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大河东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江景瑜他们到站之后在附近转了一圈,然后跟一位穿着制服的大爷问路。


    在这时候没有地图导航,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问路是必不可少的。


    大爷摇头:“什么,红阳出版社?没听过。”


    他旁边的青年也摇头:“我也不知道。”


    红阳出版社这个地方知道的人不多,江景瑜就换了一种问法:“那大爷,你知道木阳路怎么走吗?”


    大爷这回点头了:“你要去那啊,我知道,你顺着人流走出去,那里有个站点,你们坐1号车过去,坐到百货大楼,再坐3号车,有个站点叫木阳路口,应该就是那附近了。”


    江景瑜谢过大爷,跟江景腾一起去等公交车,两个人边走边打量周边情况。


    这也是江景腾第一次来这里,他之前跟着爷爷去海城没有在省城停留。


    对比一下,还是海城的车站更大,人气也更旺盛一些。


    两个人好不容易找到地方,时间已经十点十一点了。


    看门的大爷看到他们两个,叫住这两个生面孔:“两位小同志,你们找谁?”


    江景瑜和江景腾把介绍信等给他查看:“同志你好,我们是来出版社投稿的。”


    大爷仔细的查看了他们的证件,点了点头:“好,你们跟我来。”


    出版社看上去其貌不扬,里面的空间却不小,看门大爷带着他们走到了一间办公室:“小杨,有同志来投稿。”


    在书桌上有一位戴着眼镜的斯文男子,听到声音从书案上抬起头来,他的桌面上堆了很多文件,江景瑜还看到了好几本眼熟的儿童读物,有小人书、故事合集,还有《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是六十年代初出版的,一出版就大受欢迎。


    江景瑜脸上扬起笑容:“杨同志你好,听说贵出版社面向社会征集优秀作品对吗,不知道对画稿有什么要求?”


    杨编辑扶了下眼镜,脸上也露出笑来:“我是出版社的编辑,也负责审查稿件,我们对好的作品是没有限制的,这位同志要是不嫌弃,我来看看你的作品?请放心,我们对待每一位同志的投稿都很认真,会经过几人的共同审查再作出决定,现在我其他同事出门了,稍后我也会给他们看的。”


    江景瑜:“杨同志这话让我惭愧了,那就麻烦杨同志了。”


    她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自己的稿件。


    “我不清楚出版社想要什么类型,准备了两个,一个是面向儿童的寓言故事,一个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看的。”


    杨编辑看到了第三份:“这是?”


    江景瑜:“这一个我之前投稿,上了我们市里的报纸。”


    杨编辑听到这话,接过作品的动作更慎重了几分。


    他们不是不收稿,但是退稿的更多,眼前这个年轻的女同志有作品上了报纸,这就说明她的画工是过关的。


    能出好作品的几率也更大。


    他们出版社也想出版更多好作品。


    他打开第一页,是卧冰求鲤,他被江景瑜的画风吸引了,简洁可爱,吸人眼球。


    杨编辑心里暗暗点头,这是小孩子会喜欢的风格。


    “我收下了,我们需要一段时间审查,到时候再通知你。”


    江景瑜:“不知道是怎么通知,我们是从别的地方过来的,可能没办法及时赶到。”


    对这,杨编辑是司空见惯了:“你留下地址,不论我们收不收,都会给你寄信。”


    江景瑜:“不知道大致多久能收到信?”


    杨编辑看了下详细地址:“最迟一个月。”


    江景瑜笑:“那就谢谢杨同志了。”


    离开出版社的时候,江景瑜还跟杨编辑抄了一份书单,这是他们出版书籍的名单。


    这回不成功,下次参考这些再来。


    身为一个连载漫画家,江景瑜已经习惯越挫越勇了。


    离开出版社后,江景腾频频看向江景瑜,觉得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他姐姐这交谈落落大方,分寸也把握的很好,“姐姐你刚刚的表现是这个。”他竖起大拇指,“从哪学习的?我也想要学一学。”


    江景瑜:“向爷爷学习。”


    江景腾挠头:“爷爷啊,我努力,接下来去哪?”


    江景瑜看了下太阳,高高挂起,“该吃饭了。”


    一说到吃饭,江景腾精神一震,出门前爷爷给了他们一笔钱,说难得出门,去吃顿好的。


    他眼巴巴的看着江景瑜:“我们去哪吃?”


