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 新鲜大白菜

作者:热西达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宫廷小厨娘在年代文躺赢》全本免费阅读


    俩人结伴,走着走着,看见了供销社的门市部。


    门市部挺宽敞,房子不小,但走进去,差不多一眼扫到底,与黛青想象中的样子大相径庭。


    不像原主记忆中琳琅满目的超市、商超,八零年代的居民需要买什么,去的最多的地方还是供销社,居民区就这么大,商品都是按需来,供销社进的东西多,还容易被人举报奢靡资本做派。


    刘婶倒是早就习惯了,和柜台前的售货员打了声招呼,便问黛青需要什么。


    “要瘦点的五花和粉条。”


    白菜有了,黛青想中午做白菜炖粉条,热热乎乎,正好适合秋天。


    刘婶不太赞同地使眼色。


    八零年代的人经历了饥荒和大洪水,偏爱荤腥,瘦肉好买,肥肉却紧俏。


    黛青解释道:“家里肥肉还有剩余,买多了也吃不完,反倒浪费。”


    都这么说了,刘婶也不好再劝,稍稍拔高音量,“小冯,多切点,挑块好的啊。”


    供销社的猪肉都是每天早上从宰猪场新鲜拖过来的,用纱布盖着,放在柜台里面,有人需要,售货员就拿出来切一块,切多切少全凭柜员心情。


    有熟人办事就是方便。


    “这块可以不?”


    被称作小冯的婶子举着块肉,从分割台隔板露出半边身子。


    冯婶拿的是块下五花,相比起脂肪更多的上五花,位于猪肚子的下五花,层次分明,而且瘦肉比较多,是五花肉中比较好的部位,用来做炖菜口感也会更好。


    黛青眼疾手快,抢刘婶一步回答,“麻烦婶子了,这块就行。”


    下午会来买肉的人不多,售货员手一抖,给黛青足足切了八两。


    称重的时候,刘婶还在心疼,这块肉看着太瘦,煮出来肯定干巴,一点油水都没有。


    售货员好奇,打探黛青的身份,两个婶子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在得知这是顾教授刚过门的媳妇,像是看到了什么稀奇,冯婶恨不得从头到尾将黛青打量一遍。


    察觉对方没有恶意,作为话题中心的主人翁,黛青就随她们去了。


    给票的时候,冯婶还好心提醒要换张肉票。


    票证都有有效期的。家里票多,有时候会有余下来没用完的,当然要先紧着有效期短的先用。


    幸亏被提醒了,这种常识性的事,黛青不知道,顾屿衡也不在意,还不知道要浪费多少票。


    刘婶今天要来扯块布,回去给虎娃做棉服,买好东西的黛青便在旁边等她。


    门市部虽然东西不多,摆放的却很有条理。生食区、熟食区、日用品区……已经初见二十世纪的雏形。


    卖衣物的区域,除了码成一排的军大衣。最显眼的就数玻璃柜台里的透明凉鞋。


    粉色透明袋,配红绿闪粉。


    黛青早上收到的同款。


    刘婶已经选好了布料,偏暗的军蓝色,小孩子皮实,衣服容易脏,深色耐脏也不容易看出来。


    旧报纸包住棉布,麻绳捆绑,售货员一边麻利地打包,一边时刻关注黛青这边的情况,见到她停下来,便推销道。


    “这是今年最火的鱼嘴水晶鞋,还是从省里百货商店调的货,总共四五来双,昨天刚到的货,咱这一片,就我们供销社有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刘婶不打算买,也被勾起了兴趣。


    “不便宜吧?”


    “要票的,”冯婶打包的间隙,伸出手指笔画,“一双三块呢。”


    刘婶:“啧。”


    按照现在的物价,黛青买八两猪肉也不过花了五毛钱,一双凉鞋就抵得上五斤猪肉,也难怪刘婶觉得不值。


    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售货员冯婶停下手里的动作,一拍大腿。


    “我是说顾教授天不亮怎么就过来,原来是赶着给小苏买双水晶凉鞋回去,”冯婶满脸姨母笑,“没看出来,顾教授这么会疼人,小苏好福气喔。”


    黛青敢打包票,绝对是凑巧。


    毕竟收礼的是自己,见这边刘婶冯婶把顾屿衡夸的天花乱坠,黛青也只是附和着微笑。


    但她小瞧了在食物和生存基本满足的年代,中年婶子八卦的能力。


    等她与刘婶相互告别回到家,几乎整个大院都知道了——华京大学最有前途的后生,顾屿衡,突然冒出来一位媳妇。不仅如此,高冷严肃的顾教授还特意大清早就去供销社门口拍长队,为的就是帮媳妇买双拖鞋。


    因为与顾屿衡日常待人的形象太过不符,还有不少人争论质疑小道消息的真实性。


    外面翻飞的八卦,黛青浑然不放在心上,因为此刻,两位计划之外的“不速之客”,打乱了她的所有计划。


    刚齐她膝盖的小男孩,将穿着裙装的小女孩挡在身后,眼神戒备。


    “你是谁?怎么在我爸爸家里?”


