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9. 第二十九章

作者:多多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故人江海别》全本免费阅读


    十一月十四,金吾卫启程护送恭仪悼太子金棺,前往皇陵,净和元师扶灵前往。悼太子墓刚刚破土动工,因此金棺暂时安置在皇陵的后殿中。


    庶人朱昭的思过之处,便在后殿围墙外侧,一处极窄小的院中。三间矮小的砖房,看着灰扑扑的不起眼,皇帝的二哥,当年的寿王朱轲,就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囚禁了七年后死了,死后就葬在后山一个矮矮的坟中。


    安置完这一切,江淮和宗正寺寺卿护送江凌的车驾离去,走出去很远,还能听到几声不成调的嘶哑的咒骂声。


    江凌清修的道观,在京郊步华山后山的灵照观中,前山便是大名鼎鼎的相国寺。圣上特谕,江氏为国祈福,不得慢待,令灵照寺将一处院子重新修葺,作为她的清修之所,更为观中三清神像重塑金身。原先东宫里伺候江氏的宫女十二人和侍卫二十人,同入观中。


    江淮离开前,最后去心证院中,见了妹妹,如今,他在尘世中,已没有这个妹子了,只有手持佛尘,一身素衣麻鞋的净和元师。


    他现在已经可以心平气和的面对这件事情,只反复叮嘱妹妹,如有什么短缺的想要的,只管叫人给他传话便是。


    江凌气色倒还好,已褪了憔悴之色,向大哥道:“现在这个样子,我的心反而踏实下来了。大哥无需为我担忧,这现有的一切,都是我想要的。”


    江淮微笑着看着她,这一切当然不完美,但这个小院子,也许正可以庇护江凌。


    那天见过周云旃后,他立刻着手调查,才发现郑皇后招了她的侄子郑希入京,就住在京城最靠近正阳门的宏行坊中。


    郑家人丁单薄,郑希是郑家的一根独苗,捐了个小小的兵马司使,一直驻扎在青州,此次进京无人知晓,若非郑希这个花花公子,耐不住寂寞,在国丧期间竟偷摸唤了两个乐姬进府取乐被人看到,不一定能露了行踪。


    江淮已经不想去深究郑皇后的计划了,他当即写好为江凌请求清修的折子递了上去,又令人悄悄入宫,给江凌送了些补品,夹带了消息,让她这几日务必不要离开东宫,小心皇后。


    这招釜底抽薪果然有用,圣上被儿媳的纯孝之心打动,不顾圣体有恙,连夜唤了江淮进宫,勉励了一番,又令他务必安排好此事,皇家道观中只要有太子妃合适的想去的,都可好好修缮,定要让太子妃没有忧虑。


    朝中对于太子妃出家之事,也是一边倒的赞誉,即便是原先的晟王派,也挑剔不出什么。


    福宁县主知道此事,一怒之下,把卧房里的东西砸了个稀烂。


    那日从两仪宫回来后,她还在犹豫,毕竟,这是要株连九族的大罪。郑皇后的提议,像一颗含有剧毒的蜜糖,连福宁县主也禁不住想,若是江凌此刻有孕,或是哪个侍妾有孕,是不是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只是没等她下定决心,身为礼部侍郎的江淮就把折子递了上去,等她知道此事,已经无力回天。


    福宁县主几乎不敢相信,她当即把儿子叫来,一顿怒骂。江淮也不辩解,只当做这是个巧合,他已经下定决心,再过上一阵子,就让母亲去南方游玩疗养,避开京中的纷扰,更重要的是,避开宫中的麻烦。


    随着故太子金棺落定,晟王被贬圈禁,更大的风暴在京城中蔓延。圣上身体略微康复,终于开始清算太子被害一事。


    先是红山围场,围场都管使直接下狱,副使在事发时已经畏罪自尽了。然后是当天负责护卫的神武军,指挥使余笠因护卫不利,被撤职查办,神武军暂时交给刚回京的西北都督周云旃节制。


    此事微微掀起一波风浪。神武军守卫京师,指挥使位置极其重要。若论资历,还有几个已经满头白发的老将军尚可考虑,但再加上军功,确也无人能比周云旃更有声望,更何况,他年富力强,正是最好的年华。


    除了这两处,大理寺呈上了搜查晟王府后所有详细的证据,吏部一位郎中下狱,工部两位郎中下狱,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下狱,其他五品以下官员被牵连者达数十人。


    再细细审问了一段时间,徽州通判何法行被夺职查办,他正是淑妃的兄长。


    江淮慢慢落下一颗子,这黑子是上好的黑玛瑙所制,圆润亮泽:“陛下有意调动你去往吏部,你觉得如何?”


    江寄宁端详着眼前的棋局,他棋术不佳,远不如父亲:“儿觉得御史台甚好。”


    江淮微微一笑,算是认同了:“吏部那摊浑水,你还年轻,不急着下去。”


    江寄宁应是,问道:“父亲,陛下直接动了何氏和工部,但又委派四皇子前往兖州行宫督工,这是为何?儿有些不解圣意。”


    工部曾经是晟王办过四年差事的地方,现在撸下来好几个人,正风雨飘摇着。


    江淮淡淡道:“此事尚未宣布,但也快了,说与你也无妨。陛下准备给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封爵,已在拟封号。如此看来,陛下是要再考察几位皇子,并不会立刻新立太子。”


    因而,太子遇害之案,首罪晟王已贬,剩下的党羽,过于露头的已经被削了,剩下的人,大约是会被放过。


    江寄宁抬起头:“父亲,向来立储君,便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此为宗法,宗正寺也已经上书,请求陛下立五皇子为新太子,为何陛下要同封三王?”


    即便五皇子这些年,并未参与什么政事,那也是因为有太子在的缘故。


    江淮微微叹了口气,淡淡道:“据说当年郑皇后生五皇子时难产,差点一尸两命,这些年,帝后只怕仍然隐隐觉得,五皇子是不祥之人。更有宫闱传闻说,当初五皇子降生时,后宫还有为美人临产,只晚了两天,但母子俱亡。”


    江寄宁慢慢的摆弄一颗棋子:“这不过是怪力乱神之语。”


    江淮摇摇头:“身在皇家,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