,才会是载歌载舞的结局。”


    秦景:“这大概需要很长的时间。”


    段晓棠点了点头,“当我们还需策马征战,这种纠缠就不会停止。”


    南无加特林菩萨,六根清净贫铀弹。一息三千六百转,大慈大悲渡世人。


    世界,充满爱与和平。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