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35章 换人可否

作者:一灯阑珊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相家人想破脑袋,都没想过这么荒唐的理由。


    但他们清楚,凭相家或是全永思,没脸面让范成明开口招揽,他们没有那么高的价值。


    所以,真是范成明主动“看”上相娑罗的。


    经过弥勒教一事,右武卫在佛门很是引起了一些争议,但相家早不是正经的佛门弟子。


    右武卫的橄榄枝伸过来,哪有不接的道理。


    相祖母手上握着一串念珠,转动的速度称不上均匀,显见内心并不平静。


    全永思带来的消息,并非全是喜悦。


    相娑罗左手戴着一串菩提子念珠,见厅中的沉默,强忍住将珠串脱下来转动以平息内心的冲动。


    他的一生,将在此刻决定,但他却没有多少开口的权利。


    相祖母沉吟片刻,“孙婿,家中的情况,你都清楚。”


    全永思轻轻点头,“嗯。”


    相家败落至此,全因男丁战死沙场,才由行三的相僧达顶门立户。


    相僧达不过在城防营中谋了一个差事,以将门传统发展,已经边缘化。


    不去诸卫和各地大营谋职,一是天赋所限,二则他若再战死,满门孤儿寡母更没有指望。


    祖上留下个余泽,保了相家十余年的富贵和平安。


    他们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等待第三代子弟长成,延续祖上荣光。


    相如莲花的姐妹姑侄婚事在将门中寻,一则因为是老关系,二来相家依旧存了指望,日后重返军中时,各路姻亲能搭把手。


    相家的境况比当初的范家强多了,看着范成达青云直上,相家未必没想过自家复兴的盛景。


    但从第三代的安排来看,不是相家那口气泄了,而是子弟不争气。


    送去军中只会白白丧命,不如在部堂衙门谋个平安差事。


    相祖母幽幽道:“九郎性情诚恳,老身与他三叔原想给他朝中安排一个差事。”


    只提性情,不说武艺本事,全因相娑罗在同辈兄弟中并不出彩。


    全永思在右武卫,相家若要送一个子弟进去,当然送最有前景的那一个。


    全永思并非无情无义之人,能拉岳家一把,自然不吝于伸手。


    但若同时送两家相家子弟入营,全永思没那么大脸面。


    强求,只会让他在右武卫难做人。亲戚情分也消磨掉了。


    相祖母迟疑一会,“九郎的名额,能否让十一郎顶替?”


    既是对全永思,也是对在场所有人说的。


    相祖母解释道:“十一郎比九郎小两岁,武艺却是兄弟间最好的。”


    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要让最有把握的人上。


    相祖母能将这番话说出来,自认问心无愧,不是偏袒哪个孙儿,而是顾全大局。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艺高低,打一场就知道,瞒不过人。


    相僧达欲言又止,九郎和十一郎都是侄子,谁上都行。


    若以利益最大化衡量,还是十一郎更符合期待。


    原来的考量便是,倾尽全力扶持相十一郎。


    相母先前并不愿意让儿子入右武卫,相家在战场上死的人太多了。


    可婆母和三叔嘴巴一张要把她儿子的机会,让给旁人。


    报信的是她的女儿女婿,点名要的是她的儿子,凭什么!


    只是惯来的温驯,让她没有第一时间反驳。


    相如莲花抢在相僧达前面开口,若娘家一内一外的掌权人达成共识,哪怕事不成,但裂隙已成。


    相如莲花柔声道:“祖母,右武卫的将官并不以武艺高低论输赢。关起门来自家人说话,范将军、庄长史如何?”


    相僧达轻咳一声,“那还用说。”


    六罴之名响彻长安。


    原以为六人实在无能,后来看白秀然的表现,只能说强中自有强中手,他们遇上硬茬子。


    全永思:“右武卫进人升迁,不全看武艺。”


    其他武艺拖后腿的不方便点名,但右武卫的确存在这么一群人,私下叫文职将官。


    他们不一定临阵接战,反而将原先那些无品无级的军师、幕僚、文书的繁琐活计全盘接手。


    让其他将官全身心投入练兵和打仗。


    本就是武官出身,不存在文武思路差异,需要磨合等问题。


    养得起这么多“闲人”,全因右武卫战功赫赫,分一分都能吃得“肚皮溜圆”。


    全永思思量范成明的说法,估计也没指望相娑罗是万中无一的猛将,能达到及格线,再干一点“副业”就行了。


    打仗不是比武打架,只以勇力论高低。


    若真如此,右武卫的位次不知要变换多少。


    有些不好听的话,全永思作为外人可以说。“范将军说的明白,九郎若不方便,他就去找别人。”


    这个名额不是给全永思,也不是给相家,由得他们私下操作换人。


    摆到台面上事,外人多是看姓氏,少有区别是哪个肚皮出来的。


    对相如莲花而言,亲兄弟更亲近,但对外人而言,肉烂在锅里,终归是姓相的吃了。


    全永思更亲近嫡亲的小舅子,不全因血缘,这会想一想,相娑罗还真是大小舅子里最省心的一个。


    相祖母和相僧达眼神交流一刹那,很快有了定论。


    不管什么缘由,范成明点名要人,换是不可能换了。


    拒了,只会得罪人,还连累全永思吃挂落。


    几年后安排十一郎入右武卫,只怕也成镜花水月。


    但相娑罗入营,同样意味着十一郎只能另寻他途。


    总之,先把眼前的机会抓在手里再说。


    相祖母缓缓开口,“先前是老身魔障了,孙婿,范将军的情,相家领了。九郎便入右武卫效命。”


    全永思爽快道:“明日一早,我就去回信。”


    如此一来,宾主尽欢。


    相家设宴,款待全永思夫妇。


    全永思本想推拒,便饭就行,亦或他回家吃。


    并非客气,而是相家的宴席没什么可吃的。


    看在他是外人的面上,菜里加了几片肉,但全永思是武将,喜欢的是大鱼大肉,几片肉塞牙缝都不够。


    那酒真的是水酒,寡淡得没有一点滋味。


    相家没有破落到往酒里掺水的地步,全永思只是好奇,他们怎么酿出这么薄的酒,也是奇才了。


    喜欢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请大家收藏:()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