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章 苦一苦官员

作者:青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乾清宫。


    朱见深日常批复完奏疏,倚在龙椅上品茶小憩,眉宇间有着淡淡愁容和疲倦。


    大刀阔斧之后,如何平稳落地才是最考验人的。


    改土归流基本全面落地,却也迎来了一系列难题,旧有秩序的打破带来了强烈震荡,新上任的官员对土司的风俗人情并没有深刻认知、了解,土司也对朝廷的管教很排斥,加之原有土司官从中煽风点火,双方相处很不愉快。


    大明官员嫌土司不服管教,土司嫌大明朝廷事儿多,双方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甚至有时连沟通都是鸡同鸭讲。


    其实,朱见深早有心理准备,他任命原有土司官做大明官员副手,并未一刀切似的全数剥夺旧有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可阻力……仍是超出了他的预估。


    大明官员有天然优越感,看不起这些土司族人,且也都想着赶快做出政绩,获得朝廷嘉奖,甚至升迁。


    而土司人过惯了散漫生活,猛地一下接受如此多的条条框框,自然难以忍受,抵触心理异常强烈。


    这也就是慑于大明军威,不然,那些个土司族人非得‘吃’了这些个白面书生不可。


    就你会巴巴?


    俺们祖祖辈辈就是这么过来的,你一个外姓人上来就指挥我们该这样,该那样,你咋那么多事儿?


    你凭什么事事指手画脚?


    就凭我是朝廷命官!


    …


    双方的矛盾朱见深看得明白,可明白归明白,这还真不好解决……


    一旦解决不好,之前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朱见深仰脸望着梁顶,喃喃道“管紧了会逼反了人,管松了又会使其骄纵,还不能打击官员的上进心,如何拿捏这个度……难啊!”


    良久,朱见深坐起身,苦笑道“眼下,也只有苦一苦官员了。”


    暗里骂他的多了去了,也不差再多一些,正所谓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两害相权取其轻,土司逼得太急有可能会造反,但相对来说,官员们的忍耐度会高很多。


    毕竟……任何时候都不缺想吃朝廷这碗饭的人。


    “来人,拟旨。”黔驴技穷的朱见深,只能下中旨了。


    ~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任职土司官者,需尽快联系家人,举家搬迁任职地,限时六个月,一路差旅费由朝廷报销,到期若有延误、遗漏者,就地革职!


    任期满三年后,朝廷统一考核,有功者升官加俸,有过者削职治罪,无功无过者,降职!


    钦此。”


    小太监放下笔,念了一遍,问“皇上,可还有补充?”


    “就这样吧。”朱见深重新倚在椅上,道“这道旨意交由万大学士,让其晓喻各地任职土司的官员们。”


    “奴婢遵旨。”小太监行了一礼,捧起圣旨退出大殿。


    这是朱见深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称不上妙手,却也勉强够用,只是……压力全给了在土司任职的大明官员。


    把家人都接了去,这些个官员就有了顾忌,他们便不敢再打着朝廷名义,实则为了政绩蛮干。


    但不干亦或浑水摸鱼又不行,否则考核期一到,不是罢官治罪,就是降职,无论是哪个,都不是那些官员想看到的。


    这一手下来,可以说把他们的后路全给堵死了。


    好在,朱见深还给他们开了一扇窗,干得好有赏!


    虽说这窗口不大,但总归也是条升迁之道。


    平民逼得急了会造反,官员却轻易不会。


    英明的顶层统治者是真心关爱底层,因为底层有着无穷大的力量,但顶层对中层的态度却很谨慎,既怕他们向下盘剥太凶,又怕他们向上跃进太猛,从而影响自身,所以……只能制衡。


    做皇帝,确实难!


    …


    朱见深呆坐许久,才起身出了乾清宫。


    原本打算去永宁宫,没走几步却又想起太上皇刚回京,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应该去问候一番。


    于是便移步去了长乐宫……


    “父皇、母后,可还住的习惯?”朱见深表达关心,“有什么需要,尽可吩咐下面奴婢,在自己家就没必要客气了。”


    “挺习惯的,”朱祁镇点点头,“也没什么需要,这样就挺好。”


    见钱氏去倒茶,他忙起身,“我来。”


    “我来我来。”朱见深忙自告奋勇,为人子者,岂可让父母为自己斟茶?


