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恢复祖制

作者:青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棣登基的第一件事,就是厚葬建文,然后辍朝三日,以示哀悼。


    当然,他也没闲着,叫上老和尚一起,商讨大封靖难功臣之事。


    本来也叫了李青,但李青婉拒了,毕竟他和靖难大将不熟。


    经过商议,赐封如下朱能,获封成国公,世爵;丘福,获封淇国公,世爵;张玉,追封荣国公,谥忠显;陈亨,追封泾国公,谥襄敏;郑亨获封武安侯,世爵……


    耿炳文、郭英没有进爵,但都增禄了,尤其是李景隆。


    朱棣知道五十万打不下北平,有多为难他,所以给他的俸禄最多。


    同时,朱棣考虑到政治正确,给兵部尚书也封了个爵位。


    封茹瑺忠诚伯,以终本身,虽然不是世爵,但好歹也是个爵位。


    朱棣打心眼儿里看不上茹瑺,但他需要茹瑺这样的人,天下尚需大治,尽快稳住局面,于他、于大明都是好事。


    ……


    借着大封靖难功臣的机会,朱棣开始京城换防,将他靖难的班底,替代原本的禁军守卫。


    十日后,京营整个对调。


    至此,朱棣这皇位总算是坐稳了。


    赏完了,接下来就是罚了。


    朱棣临朝的第一件事,不是议政,而是让百官集结在奉天殿广场。


    ————杀鸡儆猴!


    在朱棣进京的那一刻,方孝孺就被人抓进了大牢,经过这些天的牢狱生涯,老方瘦了一大圈儿,再不复当日模样。


    朱棣坐于椅上,居高临下道,“方孝孺,你可知罪?”


    “我何罪之有?”方孝孺冷笑道,“倒是你,你们……”


    他指斥群臣,“助纣为虐,乱臣贼子……!”


    接着,指着朱棣鼻子大骂“不孝子朱棣,谋朝篡位,千秋万世之后,必遭人唾骂,子孙皆因你蒙羞,后世子孙必将夭寿短命……”


    “砰——!”


    丘福一拳将他打翻在地,方孝孺口鼻流血,仍不肯罢休,嘴上滔滔不绝。


    李青平静的看着,无动于衷。


    “一介腐儒。”朱棣满脸失望,“本闻你名气甚大,以为有本事在身,现在看,不过尔尔。”


    顿了顿,冰冷道“拖下去……剐了,夷三族!”


    两个侍卫上前,夹起方孝孺就往外走。


    方孝孺嘴上依旧在输出,吼道“纵使千刀万斩又如何,不孝子朱棣,我的学生、好友,会一一记下你恶行,你就等着死后被人……”


    声音渐行渐远,最后消失不见,但朱棣的脸色愈发阴沉。


    方孝孺这些话,句句戳在他的心窝,刺在他的痛处。


    朱棣眸光幽冷,开口问道“茹瑺,你可知他的学生、好友在何处?”


    茹瑺立即恭声应道“回皇上,臣正要向您进谏此事,奸臣方孝孺,改科举制为保举制,损公肥私,大肆给自己学生、好友,谋取官职;


    翰林院、都察院、国子监……门生遍布,不下五百人。”


    茹瑺一脸嫉恶如仇“方孝孺区区一个教书匠,连个功名都没有,只是仗着有些名气罢了;


    昔年,曾有人向太祖皇帝推荐,太祖皇帝明察秋毫,知道此人不堪大用,便打发他去巴蜀教书去了,


    怎奈先皇……若非方孝孺蛊惑,咱大明也不至于如此。”


    方孝孺没有功名,甚至连秀才都不是,他得势时,文臣趋炎附势,如今失了势,这些寒窗苦读的文臣,自然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群臣立即响应,大肆弹劾方孝孺。


    茹瑺似乎早有准备,直接取出袖中名单,双手奉上,“皇上,这是方孝孺保举的名单,这几百人之中,一个进士都没有,只有五个举人,十二个秀才,余者皆无任何功名。”


    朱棣接过扫了一眼,不由触目惊心,李青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朝局糜烂程度比他预料的还要严重。


    朱棣眼睛微眯,杀气毕露。


    帝王最忌讳的就是结党,都如方孝孺这般,那皇帝岂不成了空架子。


    “太祖规定,中进士者入仕为官,举人视情况安排官职,可没有说秀才也能做官。”朱棣语气幽冷,“更别论连功名都没有的人了。”


    朱棣权衡了一下利弊,断然道“凡是被方孝孺保举,且举人以下的官员,统统斩了,举人以上者,流放!”


