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三章 修铁路

作者:非橘子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约瑟夫·摩根听到袁克桓的话要他们摩根财团帮忙修铁路,而且费用要他们出一半,约瑟夫·摩根惊呆了,因为从太原到北京大约有48什么要修十万里铁路,那是孙中山什么都不懂。


    因为2010年我们中国铁路全部加在一起也只有九万公里,而要到2020年我国可能才能达到十万里。可见十万里的铁路可不是说修的出来就修的出来的。而在1915年,好像美国的铁路加上一起都没有十万里。


    “我知道摩根财团可以说铁路也是你们发家的重要一部分,我们只要你们出修铁路的人才和钢铁,修铁路的人力我们北洋集团解决。”袁克桓看着在发呆的约瑟夫·摩根说道。


    摩根财团(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


    “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我要向美国的总部汇报。”约瑟夫·摩根说道。而在中国,摩根财团确实有修铁路的人才,这是摩根财团特意带过来的,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没有多少铁路,在这里完全有可能要修铁路,而要修就需要这方面的人才,而摩根财团可以说是修铁路是他们拿手的好戏。


    当然要自费帮别人修铁路,那是就另外一说了,如果袁克桓给钱,约瑟夫·摩根当然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哈哈,约瑟夫先生,先听一下我北洋集团给你们的好处。”袁克桓笑了笑。


    约瑟夫·摩根听到袁克桓的话,认真的看着袁克桓,看到底眼前这个在中国呼风唤雨的年轻人究竟给他们什么好处。


    “第一这铁路前五年的盈利的钱我们将对半分,之后这铁路就完会属于北洋集团的:第二我们可以在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和作开厂,因为这四省完全在我的控制下,安全完全可保障,其它的地方当然我们也可以和作。当然我也知道美国的用工成本比我们中国高多了,而在我们中国你的摩根财团完全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而你们摩根财团可以凭借我们中国大好的市场和人力,一跃成世界级的大财团,完全可以藐视美国的其它的财团。”袁克桓说道。


    听到袁克桓的话,约瑟夫·摩根觉得第一条可以说明理之中,帮你修铁路当然赚的钱要分我们一点,但真正吸引他的是第二条,第二条完全可说是和中国搭上了关系,当然他知道面前的袁克桓说话当然有份量,而最重的是,中国下一个掌舵人可能就是他,如果摩根财团和袁克桓交好了,以后的和作肯定不会断,摩根财团一直眼红英国在中国长江流域利益。一直想插手中国,但一下没有好的机会。


    “约瑟夫先生,还有我希望摩根财团给我贷款一千万美元。”袁克桓现在是真的缺钱了,有太多地方要钱了。


    “这让我回去向总部汇报吧。”约瑟夫·摩根说道。


    “约瑟夫先生,做为你的朋友我提醒你一下,尽量快一点,因为现在在中国的财团可是都看着中国这快大蛋糕的。”


    在送走了约瑟夫·摩根之后,袁克桓又见了英国大使朱尔典,袁克桓修这条铁路完全可是说是为了更快的把物资运到天津,再上船运到欧洲。以前都是汽车运到北京,再由北京用铁路运到天津,但太原到北京这有400多公里,而且汽车运输量太小,而且也不方便。


    而就在不久前英国大使找到了袁克桓,说出了希望北洋集团帮他们生产各种生活物资。因为英国实在是受不了美国抬高物价的行为,美国太他吧的会趁火打劫,而英国就看上了北洋集团。


    袁克桓拿到英国一千万英镑的支票,目送着朱尔典离去,当然袁克桓也回了朱尔典三十万英镑,而这一千万的英镑就是英国给北洋集团的预付款,而北洋集团将会全力生产英国需要的物资,而英国会帮助中国需要的各种机器,当然是生产日用品的,不可能给生产武器的机器。


    袁克桓决定先修太原到天津的铁路,马上叫人发电报叫正在勘察联合政府四省的地形的詹天佑回北京商量太原到北京的原京铁路。


    这詹天佑刚好把联合政府四省的地形勘察完,而钢铁都准备好了,他兴高采烈正准备大干一场时,收到了袁克桓的电报,无奈只好前往北京。


    “少爷,这是今天的各大报纸。”杨二拿来了许多报纸。


    “嗯。”袁克桓坐在桌子上,看起来报纸来,但他都是大概的看一眼,没有仔细看。


    而这报纸的头条大多都是在报道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而也写了德国这一百年来从一个落后的一个国家,从威廉二世称帝,改成君主立宪制后,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帝国,也讲了德国一百年来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国家参考。


    而华夏军团的四大军区,山西军的军长阎锡山;陕西军的军长傅作义;甘肃军的军长张自忠;河南军的军长李宗仁。全部通电全国公开支持君主立宪制。这一四大军长联合通电,可以说是民国军界的大地震。其四大军长其下的几十万精兵说可以说是支持帝制了。而民国聪明的人也看到了君主立宪制不远了,而华夏军的真正的老大袁克桓虽然没表明立场,但其手下都公开通电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袁克桓的态度了。


    当然这是袁克桓安排的,他就是为了以后的称帝造势。


    因为当年袁世凯称帝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民国当年的舆论,而袁世凯受过儒家教育的熏陶,可以说对文人持一种尊敬的态度,对于他们的言论可以说是放任不管。而袁世凯也一直认为堵不住全天下的嘴,就让他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可是不知道的是舆论是一种能把事颠倒黑白的一种东西,在袁世凯称帝之后,其民国舆论的态度全部转变态度骂袁世凯,反对帝制。而在这时是一个读书人,如果不骂袁世凯的帝制,都不好意思说是读书人。当然舆论这东西,真正的黑一个人里,你三岁偷看女人洗澡的事情都可能会被写出来。


    “少爷,外面有一个外国人求见。”杨二对袁克桓说道。


    袁克桓想到怎么还有外国人来见他呢,该见的都见了呀。


    “袁将军。”一名三十多岁的外国人看到袁克桓叫道。


    “你是?”袁克桓看到穿着一身西装,站着笔直的人,真不知道是谁,也没有见过。


    “袁将军,我是威廉皇储”那名人有点骄傲的说道。


    威廉皇储,我操,这不是德意志帝国的威廉二世的儿子吗,袁克桓惊讶的想到,而这威廉皇储按道理应该是德意志的皇位的接班人,怎么跑中国来了,而且威廉皇储应该在一战的战场上打仗呀。


    “威廉先生,请到书房来。”袁克桓把这位威廉皇储带到了他的书房。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