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2章 北上,收复燕云!

作者:听见尘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可...可是陛下,相比起燕云,您的安危也是极其重要的啊!”


    赵鼎心中焦急,他知晓朱元璋的固执,但此事事关重大,他不能不劝:


    “陛下,金军虽然退却,但主力仍在,燕云一战必然危险重重。”


    “请陛下三思,切勿以身涉险。”


    朱元璋眼神坚定,目光直视着赵鼎,语气坚定道:


    “赵尚书,你的担忧,咱明白。”


    “但此战咱势在必行,不可退缩。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若咱不亲自领兵迎战,如何能够提振我军士气,又如何能够展现我大明国威?”


    赵鼎闻言,心中感慨万分。


    若宋徽宗赵佶有此等气魄,大宋又岂会亡国。


    赵鼎知道朱元璋已经下定决心,再劝也是无济于事。


    于是,面向朱元璋揖礼道:“臣遵旨!”


    朱元璋淡淡一笑,将目光转向朱武。


    “军师,立刻集结中军都督府,林冲所部的八万大军,随咱北上收复燕云!”


    朱武没有如赵鼎一般,劝诫朱元璋放弃御驾亲征。


    因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他,深刻明白朱元璋决定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面向朱元璋,朱武微微躬身道:


    “陛下放心,臣定将此事办妥!”


    “很好!”朱元璋很是满意朱武的回答。


    目光最后落在韩世忠的身上,沉声吩咐道:


    “韩将军,咱命你率领八千水师,沿海而上,直插燕云腹地!”


    韩世忠的脸上微微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其实,他先前对朱元璋任命他为水军都督,心里还是有些小小的不满。


    觉得是朱元璋认为他不如岳飞他们,这才让他做了所谓的水军都督。


    毕竟,大明的主要对手都是来自于陆地上,水军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若不是梁红玉让他沉住气,日后陛下定然会给予重任给他的。


    韩世忠都打算向朱元璋请辞,归隐田园了。


    如今守得云开见月明,韩世忠又怎能不激动。


    抬头看向朱元璋,重重抱拳道:


    “请陛下放心,韩世忠定然不负所托!”


    “嗯...相信韩将军定然不会让咱失望的!”朱元璋微笑点头。


    对于韩世忠的心思,拥有锦衣卫强大情报网络的朱元璋,又岂会不知。


    之所以让韩世忠出任水军都督,一来是因为他的水军领导能力。


    其次就是朱元璋想磨一磨韩世忠的性子,毕竟再好的璞玉也是需要经过打磨的!


    朱元璋回到龙椅上坐下,目光扫向台下几人,沉声道:


    “咱率军北上之后,由太子监国,皇后及其六部大臣共同辅政!”


    赵鼎三人齐齐躬身行礼道:


    “陛下圣明!臣等遵旨!”


    朱元璋微微点头,继续吩咐道:


    “在此期间,京城的防务至关重要,需要严加看守。”


    “赵鼎,你需要协助太子确保京城安稳,不得有丝毫差错。”


    赵鼎闻言,立刻回道:


    “陛下,臣领旨!臣必将全力以赴,确保京城安危!”


    朱元璋顿了顿,随后看向一旁乖乖站立的太子朱标,语重心长道:


    “标儿,咱将你留在京城监国,实属无奈之举。”


    “但你需谨记,身为太子,当认真学习治国之道。”


    “你虽年幼,但你肩负着大明的重任,遇到不懂之处可多与皇后、赵尚书,以及其他大臣商议。”


    “望你莫要让咱失望才是。”


    朱标认真聆听着朱元璋的教诲,坚定地回道:


    “父皇放心,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虚心学习治国之道,使我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朱标,心中倍感欣慰。


    起身轻轻拍了拍,朱标略显单薄的肩膀,微笑道:


    “标儿,你有此决心,咱心甚慰。”


    朱标看着朱元璋,心中满是崇拜之色。


    此时的朱标暗自下定决心,要认真学习治国之道,成为一名合格的储君。


    日后为老百姓谋福祉,让大明帝国在自己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


    这日,应天府。


    中军军营。


    朱元璋站在高台上,看着台下列队整齐的大明军队。


    收回目光,看了看东方升起的那抹金光,拔出手中的宝剑,指向前方。


    此时的朱元璋,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气势磅礴无比。


    “将士们!”朱元璋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回荡在整个战场。


    “今日,我们齐聚于此,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亲人。”


    “金军来犯,妄图践踏我们的土地,奴役我们的百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