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先生,朕求你一件事

作者:青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一早。


    王守仁骑马出发,三十里的路程小半日就可抵达,毕竟这次有大人物参加,他必须要让岳丈有个心理准备……


    宁王府。


    朱见深吃香喝辣,顿顿百余道菜,反正又不花他的钱,没必要为宁王省。


    宁王一脉有钱,很有钱,他们靠的不是朝廷俸禄,是海商。


    明面上,朝廷不允许藩王插手海商,可私下,藩王参与海商的不在少数,不过,他们不敢明目张胆,只是暗地里参股、分红。


    饶是如此,也赚的盆满钵满。


    尤其是宁王,大明商品三剑客,丝绸、茶叶、瓷器占其一,且瓷器不像丝绸、茶叶那般,它的内...卷程度并不高。


    朝廷对茶叶有管控,丝绸虽没限制,却有织造局,而瓷器则相对宽松。


    宁王一脉,早在小十七那会儿就开始搞走私了,这么多年下来,暗里早已积累了许多产业,通过‘控股’的手段,日进斗金。


    藩王插手海商之事,算不得什么秘密,但,到底是宗室,不好逼迫太甚,只要不明目张胆的唱反调,暗里捞些油水,皇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一个,朝廷发放给藩王的俸禄并不算多,稍微奢侈一些就不够用了,不好搞一刀切。


    好在,当初李青惩治了小十七,后者不敢再肆无忌惮,做事大为收敛,朱瞻基也震慑了其他藩王。


    诸藩王的索取,从贪得无厌,转为取之有度。


    官场亦是水浊,皇帝也不想对自家人太狠,藩王们清楚这些,但他们更清楚,一旦做的过分,让皇帝不爽了,随时可以弄了他。


    基于此,他们一直遵从规则。


    甚至,他们比文官集团还要尊重规则,无他,他们是宗室,子孙万代与大明同在,荣华富贵享之不尽,自然不会掀桌子。


    且他们掀桌子的代价,比文官集团要大的多。


    对宗室,李青没什么好感,尽管在他的干预下,藩王宗室对大明财政的拖累已然不大,却依旧是个负担。


    如今大明国力昌盛,看不出什么问题,可若到了衰退期,这个负担就会被放大。


    只不过,暂时他还不想动藩王宗室,一来,他不想打破现有的平稳局面,二来,也没有合适的契机。


    李青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仅凭一腔热血,就敢办驸马,揍公爵儿子,跟百官打擂台的李青了。


    他遵从规则,也敬畏规则。


    规则之所以形成,是因为所有人都认可,并接受它。


    你不动它,它会很平静,很温顺,如绵羊一般;可你若打破了它,它就会化身洪水猛兽,对你张开血盆大口。


    所以,他只能利用规则……


    ~


    宁王府很大,比永青侯府要大的多的多,风景亦是极好,李青这两日倒也惬意。


    “明儿个去喝了小云喜酒,咱们就走。”李青说。


    朱见深正有此意,搓着手问“去哪儿啊?”


    “你不是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嘛,上次季节不对,这次咱们好好玩玩,”李青笑道,“天下怕是也找不出比苏杭更好的地方了,咱们就在这两个地方玩个痛快,玩个尽兴。”


    “好啊!”朱见深笑着点头,“那就定在苏杭。”


    顿了下,问“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李青道“你什么时候尽兴,咱们什么时候回去!”


    “真的假的?”朱见深狐疑,“我若一直不尽兴,你还能一直陪着我疯玩不成?”


    李青说道“你会尽兴的。”


    因为你终究放不下……李青在心里补了句。


    朱见深嘴硬,“那你可要做好久居苏杭的准备了。”


    李青笑笑“好了,把药水喝了,我再给你针灸一下,以便更好吸收药性。”


    “吨吨吨……”朱见深接过药碗,一饮而尽,咂了咂嘴,“这张天师炼的丹药还真不错,你回头再让他炼百八十颗。”


    “你当这是糖豆啊?”李青无语道,“别说百八十颗,就是十颗八颗,都让他费老劲了,再说了,不是丹药好就可以一直吃,第一颗吃了有用,第二颗效果就会减去大半,到了后面,就没用了。”


    “这样啊……”朱见深讪讪点头,继而又道,“你活这么大岁数,竟也不会炼制丹药吗?”


    “会是会,但没人家炼得好。”李青道,“不是说换一种丹药,就依然有效,再者,过犹不及,正常人滋补过甚,也会起反作用,何况你这身体……是药三分毒,懂吗?”


