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沈鑫的大手笔

作者:青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清晨。


    院里,小老头打太极,小李宏在一旁学的模有样的。


    亭下,李青、朱允炆相对而坐,一人持黑子,一人持白子,一手接一手对弈。


    朱祁镇颇感无趣,不时插科打诨,干扰二人。


    “先生,你是洪武十五年进的朝堂,那你和太宗谁大?”朱祁镇小声问。


    “我大。”李青落下一子,静等朱允炆落子。


    “那你和太祖呢?”


    “太祖倒是比我大。”李青想了想,道“我入朝时都三十多了,那时候太祖都有白发了,不过太宗才二十出头。”


    朱允炆见自己胜算不大,索性不下了,也加入聊天阵营。


    他指着远处的小李宏道,“那时我也就他那么大,至于你…你爷爷都还是小胖墩儿呢。”


    “……”朱祁镇不忿,却也无可奈何。


    这爷仨,年龄一个比一个大,他哪里是对手。


    “懒得跟你见识。”朱祁镇翻了个白眼儿,朝李青道,“先生,你在洪武朝就这么……放肆吗?”


    “那倒没有,刚开始我也唯唯诺诺,”李青笑道,“老朱那厮……咳咳,太祖杀气那么重,我也怕被砍头啊。”


    朱祁镇诧异“你这么厉害,还会怕人?”


    “那会儿可没现在这么厉害,我还是比较克制的,”李青说道,“那时和现在的局势也不一样,百姓不能随意流动,不仅户籍什么很麻烦,地方对外地人也有很强的排斥性,跟现在没法比。”


    朱允炆点头附和“是啊,现在百姓自由太多了,


    不过时局不同,也不能说太祖那会儿就是错的,当时大明刚建立十数年,局势并不平稳,不让百姓乱跑,有助于稳定,恢复生产。”


    “的确,”李青点头,“国家施政,因时因势而定,非一成不变,亦不能拿当下局势,反推以往的国策。”


    “这我懂。”朱祁镇笑问“那会儿你是不是乖得跟个孙……咳,很守规矩吧?”


    “你是不是对守规矩有什么误解?”朱允炆撇了撇嘴,讥讽道,“你以为都跟你似的,在家横,出了门就乖得跟兔子似的?”


    “你不要动不动就拿这个说事好不好?”朱祁镇破防,“没完没了了是吧?”


    朱允炆反问“我有说错吗?”


    “你……”朱祁镇愤愤道,“我跟先生说话,你插的什么嘴?”


    “好了,别吵了。”李青脑仁疼,“你没看过太祖实录吗?”


    朱祁镇摇头“太枯燥了,我只看了一点儿,都是太祖的发家史,还没看到你出马呢,只在太宗、宣宗实录上看到过你。”


    李青眉头一皱“仁宗实录为何不看?”


    “仁宗时期,朝局平稳,没什么可看的啊?”朱祁镇理所当然的说。


    “……你想知道就问他。”李青拿起《水浒传》,向后一仰,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朱祁镇满脸黑线,好奇心被勾起来的他,百爪挠心“喂,讲讲?”


    “求我!”朱允炆脸昂的老高。


    “……求你,快讲讲。”朱祁镇耐着性子敷衍。


    朱允炆不满道“这就是你求人的态度?”


    “爱讲不讲,我还不听了呢。”朱祁镇鼻子差点儿气歪了,起身就走。


    却见朱允炆往后一仰,摇头轻叹道“本来想讲讲来着,但有人不愿意听啊!”


    “……”朱祁镇脚步一顿,回来坐下,闷闷道“讲吧。”


    “先说好,不白讲。”朱允炆乐道,“你得请看十场戏。”


    “你咋不去抢?”朱祁镇不做皇帝了,抠门性子还是不改。


    其实他并不缺钱,逢年过节,朱允炆都会给孙媳妇儿钱,最后还是落在了朱祁镇手里。


    家里又不用他买东西,主打一个白吃白住,外加吃媳妇儿软饭。


    “两场,不能再多了。”


    “五场,没你这么砍价的。”朱允炆道,“两场,我不成白磨嘴皮子的了?”


