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全家总动员

作者:风起云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天中午,陈菲儿又打来电话告知明天到达的时间。


    李舜一听是下午到达,赶忙问“明晚我让我妈给弄几个拿手菜,你就在家吃饭可以吗?吃完饭我们一起去找住的地方?”


    得到肯定的答复,李舜赶紧去通知老妈。


    91年,港城才刚谈起回归的话题,大陆这边也对港城感到很神秘。


    在老百姓眼里几乎港城人就等于外国人了。


    老妈一听来的是港城人就立马紧张起来“她们港城的来我们这里会不会觉得我们穷,会不会觉得我烧的菜不好吃?”


    边说边有点不知所措了,两只手也不自觉搓了起来。


    “得,得~~”李舜赶紧打住。


    按住老妈手臂,略点戏谑的调侃“胡燕萍同志,自信一点,你是最棒的。


    在你面前一切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不要说港岛人,就是美丽国总统布什来吃到你做的菜也不敢有话说。


    没事,菲儿姐人不错,老家也是健康过去的,没那么多臭毛病的,好相处。”


    “真的?”老妈半信半疑。


    想了一会开始强行征召“都是你给我找来的事,晚上我下班后你提篮子陪我买菜。”


    面对母后的血脉压制,李舜连拒绝的勇气都没了,无奈的点头答应。


    下了班后,老妈一回家放下自行车就急急的拖着李舜往菜场赶。


    当然她也言出必行,菜篮子必须归李舜挎着。


    在菜场老妈是一顿忙活,看到啥都想买。说好的做几个家常拿手菜的,看这架势是奔着满汉全席去的。


    买好菜到家都靠近晚上六点了,老爸都到家了,饭还没来得及做。


    没办法下面吃吧。今天买的东西很多都是鲜货,这么热的天搁外面一晚第二天肯定臭了。


    老妈塞了半天,还有一半东西没法放进去,冰箱里都满了。


    只能重新整理冰箱了,老妈一边拿出门上储物格里老爸冰着的几瓶啤酒,一边小声埋怨每天吃什么啤酒浪费钱。


    眼见着老爸脸色已经不太好看了,李舜赶紧逃遁“我去下面~~~”


    等老妈他们快忙活完的时候,李舜下的三碗面也已经端上桌了。


    三人都饿的前胸贴肚皮了,赶快吸溜起来。


    突然老爸放下筷子正色道“明天既然有外国人来吃饭,


    我肯定要正式一点,不能丢了华国的脸。吃完饭我去剪个头发,顺便刮个胡子~~~‘


    李舜无奈道”爸,哪来什么外国人,是港城人好吧!“


    还想说点什么,谁想老爸的话也能有人会产生共鸣。老妈也补了一句“对的,吃完饭,我也去烫个头发~”


    好吧,接受现实,面对疾风吧。吃完饭李舜只能乖乖的收拾起碗筷,独自到厨房间默默耕耘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床,李舜下楼破天荒的发现冰箱上面贴着纸条。


    是老妈写的一二三四。


    什么打扫卫生,什么买饮料,什么捡菜~~居然还来这一套,李舜几欲昏厥。


    好吧,一切行动听指挥。李舜也就草草在客厅动了几次笤帚,然后去自己房间把床上的毯子叠了一下就应付了事了。


    谁想居然不起眼的卖饮料成了大事。丹凤只是个三四线的小城,市面上能买到的东西真不多。


    后世所谓的俩可乐水淹七军的典故在丹凤根本就是传说。


    两可乐压根没见过,所谓的七军的名字也在丹凤也压根没听说过。


    门口小店最常见的是盐汽水,那个齁劲不是重口味的人根本压制不住。


    要么就是橘子气酒了。注意了,不是汽水,是汽酒。带度数的。


    让人家小姑娘第一次来就逼着喝酒,这个算怎么个意思?


    小店里的东西实在是拿不出手,李舜也是无语中。


    突然想起了离家几百米处的沪光商场,。


    说是商场也就300多个平方。商场以卖申城货出名。


    那个年代申城货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别名。


    记得李舜爱吃的光明冰砖丹凤城里也只有这么一家有的卖。


    跑过去,还算给力,有正广和的汽水卖,只有一种口味橘子味。


    不管怎么说也是申城货,李舜自觉能上得了台面了。


    那里的售货员一听有人要买几瓶正广和也殷勤起来。


    从角落里掏出几瓶,忙着用湿抹布擦拭每个瓶子一边小声解释“这个有点贵,没多人愿意买,也就放着落灰了~~”


    好吧,李舜只能配合的当什么都没看见,万一说毛了,人家不卖给你咋办!


    下午一点多,李舜已经在火车站出口处默默等待了。


    出站口已经站满了拉客的三轮车夫,摩托车什么的。


    每次只要有人走出出站口,立马周围拉客的能像潮水般淹没来人。


    李舜也是拉着出站口的栏杆才能避


    免被人挤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