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章 融合完成

作者:方格化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2005从拿走苹果气运开始》全本免费阅读


    京城居,大不易!


    但对于杨振而言,却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


    不说他去年参加奥物国家队集训的时候,就来过一次了,原主的记忆里,同样对这边熟悉的很。


    所以他压根就不需要去适应,简简单单就搞定了。


    找中介租房子、买手机办卡、置办个人工作站、采买一些日常和居家用品,连网线都直接拉了两条。


    有钱嘛,允许他可劲儿的造。


    然后两天之后,他就通过关系,陆续拿到了京大、京理工和京航的借书证或阅览证。


    其实京城这边,有些高校的图书馆,是对校外人员开放的。


    只是这种开放,也是有不同程度上的有限开放。


    比如京大,没有校园卡、借书证或者阅览证,就有些地方就进不去,有些书籍和期刊,也借阅不到,更不要说一些特殊的书刊文献了。


    其他诸如保存本阅览室、教学参考书阅览室、新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等,也都是有各自规章制度的。


    更不可真的完全放开,要不然非得乱套不可。


    所以,规矩是一定要遵守的,杨振对这个拎的很清。


    于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就变成了一只勤奋的小蜜蜂,过起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先是京大图书馆和租住的房子之间,一個多月后,变成了京理工的图书馆和租住的房子之间。


    生活极其有规律,节奏感让他身心愉悦。


    灵魂融合的速度,也再次肉眼可见的加速。


    估计要不了多久,搞不好就会完成最后的进度,到时候水乳交融、圆润如一,再也无分彼此了。


    那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他自己都猜不出来。


    修仙啥的就不要想了,那是不可能的。


    但他还是觉得,这种质变,会给他带来认知层面上的一些变化。


    对此,他颇为期待。


    。。。。。。


    AY市正河县,市四中。


    再次迎来一月一次大休的高三学生,潮水般涌出了校园。


    韩筱和何蕊并肩而行,在校门口和刘知白摆手道别,然后一路叽叽喳喳聊到了县府大院的家属小区。


    她们都是这里的住户,不同的是,何蕊已经在这边住了好几年了,而韩筱,却是刚住进来没多久。


    在市四中里上学,也是以借读的身份出现的。


    但是这不妨碍两个人很快就成为了朋友。


    不只是因为她们的长辈,是同事关系,更多的,还是真的能聊到一块儿,换句话说,就是挺投缘的。


    到了何蕊家楼下,她主动发出邀请,“要不要先去我家待一会儿,今天你妈应该回来不早呢,闷在家里也没意思吧,好歹放一次假,怎么也得松弛一下神经嘛。”


    韩筱就歪着小脑袋想了想。


    最后点头,“好啊,那就先打扰你一番了。”


    于是叽叽喳喳继续,两个人上到三楼,开门进屋,空无一人。


    闺房里,何蕊挂书包,韩筱则对着书架啧啧有声,“爱好挺广泛啊,怪不得非得考中传呢……咦?”


    书架上的一个相框,一下子就勾住了她的目光。


    照片上,何蕊和刘知白,笑的阳光灿烂,四只手下,却按着一个苦大仇深,满脸委屈的少年。


    那张脸,她是见过的。


    而且……印象深刻!


    。。。。。。


    时间就在杨振单调而充实的学习中,一点点的过去了。


    除了偶尔给钟诚提供一些“推算”出来的赛事结果外,他基本都在心无旁骛的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而钟诚那边,手上掌控的资金,也在翻着番儿变得越来越多。


    正河电子厂那边的事情,已经在交接过程中了,更多的精力,也开始转移到了他和杨振的未来大业上。


    按照杨振的意见,这些资金,大部分会通过各种渠道流回香江。


    少部分,则会隐蔽的转入了一家离岸投资公司账户上,这个是给杨振准备的。


    招聘的事儿也同样有条不紊的展开,对象也多以国内外的华人华侨、东南亚以及印裔为主。


    至于给杨振配备的班底,则尽可能面向应届本科或硕博毕业生,或者归国留学生。


    这些事情,杨振都没有过问,什么时候第一批招聘的人员到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