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8章 携民同行,与子断后

作者:万马白袍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下邳。


    徐州太守范澄此时如坐针毡,此地虽为一州治所,却只有郡守兵五千余人。


    说白了,郡守兵在大周的军队体系中,只负责维护城中正常治安。


    让他们去跟倭寇拼命,简直是羊入虎口。


    范澄不是没有想过,奈何城中百姓,以及一个个富户的双眼,全都在盯着他这个太守。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势必会引起众人注意。


    范澄心里苦,狗日的万岁说好率领朝廷援军,如今却已经不知所踪,只留下他一人独自承担守城重任。


    并非没有人打算离开下邳城,尽快逃离徐州。


    只是如今倭寇的军队已经来到此地,不少妄想出逃之人,全都被倭寇无情斩杀。


    范澄本就是惜命之人,绝不可能轻举妄动。


    “爹!您若是一直带着这群贱民,咱们难道要跟陪着贱民们一起被倭寇杀害不成?”


    范建身为太守之子,自然位高权重,只是他对父亲的决定相当不满。


    “你懂什么?”


    范澄老谋深算,自饮自酌道:“若是没有手中下邳城,以及那些个贱民。”


    “咱们即便出逃,也敌不过倭寇,只会沦为对方的刀下鬼。”


    “若是依旧占据下邳城,那结果便不一样了。”


    范建的猪脑子,显然没有父亲好用。


    “笨儿子!平日里让你少玩女人,多读些书,你全都没有听进去!”


    “倭寇想要进攻下邳,定会担心人员伤亡。”


    “为父就能以下邳军民作为谈判条件。”


    范澄冷笑道:“吾观中原大周,龙气已尽,反倒是倭国乃日出之国,旭日东升!”


    “为父投靠敞田信丈,凭借献城之功,定能享受荣华富贵!”


    范建闻言大喜,嘿嘿傻笑道:“爹,您果然是老奸巨猾,老谋深算!”


    父子二人大笑不止,全然未将城中军民的性命当回事。


    ……


    徐州境内。


    萧遥如今的队伍,已经多达十万人。


    除了五万新军外,还有沿途收拢的百姓。


    大部分人全都是老弱病残,年轻一点的人,全都跑进了山,想以此躲避倭寇。


    至于年老体衰的老翁老妪,以及弱女子和孩子,便只能原地等死。


    萧遥率军前来之际,百姓们甚至以为,大周官军要来抢夺他们手中最后那点残存的粮食。


    直到萧遥说明来意,拿出了自己的军粮接济众人,才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


    “爹!这附近的倭寇,已经尽数被我等肃清。”


    萧文英躬身行礼,他如今带着三百铁炮手,由于弹药有限,条件艰苦,他们只能在实战中不断摸索。


    更有不少人因为缺乏实战经验,遭遇了铁炮炸膛,直接落得个生死道消。


    可这并没有让萧文英望而却步,在军队没有比铁炮更强的武器之前,他坚持要为萧遥训练一支铁炮队。


    “爹!这次我杀了二十个倭寇!”


    萧常春不忘邀功,行事风格越来越像陆千。


    好在萧遥及时将他带在身边,不时要求他读书识字,否则又要培养出一个莽夫。


    “爹,我与明玉也未曾给您丢脸。”


    萧明达、萧明玉兄弟二人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敬爱之色。


    本来他们为报萧遥收养之恩,便打算将性命交付给对方。


    如今见萧遥没有放弃百姓,更是心悦诚服。


    至少在大周,还没有一支军队,会拿出自己的军饷,用来接济贫苦百姓。


    如果按照军事思想,萧遥此举无异于玩火自焚。


    如今他应该尽快赶到下邳城,依靠坚城来消耗倭寇。


    可惜百姓们的行军速度太慢,每日只能行三十余里。


    这般速度,至少还要数日才能抵达下邳。


    然而萧遥并未催促,更没有丢下任何一个人。


    他命令手下人,不断带着兄弟们前往周边与倭寇交战。


    除了荡清周边的威胁外,也有练兵的意思,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个义子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战火中存活下来的孩子,更加懂事也更加适应战场。


    “主公……”


    赵六走进军营,满脸忧虑之色。


    “倭寇已经发现了咱们!有不少军队,已经追杀而来,还望主公早做决断!”


