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失了圣心

作者:青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时代消息滞后,开海解禁的国策虽已下达,不过,从江南数省百姓人尽皆知,再到扩建市舶司,至少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但,百姓迁徙同样需要大量时间,经不起浪费。


    “必须加快他们内卷程度!”李青沉吟道,“你父皇之前允诺了内阁什么?”


    朱瞻基道“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太常寺卿之类的官职。”


    “加码!”李青断然道,“直接上侍郎,让他们掐得更凶些。”


    “啊?这……会不会太大了啊?”朱瞻基有些犹豫,“我父皇刚登基,一下弄这么大阵仗,容易局势不稳啊!”


    李青摇头“你这担心完全是多余,只要军队的利益不受影响,文臣内部争斗,根本影响不了大局,武将巴不得文臣窝里斗呢,


    至于文臣……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他们斗得越凶,越利于你父皇管理,要是他们不斗,抱起团来跟你父皇唱反调,那才会局势不稳呢。”


    “有道理。”朱瞻基点头,“适当的党政的确有助于皇帝统治,不过……若党政太凶,则会影响到国家施政。”


    朱瞻基从小就被当做继承人培养,帝王心术这块相当擅长。


    “所以要快,要激烈。”李青补充道。


    “那最后如何收场呢?”朱瞻基问。


    李青笑笑,“简单,还是老办法,折中!”


    “嗯瞻基短暂思索后,痛快点头,“对了青伯,这次你要不要下场?”


    “下是肯定要下的,只不过……我不喜欢主动。”


    ……


    下午。


    蹇义、夏原吉等一众尚书、侍郎,来到李青府邸。


    圈子就这么大,哪里有些风吹草动,几乎立即就会传得人尽皆知,难以瞒人耳目。


    昨日内阁来了永青侯府,今儿就在朝堂上硬刚六部,连都察院都下了场,这很难不让人多想。


    前院客堂。


    一众大佬汇集于此。


    这一次,一向和稀泥的蹇义一改往日风格,不仅主动打头阵,而且开门见山,极其主动。


    “李尚书,咱们同为尚书,都是同僚,本官也就不兜圈子了。”蹇义红肿的脸颊未消,看起来有些滑稽,“本官就问一句,你哪边儿的?”


    闻言,一众大佬全都看向李青,目光灼灼。


    李青抿了口茶,不疾不徐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本官自然是皇上那一边的。”


    “……”蹇义和稀泥习惯了,这猛的被别人和稀泥,他有些不习惯。


    我这次冒着人设崩坏,简明扼要,点明主题,你就不能痛快点儿吗……蹇义压了压火气,“那本官换个问法,六部和内阁,李尚书选谁?”


    李青笑笑,继续和稀泥“自然是谁跟皇上一心,本官选谁!”


    蹇义是真服了,他这才体会到被人和稀泥的痛苦。


    夏原吉接过话,凝重道“李尚书,你要知道百官所有奏疏,都要经过他们,且他们还有批注建议权,内阁的权重已经超级大了,一旦让其做大,六部恐怕形同虚设,甚至沦为附庸;


    太祖高瞻远瞩,为防宰相专权,废除了沿袭上千年的丞相制度;


    太宗设立内阁,也只是为让他们为君主分忧,因此,定下铁律,内阁阁臣只能是五品官,不得更改,此为祖制,可如今呢?”


    夏原吉痛心疾首“先帝刚殡天不久,他们就开始不安分了,皇上被谗言蒙蔽,即将铸成大错,当此时也,你我岂能坐视不理?”


    “不错!”蹇义附和“内阁不过是御书房秘书而已,他们做好分内之事便可,国家大事岂容得他们插手?


    他们行吗?”


    蹇义拿出天官做派“李尚书,你好好掂量掂量这其中的利害;


    还有,你别忘了,你也是兵部的尚书!”


    “这个我自然知道。”李青点头,蹙眉沉思片刻,“其实这事儿也不难办,别看内阁闹得凶,其实是利用了圣心,他们本身没多大能耐。”


    蹇义摇头“李尚书此言差矣,如今连都察院都下场帮他们了,足见内阁不可小觑,我们还好,但我们下面的人,就不一样了;


    都察院有监察百官之权,他们风闻奏事,隐形权势极大,谁也不敢保证,下面的人会不会受其威胁,一旦他们反水,我们这些个侍郎、尚书,可就成了光杆啊!”


    “这话有理,但不全对。”李青反驳“都察院之所以下场,并不是为了帮内阁,而是要浑水摸鱼,借机崛起。”


    蹇义怔了一下,轻轻点头“即便如此,他们现在目标一致,仍是十分棘手;


    李尚书,你是最有能力压制内阁的,这事儿你不能袖手旁观,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是啊李尚书,大局当前,我们共进退啊!”众人纷纷附和。


    李青一脸为难,“这个…李某年纪大了,这身子骨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只怕是有心无力……”


    蹇义、夏原吉等人交换了下眼神,都是一脸无奈,他们听懂了潜台词。


    得出钱!


    李青的德性他们都知道,来之前就准备好了,求人办事,自然要取出钱财,这个道理他们当然明白。


    但问题是……这厮老是拿钱不办事啊!


    “李尚书可愿出手相助?”蹇义确认道。


    李青点头。


    蹇义见状,不再废话,爽快地掏腰包。


    天官都出钱了,其他人也不再墨迹,半刻钟的时间,李青桌上放了十多个布囊,粗略估计,不下三百两。


    一群人出了钱,巴巴的看着李青。


    蹇义双手按桌,一副‘你最好帮忙,不然我非把桌子给你掀了’的样子。


    他早上被人打了,现在火气很大。


    李青也知道这次不同以往,蹇义等人是真急了,不能用应付杨士奇等人的那一套,于是叹道


    “皇上之所以提高内阁地位,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六部离心离德啊!”


    闻言,众人不由脸色讪讪。


    都是人精,症结出在哪里他们门儿清,只是佯装不知罢了。


    李青分析道“内阁就是利用这点,欲趁势崛起,都察院也是打着同样的主意,这才有了这一出。”


    他面容严肃“诸位,于公于私,也不能再跟皇上唱反调了,实不相瞒,我这儿有个重磅消息。”


    “是什么?”蹇义追问。


    “皇上要让内阁阁臣兼任六部的侍郎。”李青直言不讳。


    “什么?”


    众人皆惊,同时也极为愤慨凭什么啊?


    李青扫了众人一眼“本官知道,诸位也有苦衷,但皇上对百姓迁徙的国策势在必行,即便你们心中不愿,大概率也无法阻止。”


    他一脸严峻“今日是侍郎,明日就有可能是尚书,诸位若信得过本官,就听本官一句劝。”


    “李尚书请说。”


    “尽快顺应皇上。”李青哀叹“局势已经有失控的风险,内阁本就离皇上更近,现在又得了圣心,加上都察院的帮助,六部实力再雄厚,也难以遏制内阁崛起;


    诸位,我们失了圣心啊!”


    众人默然,脸色难看。


    李青趁热打铁“其实皇上心里面还是相信六部的,但六部的做法…多少伤了他的心;


    皇上是位仁君,像皇上这样的仁君可遇不可求,诸位好好想想,到底……孰轻孰重?”


    这番话可谓是字字珠玑,一群人也不禁反思自己的做法。


    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当今皇上比先帝好的不是一点两点,好不容易换来了个好皇帝,结果却被内阁‘拐’去了,这能行?


    今日兼侍郎,明日就可能兼尚书,内阁不能留……众人打定主意,杀气腾腾。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