    江景瑜:“去国营饭店,去吃肉。”


    “咕噜——”江景腾不争气的咽了一口吐沫,随后打开了话唠模式。


    “姐姐,我们真的吃肉啊,吃什么肉呢?”


    “不知道这里的肉做的好不好吃,肯定很好吃吧。”


    “姐姐你想吃什么?我都想吃。”


    江景瑜:“……”好巧,我也都想吃。


    他们去的时候国营饭店人不少,还剩最后一张空桌子,江景腾赶紧过去坐下,然后抬头看墙上挂着的餐牌。


    他第一眼就被最上方的焖羊肉和红烧肉给吸引了。


    焖羊肉1.5元,红烧肉1.3元,肉票若干。


    江景腾倒吸一口凉气,好贵!


    江景瑜想到了自己的两元稿费,走到前台:“来一份红烧肉。”


    服务员掀起眼皮:“来晚了,红烧肉卖完了,焖羊肉也卖完了。”


    有钱人真多啊,江景瑜:“……还有什么肉?”


    服务员:“猪蹄要不要,1毛5一只。”


    江景瑜:“来两只,两碗米饭,一份肉饺子,一个红烧鱼块。”


    服务员:“肉饺子也没了,鸡蛋肉沫饺要不要?”


    江景瑜:“要。”她数出票和钱递过去,这一顿饭,就花去了一块多。


    不得不肉疼。


    真贵啊,她自己做更实惠,问题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服务员点了点,这才哼了一声:“知道了,你等着。”她扭身进了厨房,没多久就拿着两碗米饭,一盘饺子,两只猪蹄出来了:“鱼要等下。”


    一上桌,两个人立刻开动。


    肉呼呼的猪蹄,白胖白胖的饺子,粒粒分明的大米饭。


    江景腾吃的头也不抬。


    江景瑜先过了瘾,这才仔细品尝,心里暗暗点头,不愧是省城国营饭店,这个猪蹄弹而不腻,回味无穷,饺子馅不知道用什么调的,鸡蛋香中有透着一股清甜。


    等红烧鱼块上桌,反倒让江景瑜有些失望了,这个鱼不是说不好吃,但是跟猪蹄和饺子比起来,就平常了一些。


    吃完了,看了眼太阳,还有时间。


    他们要在晚上六点前到达车站,错过这唯一的一班车,就得要在这里留宿了。


    摸了摸满足的肚子,江景腾:“姐姐,接下来去买东西?”


    爷爷给了他们一张清单,要买一些布、吃的用的回去。


    这里的货比县城供销社齐全、款式也更多。


    江景瑜笑了,“好,我们先在附近逛了逛。”她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点江景腾也没反对,出门前爷爷说了,让他跟着他姐就可以了,说他姐现在长大了,他这次出门,只要注意安全,别的不用管。


    百货大楼的建筑很大气,足有三层楼高,占地也很广,不提里面,在周围人已经很多。


    江景瑜把周围的情况记在心里,转了一圈,在门口看到里面的人潮,姐弟两个约好分工合作:“这些你去买,这个我去,等会谁先买完了,就在门口等,最迟五点就要出来。”


    进去之后,顺利成章的,姐弟两个被人群冲散了,看着江景腾挤进了人群排队,她又走了出去,离开百货大楼来到没人的角落,进去小木屋里换了备用的衣服,带了头巾,脸上也做了改变,用煤灰木炭加深了肤色,改变了眉毛,还在脸上点了一颗很明显的痣,加深看到她的人的第一印象,不会把她们两个人联想到一起。


    她的手里拿着个竹篮,看着并不怎么显眼,但足够她放不少的藕粉进去了。


    她的目标人群是在这附近来来往往上了一定年纪的人。


    往往这样的人上有老下有小,更懂得精打细算,也没有少年意气,见到什么不平事就义愤填膺。


    江景瑜想好了怎么卖,要是对方有票给她的话,不管是粮票布票还是其他的什么票,有票的她就便宜一些,七毛,八毛或者九毛,如果没有票,纯粹用钱的话,那就一块四一包,翻了一倍。


