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8章 将进酒歌曲

作者:天上掉下个居八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当任扬和郝静被通知要在简阅网上有演出的时候,他们也有些懵。


    虽然他们这两年演唱了很多朗朗上口的歌曲。


    不过,他们自认为不怎么适合在宴会这样的场合。


    郝静还打趣道:“难道要全场跳舞吗?!”


    当看到《将进酒》的歌名时,他们以为许参是要让他们在舞台上唱戏。


    这可是他们搞不来的。


    但看向旋律的时候,两人直接就亚麻呆住了。


    说实话,两人都有点认命一辈子被打上广场舞的标签了。


    其实,并不是两人反感这样的称号。


    因为能有这样的成绩,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但如果能够证明自己在音乐方面的建树,谁又能不想呢。


    显然,《将进酒》就是他们证明自己的歌曲。


    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太喜欢这首歌了。


    豪迈奔放的歌词与激昂流畅的旋律相得益彰,简直就是他们的梦中情歌。


    此时,郝静和任扬站在台上。


    大家也都专注地盯着舞台上的他们。


    所有人都很期待,接下来会上演什么样的名场面。


    有人甚至开始招呼自己的老爸老妈来观摩了。


    伴随着音乐响起,郝静那很嘹亮的声音也传了出来。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


    《将进酒》这首千古名篇,以其豪迈不羁的笔触与超凡脱俗的格调,独步文坛。


    想要将之写成歌曲,势必要将那份磅礴的气势与深邃的意境悉数融入旋律之中。


    确保每一个音符都能激荡起听者心中的壮阔波澜。


    唯有如此,方能不负此词之魂。


    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郝静的声音天生自带一股大气磅礴、堂皇雅致的韵味,与那些以柔媚见长的歌手截然不同。


    因此,当她演绎起这首歌曲时,简直是天作之合。


    无论是情感的抒发还是音色的展现,都显得无比贴切与完美。


    观众此时都听傻了。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凤凰传奇吗?


    就连一些词曲人,听说许参在简阅网的年会上放大招,也都津津有味地欣赏了起来。


    说实话,自打许参最


    早将苏轼的《水调歌头》谱曲演唱后。


    好多音乐人都把目光盯在了古诗词上。


    也有人想对《将进酒》这样的千古名篇下手,可是都感觉力不从心。


    许参之前曾将李白的《将进酒》戏曲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然而,许参在古诗词的编曲演唱上,始终倾向于一种温婉柔和的风格。


    诸如《知否知否》等作品,皆以其深情的旋律与抒情的演绎着称。


    后来,大家也发现了,婉约风格的词作似乎更易于融入旋律,编排出动人心弦的歌曲。


    所以,在豪迈诗词的改编领域,鲜有人敢于涉足。


    但许参这次又给他们上了一课。


    他不仅选择了豪迈诗词作为改编对象,更以独特的视角与精湛的技艺,将其编排得既不失原作的磅礴气势,又融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为听众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音乐盛宴。


    有人感慨:“不是不可以,是我们的水平问题!”


    此时,琵琶声响起,依旧是那几句耳熟能详的词。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


    不过,这段带着一种相对柔和而细腻的触感。


    悄然融入了数道和谐共鸣的合唱之声,交织缠绕。


    与此同时,几声毫无顿挫感的大鼓声适时加入,为整首曲子注入了更加深厚的情感底蕴。


    大鼓与琵琶、合唱的完美结合,不仅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感,更在无形中完成了情绪上的递进与升华。


    接下来是任扬的说唱部分。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 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


    任扬的说唱,以其独特的节奏与韵律,层层递进地激发着听众的情感波澜。


    随着歌词的深入,最后两句不仅展现了文字上的精妙绝伦与创意无限,更蕴含了一种能够直击心灵、激荡灵魂的豪情壮志。


    而此时,大屏幕上,更是出现李白饮酒的画面。


    李白那飘逸的身姿与豪迈的饮酒姿态,那份超然物外的洒脱与不羁,直击每一个在场者的心灵。


    诗仙啊,那可是诗仙啊!


    这种古今的结合,直接让人头皮发麻,有种想要上去举杯痛饮的冲动。


    此时,郝静的声音再次传出。


    同样的豪迈大气。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


    吉他、贝斯、架子鼓的伴奏交织在一起,犹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


    郝静的声音强烈质感,蕴含着无尽的气魄与力量。


    这不仅仅是声音的展现,更是情感的爆发与灵魂的共鸣。


    音乐声炸翻全场,所有人的血液都沸腾了。


    接下来,又是任扬的一段说唱。


    说实话,这首千古名篇,如果通篇都是以郝静那充满力量与气魄的嗓音来演绎,虽能尽显其豪迈与深情,却也难免略显单一。


    仿佛满桌珍馐皆为大鱼大肉,缺少了那份清新与平衡的韵味。


    而任扬的说唱加入,便如同那及时出现的青菜与汤品,为整首歌曲带来了别样的风味与层次。


    他的说唱,既有现代音乐的节奏与动感,又不失古典诗词的韵味与深度,与郝静的演唱相得益彰。


    这样的结合,不仅让整首歌曲更加完整与丰富,也让听众们感受到了不同元素之间的碰撞与融合。


    从而获得了更加深刻的艺术体验。


    接下来,又是郝静的声音。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 径须沽取对君酌”


    ……


    待郝静的声音落下。


    此刻,郝静与任扬的合唱出来了。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将进酒 将进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尔同销万古愁”


    ……


    最后,郝静的声音留在“愁”字上。


    豪迈万千,同时又带着一丝怅惘的画面,浮现在众人的脑海中。


    而就在此刻,任扬的说唱巧妙地融入,与郝静那悠长的尾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和谐与共鸣。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


    这种唱法简直绝了。


    在这一瞬间,听众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从古至今的愁绪与豪迈。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