    “好吧。”朱见深轻轻点头,忽然道“先生,朕求你一件事。”


    李青笑着道“你说吧,无有不允。”


    朱见深“……我是认真的。”


    “你说。”李青收敛笑意。


    “我想……”朱见深深吸一口气,道“我想百年之后,跟贞儿合葬。”


    他一脸希冀的看着李青,“你能无声无息的进入皇宫大内,应该有这个本事吧?”


    朱见深叹道,“我知道这很难,但……可以吗?”


    李青默了下,点头“可以。”


    “多谢了。”朱见深吸了吸鼻子,道“你也别太冒险,不行通道就挖长一些,朕找贞儿时,多走两步就是了。”


    帝王,事死如事生。


    不仅帝王,这时代的人大多有着同样想法。


    李青抬手拍了拍他肩膀,道“我能办到,一定办到。”


    “哎,那就好,那就好。”朱见深放心了。


    “不过在此之前,好好活着,好吗?”李青道,“你不仅只有一个贞儿,你也不仅只是一个丈夫,你应该明白,你在,对皇帝,对朝局,对大明,都是好处多多。”


    顿了下,“朱佑樘仁孝心善,他想做个好皇帝,但他未必做的好,若有你帮衬的话,就不难了。”


    “我明白。”朱见深点头,“先生放心,我会好好活着,为大明,为儿孙。”


    青起身道,“时间不早了,开始针灸,一会儿你直接睡下,明儿个还有喜庆事呢。”


    …


    次日,清早。


    宁王献出超豪华车驾,自己则是改乘小一大号的马车跟在后面,同时,护院家仆全都带上了,此外,还有数百卫所兵。


    一行人浩浩荡荡……


    朱见深从暴露身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低调不了,只带数百兵丁,已是布政使、巡抚的最低要求,如若不然……


    他们的眼泪都能淹了朱见深!


    宁王,布政使,巡抚,知府……全都一路跟着。


    他们不在乎什么状元郎的儿子成亲,更没把一个小小的参议放在眼里,主要是想伺候好太上皇。


    当然,嘴上都说着想沾沾喜气。


    豪华马车由八匹极品骏马拉着,行的又快又稳,马车后,还跟着十六人抬的轿子,以防遇到马车难行路段,耽搁了太上皇吃喜酒。


    可谓是,思虑周全。


    这时代,婚礼进行都在下午,且多在临近傍晚举行,并非上午。


    一行人清早出发,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


    “那个…小王啊,太上皇真要来吃喜酒?”诸介庵诚惶诚恐,望眼欲穿。


    王守仁点头,道“岳丈放心,太上皇很随和,您不必拘谨,亦不必紧张,小婿这一路都是与太上皇同行,太上皇很温和。”


    今日就要成亲,王守仁索性提前改了称呼。


    诸介庵就一布政使参议,莫说跟太上皇同行,见他都没见过太上皇,闻听准女婿是跟太上皇结伴而来,顿时又羡又喜。


    “小王啊,打小你就不凡,老夫眼光没错,成了亲,要好好备战乡试,”诸介庵拍着王守仁肩膀,满脸对后辈的喜欢,慈爱,“虎父无犬子,你父亲高中状元,你也一定可以!”


    王守仁心中苦涩又是解元,又是状元,干脆再来个会元,直接连中三元好了。


    “呃呵呵……小婿尽力,尽力。”


    “不是尽力,是要高中。”诸介庵故意板着脸,“年轻人要有自信。”


    “是,小婿一定。”王守仁脸上赔着笑,心中却是哀叹不止,一个头两个大。


    诸介庵欣然点头“我与你父亲是至交好友,这门亲事定下多年,如今总算是圆满了,连太上皇都来吃喜酒,可谓是光宗耀祖……”


    说着说着,诸介庵居然落了泪。


    不怪他如此,这可是太上皇啊,且还是超有作为,御极二十余载的大明成化帝。


    试问,就是王侯公卿,又有哪个能让太上皇莅临?


    便是翻阅史书,又有几个?


    写进族谱,这波,必须写进族谱……诸介庵老脸涨红,激情澎湃。


    王守仁哭笑不得,一个劲儿安慰着老岳父,“大喜的日子,岳丈咱不哭,不哭哈~”


    诸介庵擦了擦眼泪,不放心道“小王,这样真不会怠慢了太上皇吗?”


    “岳丈放宽心,太上皇素来节俭,不喜铺张浪费,这是他的交代,不会怠慢的。”王守仁不厌其烦地重复解释着……


    临近申时末,十六人抬着的轿子缓缓驶来。


    候在大门口的诸介庵,看到这一幕,再次流出喜悦,又激动的泪水……


    ‘德辉,太上皇来参加咱们儿女成亲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