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章 于谦:臣说话难听,皇上你多担待

作者:青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师,吵翻了天。


    李青走后,朱祁镇越想越不对劲儿,于是派人去边关查看,他知道其中的道道儿,只让人去走一趟,然后立刻回来。


    主要只是试探一下,原定计划是20天内返回,结果一个月过去,去的数十名锦衣卫一个也没能回来。


    朱祁镇立刻意识到,北边也在走私。


    其实这个他早就有所预料,边关将官私下和元人交易,并不是秘密。


    无非就是些私盐,亦或生活必需品,边关将官捞些外快,自上而下都知道,就和文官贪…截留一样,属于灰色收入,数额通常不大,上升不到严查的地步。


    文官大多是从政策上谋福利,一般不太看重这个,但武将大多没文官的门路,尤其是边军,他们的来钱门路并不多,也就适当吃些空饷,倒腾些小东西之类的。


    相比文官,他们着实有些……寒碜。


    朱祁镇自己也知道,武将没文官滋润,所以之前他没有在这上面深究。


    但这次锦衣卫一去不回,如石沉大海就不一样了,不管是被杀,还是被绑,这都是在挑战皇权。


    同时,这也说明文官加入其中,且走私数额超级庞大,不然他们不会如此心虚。


    朱祁镇愤怒了,他要亲自去看,但群臣不答应,于谦也持反对意见。


    早朝在争吵中结束,最终也没弄出个结果来。


    中殿。


    朱祁镇单独召见于谦,郁气难消“于卿,你怎么也反对朕,你不会看不明白,这其中的猫腻吧?”


    “现在不是时候。”于谦道,“去麓川作战的将士刚走,眼下京师兵源并算不多,正是因为其中有猫腻,所以天子亲临更要带大量护卫,但那样一来,京师就空虚了。”


    “那又怎样?”朱祁镇诧异道,“难道鞑靼还敢进犯大明不成,即便敢,他们也打不进来,退一万步说,即便那般,朕也可以快速回援。”


    于谦苦笑道“皇上,朝局不稳,你是知道的啊!”


    “朕当然知道。”朱祁镇笑道,“带上他们也就是了,宣宗亲征、巡边时,都带了大量文官,就是防止他们在后方搞猫腻。”


    “不一样的,臣说话难听,皇上你多担待。”于谦深吸一口气,“皇上,你跟宣宗比不了。”


    朱祁镇心里不太舒服,但也不好反驳,一来是事实,二来,总不好说“我比我爹强”这种话。


    于谦的话匣子刚打开,接下来便是无情输出


    “皇上你没有宣宗的威信,也没有宣宗懂军事,宣宗少年时期就泡在军营,又有太宗手把手教,还有仁宗言传身教,又有先……姚广孝先生的教导,


    他能做的事,你干不了!”于谦问道,“真若是遇到变故,你能做到临危不惧吗?


    你能做到令行禁止,全体将士听你号令吗?”


    “朕……”


    “不,你不能。”于谦正色道,“因为将士们从心理上,并不相信你的军事才能,不觉得你能带他们打胜仗……”


    见朱祁镇面红耳赤,几乎恼羞成怒,于谦猛地醒悟自己说话太难听了。


    如此说话,非臣论君之道。


    于谦缓和了下语气,道“当然,这种事并不一定发生,只是潜藏危险,但皇上别忘了,有句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


    “昔年太宗出征时,是仁宗监国,宣宗虽然没让人监国,但那是有客观原因的,汉王起事,迫在眉睫,又是离京师不远的乐安;


    再后来,便是皇上您被立为太子,京师有了国本,宣宗才出去的。”


    于谦知道朱祁镇不想立太子,所以特意说出这番话,这也事实。


    想出去就得立太子,你自己掂量着办吧!


    果然,此话一出,朱祁镇犹豫起来。


    于谦暗暗松了口气,好歹是劝住了。


    不料,朱祁镇却说“不立太子,让郕王监国如何?”