    群臣闻言,不禁倒抽一口冷气,谁也没想到新皇会如此杀伐果决。


    就连杨荣也不记了,心里直嘀咕“这哪是夷三族啊,诛九族也没这么多啊,简直……蔓延至十族了。”


    不待群臣说话,朱棣又道“朕决定,即日起,全面恢复祖制,凡建文在位期间施行的所有国策,统一废除;


    同时,废除建文年号,改今年为洪武三十四年!”


    他杀气腾腾道“众卿以为如何?”


    武将个个开心,文臣却是叫苦不迭。


    可以说,齐方黄的一通乱改,让文臣原地起飞。


    而朱棣的一句恢复祖制,直接将他们打回原形。


    老朱对文臣……简直没眼看。


    只一句话,就将文武整个调转了过来,文臣们想死的心都有了。


    “皇上圣明!”


    不管文臣心中如何想,武将们是真真的高兴。


    朱棣望向茹瑺,笑道“爱卿以为如何?”


    茹瑺忙道,“皇上圣明。”


    朱棣点头,接着,望向下一个尚书,依旧笑眯眯的,“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圣明。”


    ……


    很快,六部尚书尽皆赞同,余者,就更不敢反对了。


    当初,朱允炆要改回来,文臣个个硬顶,如今朱棣要改回来,他们屁也不敢放。


    无他,朱允炆好欺负,而朱棣……


    方孝孺的例子就在眼前,敢逼逼,丢官都是轻的,他们可不敢拿头上的乌纱开玩笑,混到这一步,太不容易了。


    李青暗叹“还得是铁血手腕才行啊,老四这一手,虽然狠辣了些,却超级有效,也是最优的方案。”


    小小朱留下的这一烂摊子,换做旁人只怕要两三载,还得妥协一部分,才能扭转局势。


    而朱老四只一句话,便化腐朽为神奇。


    毫无疑问,身为皇帝,为国家计,朱棣这么做,一点毛病没有。


    就连李青也没想到,废除建文国策会这么容易。


    朱棣爽朗一笑,脸上尽是温和“众卿平身!”


    “谢皇上!”


    文臣武将起身,有人欢喜有人愁。


    少顷,齐泰被五花大绑的带了上来。


    不用朱棣开口,茹瑺便厉声喝道“齐泰,你可知罪?”


    齐泰倒也光棍,哼道“要杀要剐,直言便是,何须聒噪。”


    “嗯,不错。”朱棣诧异的瞥了齐泰一眼,“比方孝孺强多了,给他个痛快,不牵连其家人。”


    齐泰听到家小不受牵连,简直不可置信,即便不服朱棣,但脸上也涌现了一抹感激之色。


    接着,黄子澄被押了上来。


    老黄本着死前也得威风一把,指着朱棣一通臭骂,然后被处凌迟,夷三族。


    至此,齐方黄三人,落下帷幕。


    最后,铁铉被押了上来。


    朱棣对铁铉是又恨又爱,恨他摆自己老子灵牌,差点儿让自己功亏一篑,更是间接害死爱将张玉。


    可他也欣赏铁铉的本事,更欣赏铁铉的忠心。


    朱棣走上前,亲自为其松绑,然后给铁铉解释自己的难处,算是给足了面子。


    只是,铁铉并不领情,也不承认朱棣的正统。


    见朱棣起了杀心,李青上前小声道,“皇上,不若让臣来劝劝他,铁铉是忠臣、良臣,可堪大用,如今皇上正是用人之际……”


    朱棣轻轻点头,挥了挥手,“将铁铉押入大牢!”


    “散朝!”朱棣挥一挥衣袖,飘然离去。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行君臣之礼,有悲有喜。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