    江景瑜相信在这样的价格对比下,有些人会愿意用手头暂时用不上的票跟她买的。


    这些票他们在城里每个月有定额供应,但是她没有啊。


    不管什么票,她都缺。


    江景瑜没有想过要去找什么黑市,她能在这里待的时间就这么点,而且毕竟是十年运动的开始,这里的风气还不那么严重,所以她才这么大胆。


    就算万一被发现了,她已经提前规划好了逃跑路线,要是真的运气不好,她就把藕粉往小木屋里面一塞,拔腿就跑,只要一错开别人的视线,她肯定能够从他们的眼皮子底下逃出去。


    谁叫她有金手指呢。


    到时候谁都找不到她。


    “大娘,要藕粉吗?不要票一块四,给票能便宜一些。”她在路上慢慢的走着,很快看中了一个五六十岁的大娘,对方衣着得体,身上补丁不多,干干净净。


    从服装就能判断对方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她这个藕粉囊中羞涩的人还真不一定舍得买。


    她跟了上去,跟大娘并行,一边发出邀请。


    听到她的话,大娘愣了一下,脚步不停,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是真的藕粉吗?”


    江景瑜:“是真的,你可以看看。”


    大娘:“我要两包。”看到江景瑜打开一角,看到藕粉的她十分利索,捏着一把钱塞到江景瑜的手里,然后就接过两包藕粉,放进了口袋里,正好走到了拐弯处,她走向另一条道,跟江景瑜分开。


    很干脆,一点不拖泥带水。


    江景瑜看了以后觉得十分有前辈风范,可以好好学习。


    她点了点对方给的钱,有零有整,两块八,一毫不差。


    江景瑜:“……”本事人呐。


    做成了一单之后,继续下一单。


    有的人不感兴趣,有的人一听眼冒精光。


    她还撞见了和她一样兜售货物的人,有的对视一眼匆匆错开就走了,还有的问她:“要不要鸡蛋?”


    要不要?


    当然要。


    如果是在副食品店里面买的话,一斤鸡蛋是0.6元,但是在这样的交易没有票的话,价格翻了一倍,江景瑜买了两斤。


    之后又遇到一个卖腊鱼的,江景瑜用藕粉跟对方交换……


    江景瑜在省城收获满满的时候,江翘正在家里拿着纸笔发呆,她没有亲眼看见江景瑜画出来的是什么样子,但是她上辈子没有这个能耐,江景瑜这一辈子怎么突然就有了呢?


    这是运气吧?


    是不是她也行?不甘心下,她自己尝试画了一下,但是这一尝试,画出来的东西,就算是她自己也没办法昧着良心说不错。


    那为什么江景瑜就可以?难道她在这方面有天赋?


    自己却没有?!


    江翘不甘心的咬了咬下唇,就在这时,“砰砰”房门被暴力的拍打。


    刘盼没好气的在外面喊:“江翘你这个懒鬼,在里面做什么,家里的活不用干了吗?我们王家娶了你进门真的是倒了八辈子大霉……”


    听着她的抱怨声,江翘的手用力的握紧,指甲在掌心戳出深深的凹坑。


    又来了又来了。


    自从江景瑜的事情传开之后,这个婆婆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不客气了,江翘知道她后悔了,虽然知道她后悔没有用,木已成舟,但她要是看自己不顺眼自己就要遭殃了。


    她是婆婆,自己却是儿媳妇,两个人的身份天然就不对等,婆婆磋磨自己儿媳妇,只要不过线谁都不会多说什么。


    就是她妈,除了让她对她婆婆好点,也没有其他主意。


    江翘的嘴巴里暗暗发苦,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重要的是王鹏飞这个丈夫,他不要也跟着后悔才好,虽然他没有说,但是这几天江翘可以看得出来对方变的比平时沉默了,而且他不愿意出门了。


    江翘知道,他是想要躲避那些人看他的眼神,看他那种好像他做出了什么丢了西瓜捡芝麻的蠢事的眼神。


    想到这里江翘再也坐不住了,立刻站起来打开门,“妈,你喊我啊,我在给王鹏飞做衣服呢。”她在床上摆着布料和针线,这是她从娘家带过来的。


    看到这些东西,刘盼脸色变好了一些:“你先放一放,先把家里的活干了,那猪圈该打扫了。”


    江翘僵硬的扯出笑容,这样的脏活也要她去干,她点点头:“妈,我知道了,这就去。”


    正打扫着,更让她上火的事情又来了,而且这也同样是上一辈子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她的前任未婚夫顾向恒回来了,而且他还拿着任书,等老队长正式去县城走马上任,就会成为他们生产大队的新大队长!堪称土皇帝的大队长!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像是有一盆冰水从他的头上直直的泼了下来,泼得江翘透心凉。


    她牙齿打颤,这、这是怎么回事?


    顾向恒不是不久后就牺牲了,他怎么回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