    “四场,不还价了。”


    “嗯…成吧,那就从驸马落马开始吧……”


    李青没听下去,放下书去找干儿子玩儿去了。


    …


    金陵大街上,繁华依旧。


    店铺一家挨着一家,不过十家有九家门匾上都写着‘沈记’字样。


    看来沈鑫已经完成了垄断……李青并不意外,之前打价格战时,沈鑫便已无敌手,并朝着苏杭布局。


    如今垄断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金陵毕竟是直隶,这里的官绅不是一般的多,沈鑫能真正做到这一步,要说没和官府的人勾搭,他是不信的。


    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有太多办法惩治他了。


    现阶段,李青并不担心沈鑫尾大不掉,反而有些担心沈鑫的处境。


    这些可都是吸血鬼,吃起来没够,沈鑫再有钱,也够呛喂饱一群人。


    毕竟……都是好了还想好。


    “干爹,一会儿回去了孩儿想回家住两天。”小李宏说,“孩儿好久没在家住了,也想爹娘了。”


    “没问题。”李青笑着说,“你乐意在哪儿住,就在哪儿住。”


    “谢谢干爹。”小李宏开心一笑,接着,又确认道,“干爹年前都不走是吧?”


    “不走。”李青点头。


    小家伙儿这才放下心来。


    逛了一圈儿,李青买了些礼品,带着小家伙儿去了李家。


    跟小李宏父母闲聊一会儿,李青留下干儿子,告辞离开。


    他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织造局,想顺便了解一下如今海商情况。


    …


    小六子更胖了,走起路来身上肥肉一颤一颤的,少说也有两百斤开外的体重,配上他不高的身材,几乎都成圆的了。


    “咱家见过李钦差。”小六子艰难行了个礼。


    李青笑呵呵地扶起他,解释道“公公少礼,我这次可不是钦差。”


    “是这样啊。”小六子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笑道,“那咱家见过李大人。”


    他并不相信,李青大老远来金陵,不是办皇差,还是休假的不成?


    李青倒也不点破,就这样误会也挺好,到时候若要办事,反而会方便许多。


    “织造局现在情况如何?”


    小六子忙正了正身姿,汇报道,“自海上贸易份额重新划分后,织造局就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了,不用再收购沈记的货物,但收入也相应的下滑严重。”


    顿了顿,“当然,总体来说还是赚钱的,只是没以前赚得多了。”


    李青道“账本呢?”


    “呃…大人稍后,咱家这就让人去取。”小六子搓着手道,“那个…大人啊,皇上对织造局可是有了新的指令?”


    “暂时还没有。”李青抿了口茶,道“那个沈鑫现在如何?”


    “那厮现在是赚着了,奶奶的,那可是大把大把的搂钱啊。”小六子眼红不已,“他现在的摊子是越铺越大,听说苏杭两地都快占了半壁江山……啊呸,咱家失言,咱家失言。”


    说着,给了自己俩大嘴巴。


    李青好笑不已,这种事儿实在没必要计较,索性当没听见。


    “他能做到这一步,没少跟直隶的人送钱吧?”


    “这个……”小六子迟疑了下,点头道“大人对咱家有提携之恩,咱家不瞒大人,沈鑫的确是大手笔,金陵的官儿就没有没拿过他好处的。”


    “哦?”李青笑着说,“看来公公也拿过了?”


    “啊哈哈…六子讪笑道,“不过,咱家可没有损公肥私,别人都拿,又是白给,谁不要啊?呵呵……”


    李青也笑着说“和光同尘嘛,本官不是不近人情之人。”


    接着,笑容一收,严肃道“不过,说一千道一万,差事才是重中之重,朝廷现在急需用钱,公公莫要主次不分。”


    小六子连忙保证“大人放心,咱家不敢忘。”


    “嗯,”李青脸色缓和下来,问道“你方才说他大手笔,有多大?”


    “呃…最次也是千两,但凡有地位,说上话的官儿……”他压低声音说,“他允诺每年都是这个数。”


    “两万?”


    小六子点头。


    有点意思……李青嘴角牵起一抹玩味这厮有些野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