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8. 月饼

作者:人青草西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在八零,在线摆烂》全本免费阅读


    姜宝熬了一锅绿豆汤,放凉了盛给他们喝,给他们解暑清热。


    土窑建了一天半,最后建成的效果有点出乎姜宝的意料。上下两层,下面烧火,上面烤东西。食物要放在一张铁盘上送进炉膛里,姜宝看那炉膛长宽将近一米,一次起码能烤六、七十个月饼。


    姜宝围着土窑转了两圈,眼睛睁得溜圆,“你这也建得太大了,我就只是想随便烤一点东西,你这都是可以开店的水平了。”


    江成解释说:“我想着,建大一点会比较方便。你要是不喜欢的话,我现在拆了,重新给你做一个小一点的。”


    他说着就要进屋重新设计图纸,姜宝马上拦住他,“那倒也不用,拆了重建多麻烦啊,而且赶不上中秋节了。”


    “那就等中秋节过了,我再给你建一个。”江成说。


    姜宝看他拧着眉,表情严肃,并不是在开玩笑。


    她走上前伸出一根手指戳了戳他的眉心,“大一点确实更方便,想烤什么可以一次性烤完。我喜欢的,你别愁眉苦脸。”


    “真的?”


    “真的。”姜宝用力点着头,并向他道歉:“刚刚我说错话了,我应该先谢谢你帮我建这个窑炉,而不是挑刺。”


    江成很诧异:“这不是挑刺,你这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而我也想做到让你最满意。”


    “你这样不行啊江成。”姜宝发愁道:“你这是讨好型人格,你得改改。”


    姜宝以为他是因为常年寄人篱下,才养成了这种不懂拒绝,事事都要让身边的人满意的讨厌型人格。


    “什么讨好型人格?”江成有点糊涂。


    “你总是想着要让别人满意,这就是讨好型人格。”


    “我不是。”江成否认道:“我只是想让你开心而已。”


    “不想着让自己开心,却想着别人,这就是啊!”


    “我不是。”江成坚持道。


    “如果你不是的话,当我跟你说土窑建大了的时候,你不应该想着重建一个,而是反驳我,跟我说……”姜宝压低嗓音,模仿江成说话的声音,道:“我这么幸苦,你连谢谢都不说,还在这里吹毛求疵。再有下次,我不帮你弄了!”


    “我不会这么跟你说话的,我也不觉得辛苦。而且,你刚刚说得不对,我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会去讨好别人。”


    “那你刚刚……”


    “你不是别人。”江成郑重道:“你跟他们都不一样。”


    姜宝看着他沉静漆黑的双眼,有一瞬间以为他在跟自己表白。但随后她想到,他一向责任感很重,他们结婚了,他应该是将自己当做跟林素娥一样的亲人了。


    亲人跟外人,那确实是不一样的。


    “那我也想让你开心。”姜宝拉着他的手,说:“以后你有什么想法可以直接告诉我,不用特别迁就我的。”


    江成还没来得及细细感受她手指覆上来的温度,姜宝就将手抽回去了,“晚上想吃什么?我给你做。”


    她以前从来不会主动说要做饭,江成大感疑惑:“你今天怎么了?”


    “没怎么,就是想照顾你。”姜宝脱口而出。


    “照顾我?”江成稍微想了一下,大概知道了她今天反常的原因,“你该不会是听我舅妈说了我以前的事吧?”


    姜宝支支吾吾地“嗯”了一声。


    “所以你是在可怜我?”江成问。


    姜宝沉吟一声,说:“你用可怜这个词有点难听。”


    江成:“那就同情。”


    “更难听了。”


    “……”


    姜宝斟酌了一下,一字一顿道:“我是心疼你。”


    江成的心像一面湖泊,骤然间风平浪静,湖面所有的波浪觳纹都被抚平了。半晌后,涟漪再起,如同被春风搅乱。


    那“乱”透出胸腔,往上蔓延,停在了他眉眼间。


    江成想叫她再说一遍,但是难以启齿。谁知下一刻,姜宝张开胳膊抱住了他,轻轻拍着他的背,说:“江成,我会照顾好你的。”