    朱见深倒着茶,一边说“这些个奴婢竟这般懒惰,朕……”


    “不怪他们,是我不让他们进来伺候的。”朱祁镇摆摆手,“你母后身体不好,需要静养。”


    “这样啊……”朱见深缓缓点头,他也看出钱氏身体抱恙,“母后请用茶。”


    “皇上客气。”钱氏接过茶,笑道“你们聊吧,我有些疲倦,去休息一会儿。”


    朱见深一揖,目送钱氏走去内殿,这才转过身,又奉上一杯茶“父皇请用。”


    朱祁镇接过抿了口,上下打量了儿子一眼,问道“最近是不是没休息好?”


    “有一些。”朱见深苦笑,“不过也习惯了,如今暴风雨刚过,滋润大地的同时,也不可避免造成了坑坑洼洼,挺过这几年就好了。”


    朱祁镇虽不知详情,却也能猜到个十之六七,叹道“当皇帝难,当一个英明且有作为的皇帝更难;


    慢慢来吧,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事缓则圆……”


    他倏地住口,自嘲笑道“算了,为父也没能力教你什么,你看着来,勤政自然是好的,却也要兼顾身体。”


    “父皇说的是,儿臣明白。”朱见深笑笑,端起茶杯抿了口,接着又放下,关心问“母后的病……还是请太医来诊治一番吧?”


    “不用了,她本来没病,只是……”朱祁镇叹了口气,突然问“你和那个皇贵妃……”


    他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问,憋了好一会儿,才道“感情如何?”


    “儿臣很喜欢她,非常喜欢。”朱见深心中一突,眼神怪异,似乎在宣誓主权“昔年那段艰苦岁月是她陪伴儿臣一路走来,且不求回报,儿臣不能没有她。”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你什么眼神儿……朱祁镇颇感无语。


    “父皇的意思是……?”朱见深试探问。


    朱祁镇淡然摇头“没什么意思,就是随口一问,当初……”


    “当初的事儿臣听她说了,”朱见深抢先道“过去的事就算了。”


    朱祁镇更无语了你这话……咋弄得我这个当爹的,想跟儿子抢女人似的?


    “你多心了,父皇是说……你母后身体不好,有她一部分责任。”朱祁镇道,“当然,她也只是奉命办事,真正的元凶是你皇奶奶……”


    朱祁镇简单说了下当年之事,然后道“这也是我对你生母,以及那个万贞儿厌恶的原因,跟你说这些,也不是要你惩罚她们,而是想让你明白……”


    顿了下,“这后宫一样得治理,不然,也会酿成祸端。”


    朱祁镇淡淡道“父皇当年刚登基那会儿,把持朝政的是你太奶奶……那时父皇年龄小,却也懂事了;


    坦白说,你太奶奶没什么坏心思,也是想把事情做好,但,从结果来看……很一般。”


    朱祁镇抿了口茶润润嗓子,接着道“她之后,你奶奶也欲效仿,且外臣也想促进此事,若非有李青在,就当年那局势……尚且人微言轻的我,还真搞不定。”


    “外臣勾结后宫,乃大祸患啊!”朱祁镇叹息。


    朱见深脸上一热,明白自己曲解了父皇,同时,也察觉出了父皇这是话中有话。


    “父皇是说……?”


    朱祁镇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你太奶奶能把持朝政,是因为她有宣宗遗诏,不过你奶奶可没有,可她却是差点儿成功;


    若非李青上来就把杨士奇给掀翻了,双方联手的情况下,我根本掌控不住局势。”


    顿了下,问“你可知宣宗驾崩后,殉葬了多少妃嫔?”


    “儿臣不知。”朱见深摇头。


    虽说这些都有明文记载,但他哪有时间关注这个啊?


    “除了出家的胡氏,以及你二叔生母,余者尽皆殉葬。”朱祁镇道“而这,并非宣宗本意,而是你奶奶的手笔。”


    朱见深心头震惊,若非父皇说起,他怎么也不会知道,宫中居然还有这等事发生。


    他在想,万一自己有个好歹,贞儿会不会被某些人殉葬。


    这……不是没可能!


    朱见深眉头深深皱起,沉吟良久,道“父皇的意思是……后宫还是要热闹些才好,也就是……废除殉葬制度?”


    “你觉得呢?”朱祁镇反问。


    朱见深略一犹豫,点头道“可行。”


    顿了下,为难道“只是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啊!”


    话刚出口,他就后悔了,这话说得……好像跟催老子死似的。


    朱祁镇笑了笑,说“总会有的。”


    “呃呵呵……”朱见深干笑,却是不敢接话茬。


    …


    父子又聊了些其他,朱见深起身告退。


    朱祁镇靠在椅背上品着茶,脑海中不由浮现那个清晨,那恐怖的一幕……


    他轻叹一声,自语道“就当是……赎罪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