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2. 第 32 章

作者:七叶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人在古代,种田养崽》全本免费阅读


    孙家两口子搬来了两个陶罐子。在姜禾面前打开,灰白色的马蹄粉装得满满当当。


    “加上这里的,总共有八罐。”


    姜禾捧起罐子,掂量了一下重量,约莫两斤多一点。


    这马蹄又名荸荠,生熟都可食用,姜禾就喜欢吃生的,放在水里冰一冰,格外脆爽。


    马蹄需要捣碎了后反复清洗,取沉淀下来粉浆,再进行晾晒。不难,就是废人,在没有榨汁机的年代,不知道多少马蹄才能做成这一罐子的马蹄粉。


    从姜禾她们进院子,她就不止一次听到屋子里痛苦又压抑地咳嗽声。


    姜禾猜,这么多灌的马蹄粉,应该也不全都是今春做出来的,可能是急着筹药钱,才将家中原本有的马蹄粉也都拿出来卖了。


    “去京城的药铺卖是八十文一罐,顾沛媳妇,你要是要,八十文一罐就行。”


    被称呼某某媳妇,感觉怪怪的,姜禾有些不自在的朝孙姨道:“还是喊我姜禾吧。”


    她这话倒是叫孙姨两口子有些误会了,他们还以为姜禾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肉眼可见地紧张了起来。


    “这样,孙姨,你这八罐,我想都要了。”没等孙姨反应过来,她忙接着道:“但是我这刚买了两条狗,手头也没有多的钱。我先给您二百文,就先买这两罐可以吗?”


    姜禾手头确实没什么钱了,两百文是她目前能拿出来最大的数额了,毕竟还要留一些本钱来支持饭团摊的运转。


    就是不知道孙姨到底有多急,姜禾起码还要三五天才能攒出买下全部马蹄粉的钱来。若是孙姨等不及明日就要去药铺卖剩下的马蹄粉,姜禾已经想好了,那这两罐子凑合凑合也能够端午那两天用的。


    孙姨有些惊讶地看向将姜禾,她颤抖着嘴唇,半天也没说出话来,用力点着头,努力向姜禾表明态度。


    既然孙姨两口子都表示非常愿意把马蹄粉卖给姜禾,并且同意剩下的都给她留着。


    姜禾当即就要回去取钱,孙姨忙嚷着不能再叫姜禾多跑一趟,抱着罐子就要给姜禾送去。刚好姜禾给梁燕儿编了一张团饭团的帘子,可以拿给她。


    这一路走着,不再像之前那样沉默了。闲聊之间,姜禾也大概知道孙家发生了什么。


    孙姨的大儿子前段时间上山打猎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下来,勉勉强强养好外伤之后,却一直还是觉得胸骨疼,止不住咳嗽。


    孙家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前几年战乱也没攒下什么钱,又包了一口泥塘准备赚点钱,好给儿子娶媳妇。谁知出了这事,家里的钱都用得差不多了,不得不把攒了两年的马蹄粉都搬出来卖了。


    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确实是会掏空一户人家的。


    姜禾也理解这种手里没钱的感受,她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房间里取了钱,递给孙姨。


    “这药可算是能续上了。”孙姨接过钱,朝着姜禾连声道谢。


    送走孙姨后,姜禾才回头看院子里闹哄哄的一群人。刚刚在河边围着玩的孩子们倒是都已经不见了,只剩下了梁大的女儿瑶瑶。四个孩子和梁燕儿,围着个火堆,不知道在干什么。


    这都几月了,怎么还在院子里点上火了?


    “你们在干什么呢?”


    姜禾凑上前去,还没看到发生了什么呢,就已经听见了小狗呜咽的求救声。


    只瞧见雨桑举着小狗崽,强制把他箍在怀里,站在火边烤着狗崽柔嫩的肚皮。大狗也窝在旁边,由其他三个孩子盯着,时不时还拍拍大狗脑袋,提醒它“翻面”。


    姜禾满眼疑惑:“你们?烤狗呢?”


    一旁的梁燕儿捂着肚子,笑得合不拢嘴。


    姜禾好说歹说,可算把小狗崽从孩子们手里救了出来。


    家里那些关了一天的小鸡早就急得不行了,那能上山的路基本都已经被青杨用竹篱笆隔上了,便把小鸡都放出来了。


    “明天国子监休沐,就不摆摊了,歇一歇。”


    姜禾将竹帘子找出来交给梁燕儿。


    刚好梁燕儿也需要一点时间来准备摆摊的东西,她又询问了一会,领着小侄女瑶瑶也回去了。


    院子里那火也不能白生,姜禾索性把骨头汤拿到院子里来熬。


    大骨汤里一会还要放胡萝卜,姜禾坐在院子里,拿着刀削皮。大狗晃悠着尾巴,懒洋洋地趴在了姜禾脚边。


    叽叽喳喳吵闹的笑声在院子里荡漾开,小狗崽追着小鸡,小榆又追着朝小狗崽伸出手,追逐的时候还时不时惊到兔子。


    姜禾忍不住笑了一声,这下是真的鸡飞狗跳了。


    大狗有些疑惑地抬眼看了她,似是不明白它笑什么。刚好姜禾在练习刀工,转着削胡萝卜皮争取削不断。


    她拎起完整的一条胡萝卜皮,朝着大狗晃了晃。


    大狗张着嘴接过,嚼巴了两下,又懒洋洋地趴下了。


    太阳缓缓朝着山头跌去,日光的颜色逐渐浓厚厚重了起来,那将涂抹在田边的轻薄云朵也被染上了绚烂的金色。


    姜禾放下刀,有些失神。


    这样养鸡养狗,有田有房子,还有三个孩子的日子比想象中充实很多,好像也挺幸福的。


    这一瞬间,她想,要是顾沛不回来就好了,她也就不用走了。


    她转念一想,人家这是御敌去了,这样想也不太好。


    反正她跟顾沛也没什么感情基础,要不等她赚够钱,把这田和屋子都买下来吧。这样这里就是她的家,而不是顾家了。


    ——


    黎州。


    澜安县。


    一支二十余人的队伍纵马踏过山野,他们身着轻铠,□□是棕红的高头大马,整齐有序。呼啸的风声间,偶尔泄出几分肃杀之气,叫围观的百姓不由停下手上的动作,投去敬畏的目光。


    他们都知道,那是朝廷的军队,打下了骠国,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他们来抢掠了!


    这支队伍最终停在了一处无人的湖边。


    为首的高大青年翻身下马,他环顾了一圈四周,朗声道:“今天就在这里扎营吧。”


    随着指令地下达,身后的士兵也都忙碌了起来。


    “顾哥,再有个三日我们就能追上大部队了。”有个面色俊秀的青年牵着马,走到背手立在湖边的高壮男子身边。


    “嗯。”他沉沉应了一声,抬头看向那群山之上张扬绚烂的晚霞。


    若是姜禾在此,应该勉强能认出来,这就是她心情复杂,想要他回又不想要他回的顾沛。


    那青年立在一旁,也没有再说话,从他的角度看去,刚好可以看到顾沛那刀凿剑刻一般的硬朗的侧脸,他宽肩窄腰,哪怕是盔甲都挡不住他这一身壮硕的肌肉。行军这两年,谁看到顾沛都要夸他一句“就是当兵的料”。


    青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