    江成忽然觉得,哪怕她是同情自己,那也不是什么坏事。


    姜宝一直不认为自己是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但是当她说完要照顾好江成后,晚上的饭还是由江成来做的。


    她给自己找的借口是,这是江成非要做的,她拦不住。


    睡前江成洗了澡洗了头,姜宝拿着一条毛巾,坐在床上冲他招手。


    姜宝主动请缨:“每次都是你给我擦头发,我也给你擦擦。”


    两个人面对面地坐着,江成仍然比姜宝高出一截。姜宝帮他擦完头发后胳膊酸得抬不起来,事后还需要江成帮她捏胳膊。


    姜宝躺在床上的时候就在想,她还是收回白天那句,她照顾他的话吧。


    第二天江成陪姜宝去县城买做月饼的食材。除了常规的红豆、五仁、冬瓜蓉、红枣外,姜宝还买了猪肉、牛肉、莲子、桂花玫瑰、鸭蛋等食材。


    姜宝想到家里有了窑炉,以后可以做烤面包吃。因此她去副食商店买了牛奶、巧克力、高筋面粉。


    高筋面粉这种东西很少有人买,有些城里人会买它来做鱼饵,但有这种需求的顾客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店里进的货并不多。


    姜宝将店里剩下的五斤面粉都买走了,她需要的黄油跟面肥在副食店买不到,她就去饼干厂买了黄油,然后去包子铺买了面肥。因为这个年代没有酵母粉,所以只能学他们的老法子,用面肥替代。


    姜宝一直觉得做这些烘烤类的食物挺简单的,直到她开始动手做了,她才知道有多麻烦。以前她都是买半现成的馅料,就算是自己动手做,她也有破壁机、和面机之类的辅助工具。


    现在她想做个莲蓉馅的广式月饼,光是把煮熟的莲子捣烂成泥这一个步骤就能要了她的老命,更不要说后面还有各种揉面团、摔面团。


    这一通操作下来,她胳膊不废也起码要肿上个十天半个月。


    所幸江成会帮她,那些力气活儿都是他来做的。


    他在那边揉面的时候,姜宝很愧疚地说:“我好像没有照顾好你。”


    江成无奈地抬起眼皮看她一眼,“你别把自己累着了,就算是照顾我了。”


    姜宝觉得这人实在是太善良,都善良地没有底线了。她想着自己有什么能为他做的,看到他额头冒汗了,就赶紧从兜里掏出干净的手帕替他擦汗。


    她刚把手帕伸过去的时候,江成愣了一下,似不知道该有什么反应。发现姜宝擦得有些吃劲后,缓缓歪着身体,将脑袋偏到了她那侧。


    姜宝做了很多种馅料的月饼,有豆沙、五仁、莲蓉、鲜肉、牛肉、枣泥的。还做了牛奶味、巧克力味跟红豆味的面包。


    所有的食物放在一张铁盘上,一次性拷完。江成烧的火,因为窑炉的构造是按照烧瓷的柴窑来建的,江成对温度的把控很到位。


    月饼出炉后,姜宝问江成想吃哪个口味,她要让“大功臣江”吃到第一口新鲜出炉的月饼。江成回了个最麻烦的答案——都行。


    姜宝懒得细问,想着既然都行,就挑了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莲蓉蛋黄味,用刀切成四小份,然后用筷子夹了其中一块,递到江成的嘴边。


    这是姜宝第一次给他喂东西,江成惊喜之余,迅速低头咬进了口中。


    他咬了一口,莲蓉里面包裹的热气立即爆开,将他的舌头和上颚都烫到了,他下意识张开嘴巴哈气,忍了忍,没吐出来。


    姜宝看他这样显然是被烫到了,用手往他嘴里使劲儿扇风。看不管用,又捧住他的脸,口对口往里吹了几口气。


    姜宝刚喝过用玫瑰干花泡的茶,口中有淡淡的花香味。她那张红润的唇鼓起来往他口中吹气,两人的嘴唇只隔了三四厘米,江成突然一点也感受不到月饼的烫了,只能愣愣看着她。


    同样发懵的还有刚走到院子门口的林素娥。


    姜宝听到到有人过来了,转头一看,见过来的是林素娥。两双眼睛对上的时候,林素娥像是来上门偷东西,正巧被主人家抓获的窃贼一样,又尴尬又惶恐,还有点臊得慌。


    “我来的不是时候,你们忙你们忙。”