    这当然是可以的,毕竟朱瞻基拢共就俩儿子,朱祁镇年少,也是刚有子嗣不久,郕王朱祁钰就是一道保险,因此他并未被安排就藩,一直待在京师。


    于谦无计可施,只好搬出李青“皇上,臣记得你曾答应过李先生,绝不亲征。”


    “朕是说过这话。”朱祁镇点头,“可朕也不是亲征啊,充其量也就是巡边而已。”


    于谦沉默下来。


    许久,他说道“臣不建议皇上离开中枢。”


    朱祁镇闷声道“朕要执意去呢。”


    于谦不语,他还能把朱祁镇绑起来不成?


    朱祁镇语气稍缓“算了,午朝再议吧。”


    …


    漠北草原。


    脱脱孛罗回头看了眼密密匝匝的部族勇士,接着仰望着蔚蓝天空,意气风发。


    这一次,定要打一次漂亮仗。


    足足八万余人,且都是精壮汉子,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太师,咱们能成吗?”一将领问。


    “成什么?”


    “入主中原。”


    “……”脱脱孛罗满脸黑线这次就是劫掠,你咋心比我还大?


    “本太师什么时候说过入主中原了?”脱脱孛罗哼道“咱们是去劫掠的,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另一将领道“太师,大明都愿意跟咱们做生意了,咱们为何还要进犯大明啊?”


    “是啊太师,万一以后他们不做了怎么办?”


    脱脱孛罗哼道“你们懂什么,跟咱们做生意的不是大明朝廷,大明向来只扶持瓦剌,再说,跟咱们做生意的那伙人也不是好鸟,他娘的,东西死贵死贵的,简直离谱;


    趁着咱们兵强马壮,好好抢一波。”


    “太师英明!”二人拍马屁。


    “嘿嘿……可不是我英明。”脱脱孛罗说,“这是王的意思。”


    听他这样说,两个心腹拨转马头,靠近了些,一人低声道“太师,听说王的身体每况愈下,已经快……”


    迎上脱脱孛罗冰冷的目光,这人当即闭了嘴,脸色发白。


    脱脱孛罗淡淡道“这种话我不想再听到,王在,王就是王。”


    人面皮一紧,恭声应是。


    “好了赶路吧。”


    ……


    连续闹腾了三天,朱祁镇还是没能如愿。


    一向支持他的于谦,这次也不再站在他一边,对于带兵巡边相当排斥。


    吏部尚书王直向来无脑站于谦,其他人也是众口一词,这让朱祁镇很苦恼。


    其实群臣还是给了他选择的,他们也知道,单凭一张嘴,死命拦着不让去,是绝对不行的,这容易激起皇帝的逆反心理。


    于是乎,他们附加一个朱祁镇难以接受的条件。


    ——立太子!


    除了让郕王监国,还得立太子。


    这个朱祁镇万难接受,立了太子便会有新的利益团体,虽然太子很小,但这并没什么关系。


    且还容易给后宫可趁之机。


    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群臣也是吃准了他这点,所以执意如此。


    就在朱祁镇万分纠结之时,孙氏说了一句话,让他下了决心。


    “皇上,既是诸卿所请,何不依了他们?”孙氏道,“见深虽不是嫡子,但他是你的亲生骨血,又是皇长子;


    以后皇上若有了嫡子,再从长计议也不迟。”


    她这话倒给朱祁镇提了个醒,太子事关国本,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轻言废立,但这并不代表皇帝做不到。


    何况,还有皇明祖训。


    后继之君听太祖之言,绝对的政治正确。


    这话孙氏之前就说过,但那时和现在的情况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不立太子,他很难服众。


    朱祁镇吸了口气,淡淡道“成,那便依太后所言,明日册立太子!”


    “真的?”孙氏都惊呆了,多少年了,儿子还是头一次这么听话。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