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章 好男儿,当敢于从征

作者:寒梅惊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募兵由来已久。


    开创募兵先河之人,是春秋时大名鼎鼎的吴起。


    吴起简募良材,放弃传统征发形式,改用募兵法,组建并打造了第一支特种精锐军队——武卒。


    朱厚照命兵部张贴招募告示,并不是效仿吴起打造特种兵,而是补充京师兵源的无奈之举。


    自老朱开国以来,大明推行的是卫所制。


    卫所制与唐代的府兵制差别不算大,主打一个“兵农合一”,不干架的时候是农民,主打一个种地割韭菜,干架的时候,将锄头一丢,换了马刀、长矛、弓箭就是兵。


    只不过唐代府兵允许回老家种地,大明图简单,回啥老家,就在驻守区域内垦荒种地得了。


    唐府兵制坚持几十年,残了,百余年后,崩了。


    大明卫所制估计和就地垦荒种地有关,坚持了百余年还没崩溃,不过到朱厚照这时候,卫所制基本已经残废了,既没战力也没胆子,连盗贼土匪都干不过。


    环顾整个大明,除了边军卫所尚有战力外,实在是找不出一个能打的队伍。


    这也不怪后来的戚继光招募“私兵”,实在是正规卫所兵中看不中用,逃跑的时候都不带招呼一声主将……


    募兵!


    一为补充匮兵严重的京军;二为训练新军做准备。


    城南,东三里河边。


    南城兵马司,天庆治安局的官差李云涛一脸愤怒与不甘,抓着栏杆盯着河面,时不时问候几句。


    该死的杨玄一!


    这家伙简直是个泥鳅,屡次在自己地界内行窃!


    这一次又抢了个商人,也不知道杨玄一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明明抢了一褡裢,少说也有二十余两,可他偏偏只取了三两银,褡裢丢在这里便水遁而去……


    商人不愿为了这点损失去报官,毕竟一场官司下来,三两没要来,倒贴三十两都有可能。


    “不用看了,他早就上船走了。”


    李云涛正盯着河面,突然听到声音,侧头看去,只见一个目若朗星、俊逸青年正看着自己,腰间还挂着一柄长剑。


    衣着光鲜,不像落魄游侠。


    “你是何人?”


    李云涛皱眉问道。


    “罗长生。”


    “做何营生?”


    “祖上经商,至于我——尚无营生。”罗长生转过身,看向悠长的巷子,轻声道:“想出拆兵马司设治安局之人有大才,但他高估了治安局人手的能耐。”


    李云涛脸色一白:“你是在讥讽我没有抓住盗贼吗?”


    罗长生冲着李云涛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脸,抬手指了指:“怎敢讥讽,只是你难道没注意到,他半路取出了一些碎银,丢到了这巷道一旁的院子里吗?”


    “什么?”


    李云涛不敢相信,走至院门外敲了起来。


    门开了。


    一股臭馊味钻入鼻中。


    李云涛后退一步,看着开门的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孩子,在其身后,还有一群衣不蔽体,病恹恹的孩子,大多不过十岁。


    “这是……”


    李云涛走了进去,看着面黄肌瘦的孩子,问道:“你们为何在这里?”


    “他不是杨老爹,是官差,是坏人。”


    “出去。”


    “别抓他们,要抓抓我。”


    开门的男孩挡在最前面。


    李云涛后退一步,问道:“你们是何人?”


    罗长生靠在门上,低声道:“显然,他们是孤儿。”


    李云涛转过身看向罗长生,皱眉道:“你不要告诉我,杨玄一抢劫,本意是为了他们?”


    罗长生凝眸:“也许是为了你。”


    “我?”


    李云涛茫然。


    罗长生用同情的目光扫了扫这群苦命的孤儿,轻声道:“你是治安局的人,带孤儿去养济院,那些官老爷不可不接,若是其他人送去孤儿,你猜,官老爷录名之后,会养这些孤儿几日?”


    李云涛有些不自然地说:“莫要将官府的人想的那么坏!”


    罗长生淡然一笑,抱着双臂:“我见过一些官老爷为了赚钱,买下流民的孩子,然后将腿打断,让其日夜行乞。你告诉我,当官的有那么好吗?”


    李云涛脸色一变:“至少我不坏!”


    “你算什么官……”


    罗长生暼了下李云涛身上的皂服。


    李云涛郁闷不已。


    “你见到了这些孩子,那盗贼怕是不会再来这里闹事了。既然你自认不坏,那就安顿好他们吧。”


    罗长生说完转身而去,信步走向崇文门。


    城门洞附近围了不少人,罗长生便凑上前看去,待看清上面的大字时,不由瞳孔微凝,低声道:“招募军士?”


    “不要动我的剑。”


    罗长生抬手,抓住一只手腕。


    杨玄一猛地发力抽出,咧嘴看着罗长生,抱拳道:“院里的事,多谢了。”


    罗长生微微摇头:“若不是看在那些可怜孩子的份上,我也懒得出手。倒是你,怎么敢堂而皇之走出来,不怕被治安局的人抓去?”


    杨玄一指了指告示,拍了拍胸膛:“朝廷招募军士,一个月给两石米,我打算试试。若养济院的官吏不养那些孩子,我好歹也能分出点粮饷接济,饿不死这些儿女们。哎,说来也舍不得,他们喊我杨老爹……”


    罗长生沉默了会,抬手道:“在下罗长生!”


    “杨玄一!”


    “可愿一同入军营?”


    “啊?”


    杨玄一吃惊地打量着罗长生,指了指其衣裳:“你出身并不穷困吧?看你谈吐,想来也读过书。军营里全都是粗鄙之辈,你去不合适。”


    “我有它!”


    罗长生手握剑柄。


    杨玄一直晃脑袋:“不行。”


    罗长生抬起头,看着崇文门,肃然道:“父亲希望我以文入仕,可朝堂之上纷扰太多,内斗不止,不是我心愿之地。我曾暗自立志,东收奴儿干都司,北灭鞑靼!现在朝廷招募新军,喊出了‘中兴大道,新军振之’的豪言,此时不入京军,更待何时?”


    “你应该听闻了吧,明年将会进入中兴元年。何为中兴?在我看来,那就是建功立业!杨兄,入军营或许后悔三年,可不入军营,我或许会后悔一辈子!所以——”


    苍琅——


    好男儿,当敢于亮剑,敢于从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