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70章 无法直言

作者:一灯阑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一章或者序言,本该开宗明义,告诉军士们他们为谁而战、为何而战。


    国家、民族、信仰、尊严……


    但这些话,段晓棠能说么,许多人甚至不明白内里的真正含义。


    忠君报国倒是符合政治正确,但段晓棠却不想说。


    因为这个君王的品行,她并不认同;这个国家,不是生养她的国家。


    她只是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真正能出口,不过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八个字。


    在那些厚重的责任面前,显得多么轻佻。


    人人都觉得段晓棠练兵有方,右武卫是天下有数的强兵。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只是让这支军队生出了血肉,但它没有骨骼,更没有灵魂。


    人人都有不能宣之于口的秘密,李君璞沉声道:“如果有朝一日,你想说了,我可能倾耳一听?”


    总觉得那是一些注定大逆不道的言语。


    段晓棠嘴角微微上扬,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我希望能有那么一天。”


    矮了一截的李弘业面露迷惘之色,不知两人在打什么哑谜。


    大人总是自以为聪明的说一些孩子听不懂的话。


    校场一角,只有一部分军士在进行恢复性训练。


    普通百姓家到了冬天,都会都选择蛰伏在家中,尽量减少活动,保存热量和体力。


    右武卫在长安过冬时,训练量也不能与平日相比。


    真要强行提上去,供给至少翻一倍,让他们本就捉襟见肘的预算,雪上加霜。


    校场上另一角,则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石炭渣与泥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独特的风景。


    不少人在旁边劳作,其中少不了爱凑热闹的将官的身影。


    “石炭?”李君璞当然认得东西,毕竟他是偷偷开矿的狂徒之一。


    段晓棠缓缓点头。


    李君璞不解道:“为什么用石炭渣?”


    大块的石炭不好么。


    段晓棠解释道:“并州附近的石炭另有用处,层层审批太麻烦。”


    李君璞点点头,明白是兵器坊冶铁之故。


    段晓棠继续道:“若只是烧火取暖,用煤渣已经足够。”


    李君璞问道:“为何添加黄泥?”


    段晓棠:“成形,延长燃烧时间。”


    李君璞:“代州军营里砌了火炕,用的大块石炭,说是晚上太热了。”


    云内现在用的都是露天的石炭矿,一点矿渣压根不在意,直接上大块。


    和右武卫异曲同工,都是自己摔泥胚,用来盘炕。


    唯一不同的是,代州入冬更早,他们早“享受”上了。


    不像右武卫,辛辛苦苦一通,一把火没烧。


    段晓棠哭笑不得,“石炭能冶铁,烤个把人算什么事。”


    李君璞:“冬日热总比冷好。”


    冷了加炭,热了少几块便是。


    刘耿文将石炭渣和黄泥按照比例的混合后,团成一团。


    随后进行下一道工序,尹金明接过,用一根木枝泄愤似的在煤团上戳几个洞。


    李君璞凑近了瞧,不解道:“为何还要戳洞?”


    团泥戳洞,又增加一道工序。


    尹金明和刘耿文抬头道:“将军。”


    段晓棠微微点头,介绍道:“我朋友李玄玉,还有他侄子来营里玩。”


    转头对李君璞解释道:“按照先前的反馈,煤球直接烧效率太低,有孔隙更容易燃烧。”


    段晓棠盯着校场上半成品,圆的方的,大的小的,什么奇形怪状都有。


    琢磨着得做点模具出来,摔泥胚的模子是方的,圆的是不是也能行?


    李弘业蹲在地上看着军士们和泥觉得十分有趣,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但又怕弄脏了自己的手。


    段晓棠和李君璞往前走,一转身发觉小孩没跟上来。


    段晓棠喊道:“弘业,待会再玩,先去其他地方转转。”


    李弘业一叫就走,连跑几步跟上两人继续前行。


    刘耿文嘀咕道:“将军怎么带朋友来营里玩了!”


    右武卫门禁甚严,少有生人出入。


    远处的温茂瑞等人不着痕迹地挪过来,指着李弘业的背影问道:“看见那个小孩了么?”


    刘耿文点头,军营里头出现大汉不稀奇,鉴于右武卫惯来没底线的骚操作,连“女人”都不奇怪,但小孩就少见了。


    尹金明猜测道:“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


    温茂瑞揭晓答案,“那是李大将军的儿子,眼下并州城里的除了世子,就数他地位最高。”


    尹金明明白过来,“年纪小,但爵位高。”


    但凡参加过平定杨胤之乱的,谁不知道李君玘。


    难怪看李君璞有些眼熟,只是多年不见,加之换了冬装,才没认出人来。


    这不是段晓棠翻墙的邻居么。


    温茂瑞:“就算梁国公来了,他也能并排第三。”


    刘耿文惊讶道:“怎么还有并排的!”


    温茂瑞:“这孩子的表叔,冯将军过继出去的亲哥,也是个郡公。”


    “祖先有余荫后辈享不尽,子弟一旦长成,势头难以阻止。”


    偏偏这些人还是最难得的军功,难怪杨胤和元宏大要背后下黑手。


    就像应荣泽前途可期一样,若非范成达和冯睿达之间年纪相差不大,冯睿达就是下一任铁板钉钉的左武卫大将军。


    不考虑他品行和私德的前提下。


    冯家应该也是慎重考虑过,才会选左武卫,除了两家的渊源,也因为范成达能压住冯睿达。


    放冯睿达出去独当一面,才是招祸之举。


    温茂瑞仰天叹道:“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个爵位呢!”


    爷爷、父亲,我不想努力了。


    你们加油!


    刘耿文快人快语道:“将军还是个光杆,吕将军的爵位和冯将军一样。”


    人比人气死人,他们更无望。


    温茂瑞手下揉着泥巴,嘴上不停,“此番征讨突厥,若能建功,我们加官,将军他们进爵。”


    刘耿文没有盲目乐观,“那可是突厥,哪有那么容易。”


    温茂瑞鼓励道:“人就得对功名利禄有点期待,你看范二,什么都不干,都敢肖想大将军。”


    尹金明轻声道:“关键范将军能做的事,旁人做不到!”


    范成明哪怕去皇城公开喊话,都没人当真。


    换其他三位将军,吕元正晚上睡不着觉。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