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2章 大人这般厚颜无耻,你家里人知道吗?!

作者:钩鱼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大概二十余天之前,这个法号“道衍’,俗名姚广孝的疯和尚和叶瑾打了一个赌约。


    如果姚广孝能够在一个月之内替叶瑾筹措到修建上元书院所需要的五千余贯办学经费,那么叶瑾就同意姚广孝担任他的师爷一职的请求。


    叶瑾真的搞不懂这个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为什么不去投奔朱老四,而是来上元县纠缠自己。。


    但是只要他能够替自己搞到钱。


    那么他要当咱的师爷,那就当吧。


    正好咱也可以当几天甩手掌柜。


    至于这个疯和尚鼓动自己造反?!


    洗洗睡吧。


    咱一个守法公民,岂会做那种违法~乱纪之事。


    而且叶瑾是真的穷。


    现在上元县的摊子铺的太大了,整个上元县就跟一个大工-地似的。


    又是修桥铺路,又是搞工业建设。


    又是兴修水利,又是科教兴国。


    哪一项不需要大把大把的银子?


    所以上元县县衙的收益颇丰,光是收取各大商家的卫生费/商税,就可要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花钱的地方更多。


    而且叶瑾知道,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地区,若是想要富裕起来的话,是一项十分繁杂庞大的工程,而这项工程最需要的是什么?!是人才。


    没有教育的投入,就不会有源源不断可供使用的人才。


    上辈子有一句话说的特别的对: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上任半年有余,他已经顺利将蒙学推广到了整个上元县境内,只要是适龄儿童,都必须去最近的蒙学读书。


    如果父母胆敢阻拦的话,上元县的差役会教这些父母做人的。


    当然了。


    这种粗暴的政策也只能在江南地区推行。


    原因很简单。


    一方面是江南地区经济发达,社会风气也较为开放,百姓们对知识的欲望十分渴求。


    别说官府挥舞着大棒子让他们送自家娃去蒙学求学,很多家庭即使家徒四壁,也要咬牙勒紧裤腰带送孩子去读书呢。


    现在县衙不但免除了束修(学费),甚至还管饭呢。


    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找不到。


    所以积极性别提有多高了。


    另一方面则是民风不如偏远地区彪悍,通常情况下是不敢和官府对着干的。


    总而言之。


    因为江南地区文教和经济都比较发达,以至于这里的百姓更加容易被教化。


    所以叶瑾的义务教学计划也得到顺利推行。


    只是现在义务教学计划得到推行了,更高一级的学府上元县却很欠缺。


    实话实说,老朱其实对教育也挺重视的。


    明廷在各县都设有县学。


    县学由九品官教谕管理。


    读书人通过童子试之后,就有进入县学读书的资格,以备参加高一级之考试。


    这里的童子试,并不是学童参加的考试,而是科举考试之中最基础的考试,也称之为‘县试’。


    童子试一般由本县知县主持,通过的人被称为“‘童生’,不但可以进入县学读书,还获得了参加府试的资格。


    只有通过府试之人,才能获得真正在功名--秀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