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8章 蠢材也!

作者:泡泡的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走,去看看!”


    刘基不死心,上马带着两千弓弩手到了景宁县,县令常安在正在指挥百姓、衙役掩埋尸体。


    战斗刚结束的时候,县令常安在听说梁鸿被杀了,吓得屁滚尿流。


    后来又听说萧云抄了梁家,收了梁家兵马,常安在知道梁家彻底垮了,这才找人收拾战场。


    刘基从后面奔来的时候,县令常安在吓了一跳,带着县尉就跑。


    “常县令...”


    校尉在身后喊了一声,常安在跑得更快了。


    刘基停下来,看着地上堆着的尸体,脑子一片空白。


    不就三天的时间?怎么梁家就没了?怎么会这样?


    “将军,我们怎么办?”


    校尉惊恐地问道。


    “各位兄弟,我们...各走各的吧。”


    说完,刘基调转马头,飞奔往卧虎岭奔去。


    那里山高林密,足以藏身,先躲过追杀,再乔装打扮,离开齐国。


    刘基走了,手下一哄而散。


    ...


    八王府。


    左丞相赵公权进了王府,找到宇文护。


    “王爷,后天大朝会,京中五品以上官员都要觐见朝拜,我看萧云想收拢朝政大权,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禁卫军到了赵府传旨,赵公权立即找宇文护商议。


    “那你说怎么办?”


    宇文护疲惫地反问。


    白天想萧云的事情,晚上侧王妃苏晓晓哔哔个没完,三番两次想和宇文护做点什么,宇文护是蔫儿的,啥都干不了。


    “这...我听王爷吩咐。”


    其实两个人都没办法。


    以前,梁骥手握重兵,宇文护只有三万兵马,为何他能和梁骥分庭抗礼?


    凭借的就是道义、人心!


    宇文护打着皇族宗室的旗号,反对梁骥擅权,将自己打扮成八贤王。


    如今不一样,萧云和皇帝站在一起,手里还有兵权,宇文护那一套不管用了。


    甚至,萧云可以打着忠于皇帝的旗号,逼迫宇文护交出权力。


    所以,萧云远比梁骥棘手!


    宇文护冷哼:“听本王吩咐,本王没法子。”


    “你的美人计呢?美女呢?”


    赵公权立即说道:“正在物色,丹国美女多,我已派人搜寻购买。”


    宇文护心里烦躁,原先他打算让萧云和皇后勾搭上,然后再宣扬出去,让萧云臭大街,逼迫他交出兵权。


    当然,兵权不是交给宇文护,而是交给宇文淑。


    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让萧云掌兵。


    现在看来不可行了。


    如果朝中百官换成了萧云的人,谁敢弹劾?


    宇文护长叹一声:“一力降十会,萧云手握兵权,生杀予夺尽在他手,美人计..呵..美人计..”


    门外,探子敲门进来,禀道:“王爷,萧云带着五百骑兵往西去了。”


    赵公权疑惑:“往西?干嘛去?”


    宇文护撑起精神,想了想,说道:“西边,西边有...沧浪书院?”


    赵公权鄙夷道:“屈安世那个老顽固建立的书院?萧云去那里做什么?”


    宇文护拿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水已经凉了,入喉有点不舒服。


    “萧云想罢免朝中官吏,就必须补充新的官吏,他一时找不到那么多,就想从沧浪书院找人。”


    赵公权不屑道:“屈安世那个老顽固教出来的什么东西,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宇文护眼神突然有了光彩,喜道:“那就好,那就好...”


    赵公权没有想明白,问道:“王爷,萧云让沧浪书院的人做官,那些人肯定不讲人情,有什么好的?”


    人情是私情,有了人情才有私情,才能徇私枉法。


    如果那些人不讲人情,赵公权无法下手搞事情。


    宇文护笑道:“不不不,屈安世何等人,我们都很清楚,他不攀附本王,也肯定不攀附萧云。”


    “所以,如果屈安世的弟子入朝做官,此事对我们大有利!”


    赵公权转念思索,点头道:“对呀,屈安世沽名钓誉,门下都是以名节自诩的人,就算萧云请他们入仕,也不是萧云的门生。”


    宇文护点头道:“对,到时候只要让萧云出事,朝中百官必然群起弹劾。”


    “本王真没想到,萧云居然会出此昏招,掌控军政大权的好时机,居然主动放弃,幼稚啊,太幼稚了!”


    赵公权讥讽道:“如此说来,这屈安世和萧云还挺般配,都是沽名钓誉之辈。”


    宇文护点头道:“不错,为了不让天下人说他是权臣,居然主动放弃朝政大权,蠢材也!”


    突然间,宇文护的心情好了。


    在他眼里,这是萧云最大的弱点,可以作为一个靶子,狠狠攻击!


    “愚蠢至极!”


    赵公权哈哈大笑。


    ...


    早上出发,中午时分到了一座山前,一条不大的小路通往里面。


    山不算高,但郁郁葱葱,风景秀丽。


    “好地方。”


    赫连勃赞叹道。


    他是北人,山见得不多,特别是草木葱茏、山清水秀的山,他很少见到。


    “走!”


    萧云放慢了速度,缓缓往里走。


    进了山里,偶尔能看到樵采之人,还有散布的水田,有人正在收割稻米。


    见到萧云,众人抬头看了一下,又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真奇怪,这些人不像农夫、樵夫。”


    李忠暗暗警惕,担心有埋伏。


    萧云说道:“没什么好奇怪的,大概是书院的弟子。”


    古人讲究耕读一体,春夏耕种,秋冬读书。


    这种做法非常好,读书人当官以后,知道百姓如何耕种,也知道耕种的辛苦,防止何不食肉糜。


    继续往前,看到一片茂密的竹林,风吹过,竹林碧波翻滚,令人心旷神怡。


    赫连勃饶有兴致地望着竹林,啧啧称赞道:“这就是竹林啊,好看。”


    李忠鄙视道:“这都没见过,竹林到处都是。”


    赫连勃嘿嘿笑道:“不一样,我们那里没有竹林,真好看。”


    竹林下,一座书院隐藏其中,萧云让赫连勃带兵留下,下马带着李忠往里走。


    走到林下,抬头是一座石牌坊,上面写着:沧浪书院。


    走过牌坊,可以听到读书之声。


    “你们是谁?你们找谁?”


    一个小书童抱着一卷书走过,见到萧云,停下来询问。


    “我是萧云,来拜见屈院长。”


    小书童好奇地打量萧云,问道:“可是平定瘟疫、收复细柳城的萧云?”


    萧云笑道:“正是。”


    小书童抱着书匆匆往里跑。


    不多时,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袭布衣儒服,从后院走出来,对着萧云行礼道:“可是大都督?”


    萧云回礼:“正是在下,特来拜见屈院长。”


    中年男子笑道:“在下屈长安,大都督随我来。”


    萧云猜测这个屈长安是屈安世的儿子,从外貌气质看,还算不错。


    屈长安走在前面,萧云和李忠慢慢走入后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