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5章 血谏朝堂!

作者:二手青椒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你给本宫闭嘴!”武则天狠狠瞪了丘神积一眼,目光看向范信道。


    “范信,自古以来以下告上者,无不是交由大理寺清查,刑部督办,从未出现过告御状的情况。”


    “本宫希望你能考虑清楚,一旦状告丘神积不实,等待你的将是流放三千里,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其实武则天并没有众臣想象的那么愤怒,相反非常欣赏范信的性格。


    堂堂七品县令,能为一个青楼女子做到如此地步,世间少有。


    因此她不希望范信在错误的道路上葬送自己的前途。


    上官婉儿也跟着劝道:“范县令,太后之言句句都是为你好,有些事没必要走到这一步。”


    “是啊范信,区区一个青楼女子贱籍也,犯不着告御状。”


    “依本官看还是算了吧。”回过神来众臣不以为然道。


    就连借机准备弹劾丘神积的清流大臣都是失望的摇了摇头。


    闹这么大阵仗他们还以为是什么惊天大案呢,感情就是死了一个青楼女子啊。


    这算个什么事,谁家没死过几个婢女。


    面对君臣的劝解,范信不知为何心里有些堵的慌。


    他实在没想到一条鲜活的人命在这些人嘴里居然连猪狗都不如。


    愤怒!


    失望!


    以及对官场深深的厌倦!


    如果当官连人性都没有了,这个官升的还有什么意义?


    一念至此,范信在众人的注视中毅然的往前迈了一步。


    “太后,大丈夫言出必随!臣愿意承担后果,只求朝廷还小凤仙一个公道!”


    这番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不小轰动,不少大臣都是摇了摇头。


    这个范信还是太年轻了,脾气一上来连仕途都不顾了。


    漫说一个青楼女子,就是妻子和高官厚禄比起来又算个屁啊。


    武则天坐在銮殿之上,目光平静的看着范信,声音冰冷道。


    “平民告官即便能赢,也要梃杖五十,你虽有官身但依然不能幸免,本宫最后问你一次。”


    “你确定要为一个青楼女子状告金吾卫将军吗?”


    范信重重一点头。


    “好!”武则天大袖一甩凤目威严道。


    “既是告御状,本宫问你状纸可在,若是没有……”


    然而她的话还没说完便震惊的看到范信咬破手指,在囚衣上奋笔疾书起来。


    态度之决绝令在场所有人感到心惊,即便是武则天心中也是掀起阵阵波浪。


    执掌大唐十几年她从未见过这等性格刚烈的官员,一言不合便愤笔血书。


    这是心存死意,没打算活着走出上阳宫啊。


    良久。


    范信写完内容,双手举着状纸道。


    “请太后御览!”


    上官婉儿接过状纸,仅仅看了一眼便脸色微变递给了武则天。


    “太后,这是范信写的血状,一共一百零八个字。”


    武则天神色复杂的接过状纸,尽管心里做好了准备,依然还是被上面的血迹震撼了一下。


    这是一封普通至极的状纸,上面罗列着丘神积令人发指的罪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这是一个重情重义的臣子啊,真是世间少有……”


    武则天心中暗叹一声,压下感慨抬起头看向范信。


    “你的状纸本宫已经看过,是否有相关证言?”


    她决定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亲自审一回案子。”


    “回陛下,相关证言俱在奏折中!”察觉到武则天的变化,范信精神一振大声道。


    武则天闻言拿起奏折翻了一遍,末了放在桌上对着丘神积冷冷道。


    “丘神积,本宫任命你为博州处置使,你不思圣恩也就罢了,居然在办案期间奢侈无度,杀害青楼女子。”


    “真当我大唐律法是摆设吗!”


    “说,该当何罪!”


    “太后!”


    丘神积悲呼一声,将脑袋杵在地上。


    换成往日武则天或许会网开一面,但今天她绝定除掉这个失去价值的酷吏!


    故而重重一拍御案,声音威严道。


    “来人,将丘神积押入大理寺,经三法司审核无误后明正典刑!”


    “太后,您说什么?”丘神积一脸难以置信。


    他为了武姓江山杀了那么多朝廷大臣,到头来武则天竟要杀自己?


    见状,武则天冷哼一声,直接命令驻守殿前的千牛卫将其带走。


    看到这一幕,朝中不少身受酷吏之害的大臣跪倒在地,嘴里高呼太后英明。


    他们没料到令人谈之色变的丘神积竟真的被范信告倒,这简直是奇迹!


    不过很快他们又皱起眉头来,刚才武太后说就算赢也要挨五十重杖,像范信这样的身板能受了吗?


    感受到众臣复杂的目光,范信知道自己该付出代价了,深吸一口气大声道。


    “太后,臣请执行梃杖!”


    令他意外的是,武则天没有让千牛卫施展梃杖,而是起身对着众臣道。


    “贞观年间魏征屡屡直言犯上,气的太宗皇帝暴跳如雷,这时长孙皇后上前说只有明君在位才会出现性情之臣。”


    “本宫每每和高宗说起此事都是感慨万分羡慕不已……”


    说到这里武则天看向范信,目光温和道。


    “你虽不是魏征,却自有一番真性情!”


    “拟旨,武水县令范信,位居七品尚能对天下苍生心存怜悯之心,实属难得。”


    “故册封为武水县男,食邑五百户,所写奏折可直达本宫观风殿!任何衙司一律不得阻拦!”


    此话一出,无异于大石砸进水面顿时掀起惊天巨浪。


    包括上官婉儿在内的所有文武大臣全都是面露震撼之色,眼神难以置信的看着范信。


    年纪轻轻位列从五品大臣已是官场奇闻。


    如今一日尚未过去,又被授予武水县男爵位。


    这个范信莫非简在帝心不成?


    尤其是武三思几个武性大臣,更是眼热不已。


    他们溜须拍马,苦心钻营才获得今天这般地位,结果还没范信在囚衣上写个血书升的快。


    早知这样他们弹劾人时用绣花针多放点血就好了。


    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中,范信一敛囚服郑重道。


    “臣,谢太后隆恩!


    武则天充满威严的点点颔首:“册封结束,本宫也该跟你们说点正事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