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 第 15 章

作者:酒筝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年代文女主只想撕碎剧本》全本免费阅读


    一个新的大大草帽将她整张脸遮掩的严严实实,太阳再怎么照耀也晒不到她。


    短袖的衣裳,还专门做了两个手袖套在手臂上,唯一就是脖子处,遮掩得太严实,就会容易中暑。


    如果没有任何遮挡,夏季猛烈的太阳就会将人的后颈晒得黑了几个度,这一点,让李西糖觉得十分的烦恼。


    最后的最后,李西糖还是没有穿上那有领子的衣服。


    白天热得快要昏过去,再严实一点,她觉得自己可能就要真的中暑了。


    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下乡的知青们,都没有心思看书学习了。


    还看个屁!这中暑得都快要狗带了,能休息一会儿是一会儿。


    李西糖等人身为女子,不合适用冷水洗澡,但也用冷水擦拭了一下胳膊、脖子、大腿等地方,才清凉不少。


    还有些女知青,端了盆冷水过来,泡泡脚!


    你说什么?寒气?胡说八道,这么热的天气,怎么会寒呢?


    事实上,她们也能知道一二,可未来的事情哪能跟现在比?现在自己都快要中暑过去,活不了啦!


    根本就没有心思去学习,能休息一会儿,都宁愿躺在床上,又累又困又热……


    李西糖在这个农忙时期,也放下了手中的课本,实在是受不住了。


    不过,令李西糖不解的是,这么热的天气,又没有冰箱,他买的肉,怎么能放这么久?


    为此,李西糖还十分担心的询问过宋至冬,“你这肉,买了这么久,天气这么热的话,会不会变臭啊?”


    潜台词要表达的意思是:你是怎么保存的?


    “我家有个地窖,还存放着些冰呢。”宋至冬顿时就明白了李西糖这个问话隐藏的意思,担心这肉臭了?


    他怎么可能会拿着臭肉给西糖吃呢?


    “放心吧,都是上好的猪肉。”宋至冬之前忙碌了这么久,自然不是什么都没准备的。


    “那就好。”李西糖又干了一口,“没想到,你的厨艺这么好,都可以准备……”嫁人了。


    “咳咳,娶媳妇儿了!”差点说漏了嘴,这年头的人,可听不懂这种玩笑话呢。


    宋至冬听完,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睛明亮的望着李西糖,眼底泛着的笑意,似乎在询问,你说的媳妇儿,是指谁呀?


    李西糖笑而不语的继续低头吃肉,宋至冬也不失望。


    一个夏天过去了,知青点的其他知青在这个夏天,都瘦了一圈,也黑了一圈。


    唯有李西糖这个有人投喂的人,不至于胖了一圈,但还是之前的体重,连肤色都没怎么黑。


    这让女知青们好生羡慕,“西糖,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早知道我就不贪凉了,跟你一样将自己包裹严严实实的。”


    “是啊是啊,哎哟,看我这手臂,这脖子,都黑了一大圈……”另一女知青也满脸惆怅,虽说在农村,不必打扮得太漂亮。


    但女以悦己者为荣,谁都不希望自己比其他人差距太差,总会有那么一丢丢的虚荣心。


    最起码,还是介意别人的目光。


    “反正接下来也比较轻松一些了,待到入秋,天气转凉,捂捂就白了。”李西糖也没有其他办法,她猜测,天道爸爸给她的金手指,就是梦里的那个荷叶雨滴。


    纵使李西糖觉得这个金手指没有多少用处,甚至还不如别人年代小说里的什么空间戒指,交易系统等。


    只是用别的话语来安慰其他人,“我也是捂得太严实,都起热痱子了。”


    跟人相处,别人都惨兮兮,只有自己一人高高在上的安然无恙,可不利于团结呢。


    果不其然,一听到李西糖说长热痱子了,其他人都一脸担忧,“哎哟,热痱子可痒了。”


    “那你最近小心一点,别乱挠,不然容易留疤痕呢。”


    哎哟,起痱子了,可不好受啊。


    一时间,她们也不知道,是黑了比较难受,还是起热痱子比较难受了。


    想了想,还是觉得起热痱子比较惨一点,最起码她们冬天捂一捂就白了。


    起热痱子就不一样了,痒得难受,挠的话还容易留疤痕印记。


    最后,大家都没有嫉妒李西糖了,反而是觉得自己黑着黑着就白了,反正一个夏天过去,谁都是差不多的肤色度数,谁看不起谁?


    尤其是李西糖特地说了几声‘背痒’的嘟囔话之后,更是不提及这个问题了。


    还有一两个下乡比较久的女知青,稍微对这个有一丢丢的了解,还告诉李西糖,可以上山去采什么药草缓解治疗。


    李西糖笑盈盈点头,或许是没有了宋至冬送肉来知青所的‘差距’,李西糖有些娇气,却不是针对她们,一个农忙下来,大家的关系也缓解了不少。


    毕竟,李西糖在此之前,已经将‘砍柴’和‘做饭炒菜’的活儿‘转让’了出去,跟她们没什么直接关系。


    再加上这个农忙,宋至冬被大队长强制劳动去了,不能过来帮李西糖一事,大家也说不了闲话,嫉妒和羡慕也烟消云散。


    “西糖,宋至冬同志真是不够坚持,看你这么辛苦,也不来帮忙的,你啊,别被骗了。”女知青轻声提醒。


    “我知道,谢谢素素。”李西糖笑呵呵的开口,乖又甜,一副邻家好妹妹的神情。


    谁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尤其是自己善意提醒时,对方虚心接纳。


    叫做素素的女知青下乡这么久,见过不少这样的事例,也听说过不少,嫁到村里去的知青啊,可没几个磨合得顺利的。


    一边将新鲜收成的粮食晒干,一边播种第二季粮食,等到这一季的粮食种下去时,大队长已经带着公粮,让拖拉机运送到公社的粮站去了。


    等上交了公粮后,剩余的粮食,就他们生产大队开始分粮了,按照工分分粮。


    由于知青的下乡时间特殊,以前的按照上一年的工分来分粮,后来迁就知青,他们的工分由上年分粮后到今年分粮前的计算。


    不然,这些今年刚下乡的知青得饿死。


    增加了生产大队会计的工作量,会计表示:真烦。


    以前是从年底到分粮,多的是时间,现在必须在收成后,分粮前统计好知青的工分,再计算出他们该分配多少粮食。


    这一天,大家早早就来到了大队的空旷分粮点,最前面的地方,摆满了粮食,生产大队的各个干部已经在那儿坐着了。


    不少村民都忍不住挤到了会计面前,要跟会计对一对自己在家统计的粮食分配量对不对。


    会计才没有这么闲心,“排队排队,一会儿轮到你们就知道了。”


    知青排在了最后面,他们也有数,自己不可能跟村里的人比较。


    李西糖也在观望大家都分了多少粮食,是否够自己下半年和明年的量。


    至于那个叫做宋至冬的同志?不好意思,我没注意到。


    倒是宋至冬,瞧着李西糖与她们知青点的一群知青站在一起聊天,也没凑过去,而是默默地将自己的粮食扛回去之后,又跑来了。


    纵使西糖的分粮不多,但对于西糖这么一个弱女子来说,肯定重量不轻。


    轮到李西糖时,看着自己的三大袋粮食,还挺惊讶,“我也有这么多?”


    其他人:……


    “三大袋,已经很少了,能挨到年底就已经很不错了,李知青。”刚下乡时,大队长想着她是个娇滴滴的城里姑娘,专门分配了轻便的活儿。


    那会儿有宋家小子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