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5章 挂冠离去!

作者:二手青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院子里的欢快氛围瞬间戛然而止,太平公主不敢相信的看着范信。


    “驸马你说什么?”


    骤然听到这样的消息,让她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上官婉儿也是一脸惊呆的表情。


    对于两人的心情,范信非常理解,好不容易立下惊世功勋却要黯然离开,换成谁都接受不了。


    但这就是政治,没人比他更了解皇帝。


    这次武三思发动政变,可以说让皇帝威信尽失,若非自己救驾,恐怕连性命都保不住。


    要是自己还继续待在朝堂里,岂不是在提醒众臣,皇帝是靠他坐稳皇位的?


    所以在看到耿总管把梨摆上桌时,他就知道自己该离开了。


    压下心中的心思,范信淡笑道。


    “不用紧张,本官只是有些累了,回幽州老家看看。”


    两女是何等人物,个个精明聪慧,自然不信范信的说辞。


    太平公主俏脸一沉严肃道。


    “是不是朝中有人弹劾你了,是武承嗣还是太子一方?”


    “都是一些白眼狼,你辛辛苦苦救了他们一命,居然还要上书弹劾伱!”


    “简直岂有此理!”


    上官婉儿柳眉紧皱。


    “我这就回宫向陛下力谏,相信她老人家一定能明辨是非!”


    说完就要去皇宫找皇帝,被范信伸手拦下来。


    “这件事和太子没什么关系,纯粹是我想回老家待段时间。”


    “你真不想待在洛阳了?”


    面对两女的询问,范信背着手来到窗前,目光眺望着远处的洛阳古城。


    “不是我不愿意待在洛阳,而是这里已经不能再待了。”


    “早点走至少还能保全一丝情分,否则有朝一日猜忌起,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你们知道,本官最在乎情义,少了谁都不行啊。”


    还有一句话范信没说,这次武三思造反,参与的军队将领大部分出于他的门下。


    想要他们活命,自己只有离开神都告老还乡。


    这样,皇帝才会看在有愧自己的份上,饶他们一命。


    太平公主从后面双手抱住范信的腰,将脸贴在他的后背上。


    “这样一来,皇帝和所有人都会心安,唯独苦了你啊。”


    “好了,让魏鹏收拾东西吧,明天一早咱们悄悄出发,不要惊动任何人。”


    ……


    入夜,观风殿。


    凤阁侍郎张柬之神色焦急的来到大殿。


    “陛下,刚才凤阁鸾台接到范信的奏折。”


    “上面说他身患重症,已到了难以支撑的地步,请求朝廷准许他告老还乡。”


    武则天身体轻轻一颤,手持毛笔头也不抬道。


    “柬之,你怎么看?”


    “陛下,范信战功赫赫,文能安邦治国,武能统领全军,是我大周建国以来少有的传奇人物。”


    “您万万不能准许他辞官回乡,不然难以平息朝野哗然啊。”


    自从上次计划失败后,张柬之知道想要除掉范信这样的人物只有捧杀一条道可走。


    所以他选择极力挽留范信。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往日里张口不离范信的皇帝却一改从前。


    淡淡道。


    “准奏!”


    “陛下,您说什么?”


    张谏之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相信的看着皇帝。


    “陛下,他今年不过三十岁啊,正是身强体健的时候,您?”


    撂下毛笔,武则天叹息一声。


    “你以为朕想失去范信吗,整个大周谁不知道他是战功赫赫的忠臣良将。


    “他这是用告老还乡让朕心安啊。”


    说到这,武则天捂着心口重重咳嗽了几声。


    “你先退下吧。”


    张柬之失望的唉了一声,起身离去,等到大殿里只剩下武则天时。


    一道人影出现在角落里。


    “陛下,臣在内卫这么多年,见惯了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但像燕国公这样重情重义的还是


    “一路上连个完整觉都没睡过,将士们劝燕国公睡一觉再走,可他总说再忍忍等救了陛下就好了。”


    “陛下,您有一个好女婿啊。”刘大感慨道。


    武则天面露一丝傲然之色。


    “当然!朕这一生只信过两个半男人,高宗一个,范信一个,狄仁杰半个!”


    “世人皆以为朕刻薄寡恩,鸟尽弓藏,容不下范信。”


    “岂不知这是朕对他的一种保护!”


    “这家伙重情重义,心怀天下苍生,朕实在不忍心让他为了那些造反将士受到牵连。”


    “所以只能先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这帮乱臣贼子被杀干净了,朕再把他请回来!”


    说到最后武则天的眼中闪烁着无尽的杀意。


    人影见状,躬身道


    “陛下放心,内卫已经拟订了一份名单,共计两万余人,保证让他们活不过元夕节!”


    …


    次日一早,庭院里,范信从怀里拿出一叠契约。


    “本官已经把你们的卖身契改成了良籍。”


    “拿到遣散费回去买套宅子,再置办几亩田地好好过日子去吧,也不枉你们跟本官一场。”


    闻言,众仆陆续跪在地上,声音哽咽道。


    “相爷,山高路远,您可一定要多保重啊。”


    “小的们以后不能再伺候你了,呜呜…”


    望着哭成一片的仆人,范信转过身去摆摆手。


    六子拎着小筐,一人发了二十贯铜钱。


    按照牙行的规矩,奴仆一两,婢女八钱。


    但范信却把自己所有的俸禄都拿了出来。


    仆人们抹着眼泪,一步三回头的离开后,六子走回来。


    “少爷,咱们的行礼一共四箱,都装到了马车上,可以上路了。”


    范信点点头,目光怅然的看了宅子一眼,叹息道。


    “两年了,突然要离开还真有些不忍。”


    六子不甘心道。


    “少爷,小的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


    范信拍了拍他的肩膀。


    “六子,为人臣子者,上无愧于天,下对得起天下苍生就足够了。”


    “至于个人一些委屈未必就是祸事,走吧。”


    将门关上,范信深吸一口气向马车走去。


    在那里太平公主的马车已经等着了。


    一行人坐上马车向着城外走去,沿途所过之处,百姓们纷纷退到街旁,诧异的看着车队。


    想不通范信刚回来,怎么又走了。


    路过十里长亭时,六子猛地一拉缰绳,对着车厢内震惊道。


    “少爷,您快看,各位大臣全来送您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