    说完不等姜宝解释,她就转身跑开了。


    姜宝起初还有点难为情,转念一想,他跟江成都结婚了,被误会也没什么。她很快恢复了平常心态,接着倒了一杯凉水给江成,让他含在嘴里润一润。


    江成舌头发烫,脸上也发烫,悄悄瞥一眼姜宝,见她也正看着自己。


    她的目光停留在他的嘴唇上,声音里透着担心:“你刚刚怎么不吐掉?要是烫出水泡怎么办?”


    江成喉咙滚了滚,心虚道:“忘了。”


    差不多二十分钟后,姜宝跟江成将做好的月饼、面包送到林素娥那里去。


    月饼还是热的,只是没那么烫了。一路上,食物香气随风飘出去,周围的邻居闻到味道纷纷出门张望。


    有一些比较熟的婶子,会上来问他们做了什么好吃的。


    姜宝告诉她们自己做了月饼,邀她们上门来吃。


    几个人跟着来到林素娥家,林素娥还想着刚刚的事,有些不好意思,但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人,马上热情地招呼大家进屋坐。


    因为姜宝做的月饼口味比较多,单种口味的数量不够一人一整块,为了让她们每人都能尝到不同的味道,林素娥便把姜宝带来的月饼按照口味切成小块分给大家。


    酥皮月饼松脆香酥,一口下去哗啦往下掉渣,要用手等在下面。广式月饼的糖浆跟油分比例恰到好处,外面的皮特别薄,咬到口中时皮几乎跟馅料融合到一起,口感松软细腻。


    几个人咬完第一口,眼睛倏地都亮起来,边吃边夸。


    “要说我没见过世面呢,我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月饼,大宝你有这手艺怎么不做出来卖呢?”


    “就是的,供销社的月饼那么难吃还每年那么多人去买,公社食堂的倒是好一点,但也比大宝这个差远了。”


    “现在国家放开了,咱们老百姓也可以做生意了,大宝你不开店实在可惜!”


    “也不用多大的店铺,就在公社的集市上摆个摊位,咱们可以给你免费宣传。”


    几个婶子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恨不得让姜宝立马去集市上支个摊儿。


    过了一会儿,林素娥将面包切让她们吃。她们是第一次吃这种西方食物,听说只有在国际列车上才有得卖,没想到姜宝也会做。


    她们立刻表示:“不要去公社摆摊,要去县城,城里人舍得在吃上面花钱。”


    “对,最好开在学校附近。到县高中上学的,家里就算再穷,也舍得给孩子花钱。而且十几岁的小孩儿在长身体,饿的快,嘴巴也馋。把店铺开在那儿,生意肯定红火。”


    她们已经开始帮姜宝选店铺地址,姜宝对这些却是完全提不起兴趣。虽然她想赚钱,但是她是特别懒的人,餐饮行业对她来说太辛苦了,她干不来。


    她最理想的发财方式,是刮彩票中大奖,天降一笔横财。


    晚一点的时候,姜宝给金美红一家,还有田苗苗赵彩琴送了一些月饼跟面包。


    第二天田苗苗自己找过来了,奶声奶气地问姜宝还有没有肉饼,她说她想吃。


    姜宝问了几遍才弄懂她说的是鲜肉月饼,于是将最后剩下的两块鲜肉月饼都给了她。


    *


    中秋节的后一天,江成带姜宝去乡政府打结婚证。


    不用提交材料,也不用填写什么说明书,只用拿着村里开的证明去乡政府登记一下双方的名字、出生年份,家庭出身、村名,然后就能领到一张像奖状一样的结婚证。


    结婚证上面只填写了名字、性别、年龄,加盖了乡政府的公章,两个人一人一张。


    姜宝实在怀疑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