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52章 汉人俘虏

作者:一灯阑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倘若仅凭羊群规模与牧民人数直观估算,靳华清发现的这个部落可能只有几十人。


    但突厥以其游牧为生,迁徙无常,未必只有一片草场。


    右武卫向来料敌以宽,最终点兵两千,由段晓棠、秦景亲自领兵前来。


    大军停在部落外数里的地方,再往前马蹄声会在地面引起的震动,让突厥人发现。


    段晓棠和秦景蹲在一片空地上,其他军士纷纷下马休息,顺便啃食干粮充饥。


    靳华清返回大军之中,详尽汇报所见所闻。


    靳华清随手拾起一块碎石,在褐色的泥土上勾勒出了部落的布局,“营盘呈圆形,帐篷大小不一,总数约有三十余座,人口估摸着在八百至千人之间。”这算是草原上一个规模适中的部落。


    靳华清补充一句,“方才返回的时候, 看见营中有炊烟升起,他们快吃夕食了。”


    豆渣饼经过精心的调配,只需吃下半个,两刻钟后便能发挥作用。


    算上行军往返的时间,大军此刻发起突袭,时机恰到好处。


    按照中原的规矩,吃饭的时候上门做客不礼貌,换到草原上——他们即将要做的事,本就与“礼貌”二字无缘。


    段晓棠和秦景简单商量两句,站起身来,对尹金明下令道:“一刻钟后,发起攻击。”


    部落中的牧民们原本期待着在日暮时分,享受一段难得的闲暇。


    和家人、朋友围坐在火堆旁,分享一天所见所闻,忧心圈中怀孕的母羊,畅想今年部落会增加多少牲畜……


    今日一支放牧队伍运气极好,捡到了草原上流浪旅人的行李,他们将一部分物品上供给部落首领后,还能留下一部分与亲朋好友分享。


    许多人将这种新奇的饼子,掰碎了扔进混合着谷物和羊奶的汤锅里。


    草原上没有豆腐,他们又能从哪里认识豆渣饼呢!


    众人美美地享用了一餐之后不久,一些人便开始感到不适,肚子里翻江倒海,痛苦难当……


    就在这时,地面仿佛传来阵阵雷鸣,抬头望向远方,一支陌生的军队正出现在地平线上。


    从他们模糊的铠甲与服饰中,可以辨认出是南边汉人的军队。


    部落中的人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勇士们提起弯刀,跨上马背,准备迎战。他们还未及挥刀,便被冲破简陋围栏的大吴将军一槊穿心……


    不知从何处涌现出如此众多的陌生军队,他们包围了部落,齐声用突厥语高喊:“缴械不杀,优待俘虏!”


    ……


    段晓棠骑马跨过摇摇欲坠的围栏,军士将被杀死的突厥人尸体抬到一处,准备稍后在营地附近挖坑掩埋。


    俘虏被众多军士用兵器围在牛马圈旁边,身体蜷缩,面色惶恐。


    段晓棠心脏有瞬间的刺痛,他们所做的一切,与那些突厥人又有何异?


    但转念一想,终归是有些不一样的。


    尹金明用汉话高声喊道:“突厥蛮夷行不义之事,大吴天兵奉皇命前来讨伐!”


    “现在,汉人站出来,我带你们回家。”


    又重复了一遍,“汉人,回家!”


    俘虏堆中瞬间骚动起来,有人能听懂这些话。


    不多时,俘虏中站起来七八个身影,男女皆有。他们脸上的表情复杂多变,有激动,有忐忑,亦有迷茫。


    每个汉人俘虏从尹金明身边经过时,都会被问两个问题。


    “家乡何处?”


    “怎么来到这儿的?”


    大多数人都是在历次战争中被掠夺的山西百姓。


    他们将被带到另一个地方安置,待遇比突厥俘虏稍好一些。


    待送到后方甄别后,或许可以返回原籍,也可能会被安置在其他地方。


    一个面容憔悴的女子带着一个尚未及车轮高的孩子一起离开,说这是她和汉人丈夫所生的孩子。


    尹金明瞥一眼孩子的相貌,板着脸说道:“说句汉话来听听。”


    那个孩子不会说只会唱,张口就来,“士为将军何可羞,六月重茵披豹裘,不识寒暑断人头……”


    尹金明摆手,示意放行。


    这首《并州歌》他在并州城中听过,不知恶霸和胡虏,哪个更可恨?


    那些种了豆渣饼招的人,早被挪到另一片地方去催吐,只要不一次性吃太多,不会闹出人命。


    周水生带着几个手下跳进隔壁的羊圈里,大摇大摆地拖出几只羊加餐。


    这些突厥人刚吃了饭,他们可只啃了干粮呢!


    现剪羊毛来不及,空闲时再慢慢收拾。放血剥皮,烤制太费时间,索性生火起锅,炖上几锅羊肉汤。


    胡椒太贵,好在草原上羊膻味小,放些姜片、花椒也够用了。


    香气四溢的羊肉汤自然和俘虏无关,先可着秦景的先锋队伍吃。


    将官们聚集在部落中最大的帐篷中议事。


    周水生端着一盆大块羊肉走了进来,后面跟着一个伙头兵端汤。


    “先吃着,待会再煎几块鱼肉。”


    段晓棠微微颔首,心领了这份好意。转头对秦景说道:“吃完饭后,你们先去休息,我来守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简略的战报,早在战后第一时间统计完结果后,就已经派人传回大营。


    大部队只能等待天明后再启程回归大营。


    秦景并不推辞,“好。”


    段晓棠问向另一个人,“华清,东西收回来了吗?”


    靳华清重重地点头,“收回来了。”他戴着手套一个个捡回来的。


    “不过少了一大半。”


    那些遗失的部分,大概已落入突厥人的腹中。这应该算是正常的损耗吧。


    段晓棠思虑片刻,“回营再说。”


    另外吩咐一件事,“相九、泰宁,将俘虏中的向导和有一技之长的人挑出来。”


    两人拱手领命。他俩都懂突厥语,和突厥人沟通的任务,自然落在他们头上了。


    段晓棠再提起一件事,“相九,探一探突厥俘虏中,有多少雀蒙眼。”


    相娑罗确认道:“全部吗?”


    段晓棠笃定道:“是。”


    夜幕降临,草原上的风带着一丝凉意。随着夜色的渐深,草原上的喧嚣逐渐平息。


    营地里安静得很,仿佛一两个时辰前发生的血腥事只是集体的臆想。


    除了他们半夜没有睡在蔽风的帐篷,而是被人看守在羊圈旁。


    好在这支来自中原的军队,胜利后不曾放肆行乐,按部就班的吃饭睡觉,平静极了。


    那些汉人俘虏们,经历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后,神情显得异常复杂。


    他们中有的面露喜色,终于有了回家的希望;有的则忧心忡忡,担心未来的命运;还有的则陷入了沉思,回忆着过往的种种。


    轮流休息的军士们,睡在部落原先的帐篷里。


    段晓棠裹着披风,坐在篝火旁,借着微弱的火光,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不断查漏补缺。


    天边初露曙光,伙头兵便已起身忙碌,准备朝食。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