    此事早就在萧遥意料之中,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如今他手下的五万人全都是步卒不说,且还有五万百姓!


    随着沿途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只会拖缓队伍的行军速度。


    但是让他放弃同胞,任由倭寇杀戮,萧遥绝对做不到。


    好在麾下众将,全都明白萧遥的心思,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百姓。


    “此时,需要一直队伍断后。”


    “赵六你为人稳重,张继出谋划策,陆千与大目能征善战,我命你们率领四万人,抱住百姓前往下邳城!”


    “我则带着四个儿子,以及一万兵马,为你们争取时间。”


    萧遥话音未落,陆千便要开口,却被瞪了一眼。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留下你们任何一个,我都不会放心!”


    “所以断后之事,只能由我来!”


    萧遥大手一挥,四个儿子紧随其后,他们始终追随着义父伟岸的背影。


    虽然年纪尚小,却不乏勇气,莫欺少年穷!


    赵六咬牙道:“诸位,不可辜负主公!适当让百姓提高行军速度,就说倭寇已经来袭!”


    “若是再这般走下去,咱们迟早要被倭寇追上!”


    “只寄希望早日前往下邳,与主公会和!”


    张继点了点头,很快便将倭寇来袭的消息传播下去。


    不用任何人动员,百姓们便主动加快了行军速度。


    毕竟倭寇的残忍,他们都有所耳闻,绝不想被对方折磨致死。


    看着赵六、张继等人护送百姓们离开,萧遥顿时放心不已。


    “爹!现在剩下咱们父子,该如何对敌?”


    萧常春摩拳擦掌,他最是好战,留下断后正合他意。


    “为父倒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萧遥看向四个儿子,打算手把手教他们打仗。


    至于能领悟多少,都看他们个人了。


    “爹,我们在沿途设防,用以阻击敌军。”


    萧明达说出心中所想。


    萧文英与萧明玉同样点了点头。


    “设伏作甚?直接杀过去才对!”


    萧常春可不管这么多,谁知三位兄弟,看傻子般的眼神看向他。


    “你……你们作甚?爹,我说的不对么?”


    “对,常春说的很对!”


    下邳。


    徐州太守范澄此时如坐针毡,此地虽为一州治所,却只有郡守兵五千余人。


    说白了,郡守兵在大周的军队体系中,只负责维护城中正常治安。


    让他们去跟倭寇拼命,简直是羊入虎口。


    范澄不是没有想过,奈何城中百姓,以及一个个富户的双眼,全都在盯着他这个太守。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势必会引起众人注意。


    范澄心里苦,狗日的万岁说好率领朝廷援军,如今却已经不知所踪,只留下他一人独自承担守城重任。


    并非没有人打算离开下邳城,尽快逃离徐州。


    只是如今倭寇的军队已经来到此地,不少妄想出逃之人,全都被倭寇无情斩杀。


    范澄本就是惜命之人,绝不可能轻举妄动。


    “爹!您若是一直带着这群贱民,咱们难道要跟陪着贱民们一起被倭寇杀害不成?”


    范建身为太守之子,自然位高权重,只是他对父亲的决定相当不满。


    “你懂什么?”


    范澄老谋深算,自饮自酌道:“若是没有手中下邳城,以及那些个贱民。”


    “咱们即便出逃,也敌不过倭寇,只会沦为对方的刀下鬼。”


    “若是依旧占据下邳城,那结果便不一样了。”


    范建的猪脑子,显然没有父亲好用。


    “笨儿子!平日里让你少玩女人,多读些书,你全都没有听进去!”


    “倭寇想要进攻下邳,定会担心人员伤亡。”


    “为父就能以下邳军民作为谈判条件。”


    范澄冷笑道:“吾观中原大周,龙气已尽,反倒是倭国乃日出之国,旭日东升!”


    “为父投靠敞田信丈,凭借献城之功,定能享受荣华富贵!”


    范建闻言大喜,嘿嘿傻笑道:“爹,您果然是老奸巨猾,老谋深算!”


