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7章 鸡肋一样的存在

作者:煜煜吃鱼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战争年代,龙国曾经多次和米国交手。


    不少老同志称米国人是少爷兵。


    这种调侃既有褒义,也有贬义。


    形容米国战争期间的后勤补给,到了“令人发指”的丰裕程度。


    沙漠各国的士兵,不是少爷兵,而是老爷兵。


    “老爷兵?这是什么意思?”


    王长生疑惑道。


    林凯峰淡笑道:“顾名思义,老爷兵就像是那些地主老爷一样,让他们作威作福可以,让他们上战场杀敌,只怕枪声一响,这群家伙不是吓得尿了裤子,就是缴枪投降。”


    “诚然,沙漠各国陆续列装了米国和苏盟的新式武器,但是武器是武器,人是人。”


    “决定战争胜利的从来不是武器。”


    林凯峰举了一个浅显易懂的例子。


    假设一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是富豪,即使是底层民众,家里也有几十万美刀的存款。


    这些人到了战场,能与敌人殊死战斗吗?


    王长生想了想,摇头说道:“恐怕很难。”


    “不是很难,而是根本不可能。”


    “沙漠各国的士兵,纵然不是每一个都是富豪,但总体来说,小日子过得都是有滋有味,只要石油资源不枯竭,他们每人都能从中获得利益,既不知为何而战,更不敢拿出性命和敌人生死相搏。”


    “再好的武器到他们手里,和烧火棍有什么区别呢?”


    “无人机将会变成一种全新的自动武器,不需要士兵和士兵正面对抗,通过遥控等方式,派遣无人机参与战斗,代替士兵完成军事任务。”


    林凯峰认真说道:“企业要走出去,就要双管齐下,两面出击,我公司既要搞出太阳能发电,又要拿出无人机的技术。”


    “从军用和民用领域,捏住沙漠各国的大门,有求于人,何愁打不开局面,何愁我们的企业和商品走不出国门。”


    “米国需要我们牵制苏盟,只要我们不动米国的基本盘,不去挖米国的祖坟,纵然做出一些与米国利益相悖的事情,米国也一定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的全部重心,现在都放在苏盟身上。”


    进军沙漠地区,一直是林凯峰心念的发展计划之一。


    之前没有行动,是因为时机不成熟。


    进入八十年代,沙漠地区成为影响全球的火药桶。


    苏盟亲自下场,以巨无霸的身姿欺负一个小而又小的国家。


    该国国土面积小,军事实力不值一提。


    但他的地理位置又是非常的重要。


    否则,也不会得到帝国坟场的赞誉。


    米国,英伦,苏盟,先后在帝国坟场栽了跟头。


    上天没有赐予这个国家财富,却赐予了他们连接欧亚地区的核心枢纽位置。


    米国不会允许苏盟在这个国家站稳脚跟。


    更不会允许苏盟,将他们的军事压力进一步加在欧陆地区。


    同一时间,沙漠地区的两个军事强国大打出手。


    很有可能将周边一系列沙漠国家,统统带进这场战争。


    米国没有精力关注龙国,苏盟更没有精力在和龙国作对。


    他们的精力,通通放在了互相对抗。


    龙国的对外国际空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王长生唏嘘道:“但愿一切,都能如你所想的这样顺利。”


    “太阳能发电的相关技术人员,近期会调到你们北方机械公司,好好干,不要辜负大家的期望。”


    “过段时间,将有一批航空专家前往你们公司,和你举行座谈会,能不能说服这些专家加入你的无人机研究项目,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太阳能发电研究的现状与林凯峰表达的一般无二。


    虽被各国列为战略技术,长期取得不了科研进展,俨然成为鸡肋一样的存在。


    将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借调给林凯峰,问题并不算大。


    至于航空专家。


    就要看林凯峰个人能力。


    为尽快追上西方军事强国的脚步,各军种科研单位正在夜日继日地研发新式武器装备。


    解决现有装备存在的性能不足等问题。


    陆军方面还好。


    空军和海军长期以来,一直缺少新型舰艇和作战飞机。


    说完这些,王长生半是玩笑半真正道:“林凯峰同志,一旦你成功说服这些航空领域的专家,加入你的研究项目,你们机械机械公司的企业性质,很可能会从民用企业,变成军工企业。”


    林凯峰说道:“部长,我在这里向您表一个态度,能帮国家增强实力,增加对外影响力的商品,不管是民用商品还是军用商品,北方机械公司都会责无旁贷,协助国家完成这些项目。”


    “至于是民用企业,还是军工企业,我认为并不重要。”


    “北方机械公司即便进行了股份制改革,同样还是国家的企业,是国家整个体系当中的一环。”


    林凯峰的这番回答,王长生非常满意。


    无论涉足军工产品还是民用产品,只要有利于国家,有利于老百姓,企业性质到底是什么,其实并不要紧。


    北方机械公司完成股份制,不代表公司会变成个人企业。


    国家依旧有着一定数量的股份,


    同时,北方机械公司的领导层,全部受组织培养。


    属于组织的自己人。


    假设林凯峰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公司领导会立刻向组织汇报。


    隔天。


    林凯峰乘坐火车,返回北方机械公司。


    为迎接航空专家们的到来,提前做准备工作。


    再过几天,将会有一大批三机部的航空专家,前往机械公司。


    与林凯峰的项目展开座谈。


    提前收到名单的林凯峰,表情哭笑不得。


    名单上的不少专家,都是林凯峰的老朋友,老同事。


    二十年后,林凯峰会和部分专家产生交集,联系。


    现在,这些航空专家只知道林凯峰是北方机械公司总经理。


    闻名全国的创汇大王。


    不久后,北方机械公司张灯结彩。


    公司领导在林凯峰带领下,早早地等在公司大门前。


    上午十点,一辆国产客车缓缓停在众人眼前。


    车里下来十几人,清一色来自三机部。


    年纪最轻的也有四十多岁,最老的一位已经过了七十岁生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