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6章 新材料的诞生

作者:方格化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程教授三人听的面面相觑,一时间有些发懵。


    怎么还突然转到数学领域了,而且,你转就转吧,没必要说的这么详细吧。


    什么离散傅里叶变换、二维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


    这些玩意儿虽然不是不懂,但对于他们这些搞材料的人来说,往深里解释那就纯粹是不讲武德了!


    毕竟不是那些搞工程、物理或者是计算机的。


    所以,说到理论应用,他们多少是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


    杨振这么一解释,如果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还好,忽然就丢出来好几个,就让几个人有些吃惊了……


    路海洋就轻轻咳了两声,“二维离散变量和随机变量,这個好像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里的知识吧?”


    杨振点头,“应该是本科二年级或者三年级的课程吧。”


    好吧,三个教授开始觉得更古怪了……


    还好这会儿杨振也反应过来了,心里难免小小愧疚了一下。


    这是……触到知识盲区了?


    好吧,这会儿还是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啊,交叉学科的应用,亟待展开和普及啊。


    于是很自然的转开了话题,“呃,我还是先讲一下设计思路吧……”


    大半个小时之后,程教授颔首而笑,然后又和杨振聊了几句,就先一步离开了。


    他是搞高分子的,对金属材料领域,并不是十分专业。


    但离开前,还是握着杨振的手,给出了鼓励,“好好做,这个项目真要在你手里搞出来了,我会亲自给你向上面请功。”


    看似鼓励,其实份量已经很重了。


    或者说,这无异于一次沉甸甸的承诺。


    送走程院长,路海洋就拉住了他,“你实话实说,如果不是非得周末,这个项目,你多长时间能拿下来?”


    杨振歪着头瞅他,“玩儿真的?”


    路海洋这次却没有和他开玩笑的意思,严肃的神情里多少流露出了几分期待,“真的,甚至可以说是迫不及待。”


    杨振想了想。


    竖起两根手指,“慢的话两周,快的话,周三再多给我一天时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个周末,应该就能有结果了。”


    想快还不容易。


    要不是怕被切片,分分钟能当场给你搞定信不信?


    但即使如此,路海洋还是再次激动了。


    狠狠拍了杨振一巴掌,“那就搞起来啊,要多少人手和多大的支持力度,你尽管开口。”


    杨振耸耸肩,语气轻松,“那倒不用,有这几个师兄师姐就足够了。”


    路海洋:“……”


    。。。。。。


    杨振说到做到。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带着王文杰他们四个,只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就一路畅通无阻的,拿出了性能参数比老美Ti-64 ELI更好的钛合金新材料。


    测试报告一出来,路海洋直接疯狂了。


    四十岁的油腻中年男人,还是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却当着自己学生的面,直接失态了。


    连蹦带跳的,像是个得了多动症的大孩子。


    那种快乐,真的很简单,也很纯粹。


    丢脸吗?


    看看在场的赵恒,以及王文杰他们几个研究生的这会儿的状态,就知道了。


    那几乎就是路海洋的翻版。


    只能说,不愧是同门师生,这是有传承的啊……


    杨振却是那个例外,尤其是这会儿,显得十分的格格不入。


    但他却丝毫不以为意,就那么乐呵呵的站在一边,看着一帮人在那里欢呼雀跃。


    好在这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


    率先冷静下来的路海洋,还是察觉到杨振的“异常”,这才有些尴尬的强迫自己收敛了一些。


    但是那股子兴奋劲儿,却终究还是没有就这么过去……


    这可是比Ti-64 ELI还要好的钛合金新材料,绝对领先全球的那种。


    抛开所谓的意义不谈。


    它的出现,是可以给整个国家的无数行业领域,带来超乎想象的改变和影响的。


    就这一点而言,这项研发成果,堪称……功德无量!


    而面对这样一份泼天大的功劳,杨振却能依旧保持着那份冷静和淡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对他愈发的服气了。


    这种心性,也真是没谁了……


    不得不说,天才的世界,路海洋这会儿算是彻底服气了。


    相较而言,自己都混到这个位置上了,竟然还如此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