    父子二人大笑不止,全然未将城中军民的性命当回事。


    ……


    徐州境内。


    萧遥如今的队伍,已经多达十万人。


    除了五万新军外,还有沿途收拢的百姓。


    大部分人全都是老弱病残,年轻一点的人,全都跑进了山,想以此躲避倭寇。


    至于年老体衰的老翁老妪,以及弱女子和孩子,便只能原地等死。


    萧遥率军前来之际,百姓们甚至以为,大周官军要来抢夺他们手中最后那点残存的粮食。


    直到萧遥说明来意,拿出了自己的军粮接济众人,才赢得了百姓们的信任。


    “爹!这附近的倭寇,已经尽数被我等肃清。”


    萧文英躬身行礼,他如今带着三百铁炮手,由于弹药有限,条件艰苦,他们只能在实战中不断摸索。


    更有不少人因为缺乏实战经验,遭遇了铁炮炸膛,直接落得个生死道消。


    可这并没有让萧文英望而却步,在军队没有比铁炮更强的武器之前,他坚持要为萧遥训练一支铁炮队。


    “爹!这次我杀了二十个倭寇!”


    萧常春不忘邀功,行事风格越来越像陆千。


    好在萧遥及时将他带在身边,不时要求他读书识字,否则又要培养出一个莽夫。


    “爹,我与明玉也未曾给您丢脸。”


    萧明达、萧明玉兄弟二人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敬爱之色。


    本来他们为报萧遥收养之恩,便打算将性命交付给对方。


    如今见萧遥没有放弃百姓,更是心悦诚服。


    至少在大周,还没有一支军队,会拿出自己的军饷,用来接济贫苦百姓。


    如果按照军事思想,萧遥此举无异于玩火自焚。


    如今他应该尽快赶到下邳城,依靠坚城来消耗倭寇。


    可惜百姓们的行军速度太慢,每日只能行三十余里。


    这般速度,至少还要数日才能抵达下邳。


    然而萧遥并未催促,更没有丢下任何一个人。


    他命令手下人,不断带着兄弟们前往周边与倭寇交战。


    除了荡清周边的威胁外,也有练兵的意思,可谓是一举两得。


    四个义子也没有让他失望,在战火中存活下来的孩子,更加懂事也更加适应战场。


    “主公……”


    赵六走进军营,满脸忧虑之色。


    “倭寇已经发现了咱们!有不少军队,已经追杀而来,还望主公早做决断!”


    此事早就在萧遥意料之中,但是他却没有什么好办法。


    如今他手下的五万人全都是步卒不说,且还有五万百姓!


    随着沿途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只会拖缓队伍的行军速度。


    但是让他放弃同胞,任由倭寇杀戮,萧遥绝对做不到。


    好在麾下众将,全都明白萧遥的心思,没有一个人提出放弃百姓。


    “此时,需要一直队伍断后。”


    “赵六你为人稳重,张继出谋划策,陆千与大目能征善战,我命你们率领四万人,抱住百姓前往下邳城!”


    “我则带着四个儿子,以及一万兵马,为你们争取时间。”


    萧遥话音未落,陆千便要开口,却被瞪了一眼。


    “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


    “留下你们任何一个,我都不会放心!”


    “所以断后之事,只能由我来!”


    萧遥大手一挥,四个儿子紧随其后,他们始终追随着义父伟岸的背影。


    虽然年纪尚小,却不乏勇气,莫欺少年穷!


    赵六咬牙道:“诸位,不可辜负主公!适当让百姓提高行军速度,就说倭寇已经来袭!”


    “若是再这般走下去,咱们迟早要被倭寇追上!”


    “只寄希望早日前往下邳,与主公会和!”


    张继点了点头,很快便将倭寇来袭的消息传播下去。


    不用任何人动员,百姓们便主动加快了行军速度。


    毕竟倭寇的残忍,他们都有所耳闻,绝不想被对方折磨致死。


    看着赵六、张继等人护送百姓们离开,萧遥顿时放心不已。


    “爹!现在剩下咱们父子,该如何对敌?”


    萧常春摩拳擦掌,他最是好战,留下断后正合他意。


    “为父倒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萧遥看向四个儿子,打算手把手教他们打仗。


    至于能领悟多少,都看他们个人了。


    “爹,我们在沿途设防,用以阻击敌军。”


    萧明达说出心中所想。


    萧文英与萧明玉同样点了点头。


    “设伏作甚?直接杀过去才对!”


    萧常春可不管这么多,谁知三位兄弟,看傻子般的眼神看向他。


    “你……你们作甚?爹,我说的不对么?”


    “对,常春说的很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