    顾屿衡名义上的两个孩子,顾知晏和顾知微回来了。


    其实这俩孩子是偷偷跑回来的。


    过去顾屿衡又当爹又当妈,事情多的时候,也会把知晏和知微送到父母家小住一段时间。


    但这次为了给两个小家伙找个妈,又是相亲又是扯证,这么长时间不去接他们还是首次。


    从小就没感受过母爱,唯一的父亲还是个闷葫芦,作为哥哥的知晏比其他小朋友都要早熟,也更加敏感,以为爸爸是不想要他们了,所以才趁着爷爷奶奶不注意,偷偷带着妹妹跑出来。


    好在顾屿衡父母家离这里不算太远,估摸四里路,两个孩子也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小孩子皮肤娇嫩,现在很多路都是煤渣路,知微走不动被哥哥抱着,脚板心全红了,知晏的脚丫更是肿了几个大大的水泡。


    黛青装作在厨房里烧水,实则将空间的灵泉水倒进洗脚盆,让两个孩子先泡脚,自己也端了把小板凳,和他们面对面交流。


    “我是你们爸爸,顾屿衡,如今的爱人,”黛青尽量让自己的话更容易被小孩子接受,“也是你们的妈妈,我来是想要照顾你们,让你们能好好长大。”


    温水浸没脚踝,知微舒服地叹了口气,人小鬼大的模样,让黛青也跟着笑了起来。


    知微还小,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只知道很舒服,整个人心情都变好了,小脚丫在水里扑腾。


    “妈……唔呜。”


    知晏也觉得舒服,但作为一位负责任的哥哥,他仍旧板着脸,伸手捂住妹妹想要倒戈的嘴。


    “可我都没见过你。”


    “那今天就当做是我们认识的第一天。”


    黛青往水里加入药材,有助于缓解疲劳,加快血液流通。师傅主管皇帝的吃食,在御膳房里一站一天,这方子还是她特意让人在宫外寻的偏方。


    知晏皱着眉头,奶呼的脸蛋鼓起来,像是蒸熟了的大肉包子。


    “奶奶说在外面遇到说这种话的人,都是来骗小孩的。”


    黛青:“你奶奶说的没错,但我们现在在家里,不算是外面。”


    安全意识极强的知晏还想再说,黛青蹲在他们面前。


    “你们饿不饿?”


    与“不饿”一同发音的,是知晏诚实的肚子,肉嘟嘟的脸,一直到耳朵尖,都红了。


    果然是一家人,害羞都一样。


    黛青憋着笑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扭头看向另一个幼童,“你呢?”


    妹妹知微倒是比哥哥“傻白甜”多了,黛青问什么她便实话实答。


    “知微饿啦!哥哥不是羞羞脸,奶奶说不能随便吃别人的东西。”


    看样子顾屿衡的母亲把两个孩子教的很好。


    “我不是陌生人,我是妈妈,是一家人。”黛青打开冰箱。


    知晏不服气:“哼。”


    知微拍拍哥哥的手,奶声奶气地歪头,“妈妈会给我们做饭吃吗?”


    这么乖的小孩,没有人不会喜欢,黛青嘴角弯弯,语调都低了好几度,“当然了,你们先进屋玩,我给你俩蒸个菜。”


    黛青打算做汽水肉蒸蛋。


    这是一道来自鄂州地区的美食,小时候只要她有些食欲不振,师傅都会亲手给她做,也算是她流离童年回忆里,浓墨重彩的一笔。


    菜名里所说的汽水不是指常喝的碳酸甜饮料,而是蒸锅中的水受热蒸馏而产生的汽水。


    家里没有鸡蛋,再跑一趟供销社怕把孩子饿恨了,黛青去隔壁找刘婶借。


    刘红霞得了黛青几颗白菜,本就想找个机会还礼,听说顾家两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