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第 7 章

作者:有狐大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甲方爸爸又拉群了》全本免费阅读


    当苏幕遮坐到她车里时,才想起尚未自我介绍。从上岸到现在,承了人家这么多情,现在又坐在他车上,于情于理,都该主动报上家门。


    但当代人的家门也只有个名字,没什么家世和来历好介绍。


    于是苏幕遮交代了自己的名字。


    安全带“啪嗒”一声入扣,他平等地交换了自己的:“霍司野。”


    霍司野,真的是他。


    苏幕遮的猜测,在此刻得到了验证。


    出于好奇以及职业惯性,她那天从燃宇游戏工作室回来后,搜索了这家公司除简城之外的另外两位创始人。一个叫赵卿,负责公司事务财务的管理,一个叫霍司野,负责产品和技术的研发。


    而他在那个空间逼仄的楼栋里拥有独立的办公环境,又能在创始人之一简城参与的会议上不打招呼自由出入,必定职位不低,所以当秦闻叫他阿野的时候,苏幕遮差不多认定他就是百度百科上的那个霍司野了。


    二十七,名校毕业,计算机专业。


    也就是说,此时坐她旁边的人可能是她未来甲方的老总。


    尽管如此,她刚才自报家门时也没提自己在哪家公司,此时更没想主动跟对方说我曾去拜访过贵司。


    原因有三。


    一是他负责公司技术部分,不管市场策划推广,就算双方后续合作,她也不太可能会跟他打交道;


    二来拉拢并且维护客户关系是销售的职责,只有当需求真正递到她手上需要写策划案时才是她介入的时机,她不想攀附人情来加分;


    三是性情使然,她本来就不是擅主动结交并攀谈的性格,也不喜欢在工作之外的自由时间聊公司聊业务,况且一旦确认潜在甲乙方关系之后,她感觉坐人家车里仿佛就天然的低了一等。


    而且,或许人家也认出她,但是并不想加深这种顺手一帮而后分道扬镳的情分。


    于是她继续装只是萍水相逢的普通陌生人。


    “住哪里。”他问。


    苏幕遮不想太麻烦他,便道:“就近把我放地铁站就可以。”


    “告诉我地址,我看哪个地铁站合适。”


    “东区向阳路的紫荆园。”苏幕遮不再推脱,迅速报上小区地址。


    他要点导航的手似乎顿了一下,然后苏幕遮听到他说:“我也住那里。”


    “这么巧?”苏幕遮忍不住露出惊讶神色,不止是他们同住一个小区的巧合,更因为客观上的不合理性。


    紫荆园虽然不错,但她住那里主要是因为离公司近,方便上下班通勤。他的工作室在城市的另一个方位,两地隔着有二十几公里,即便他能错峰上班也是极其遥远麻烦的一个通勤距离。以他的职位和身价,理应没有租金上的困扰,为何不在公司附近找一个品质相近或者更好的小区?


    她一开始也是预设了他住工作室附近,两人的住处肯定相差十万八千里,才直接说就近放地铁站就好。


    不过苏幕遮没太深究这个问题,舍近求远必有他的道理。比如英年早婚,有家室在那里……


    “您住哪一栋?”苏幕遮礼貌询问。


    “七栋。”


    “我住五栋。”两相对门,原来两人竟是几步之遥的邻居,真是奇妙,苏幕遮想。


    “挺巧。”他也如是应和道。


    “嗯。”


    这样一问一答之后,车内就沉默了下来。


    苏幕遮虽是个i人,不太主动社交,但并不怵正常的人际交往。在社交场合,有开屏孔雀,她就是个认真且捧场的合格观众,当然逗哏者形单影只时,她也会承担起捧哏的重任,支援对方不让话掉地上,若是氛围沉默尴尬到必须有人挺身而出,她也会主动开启话题。但此刻,她直觉眼前人话短言缺,或许更喜欢安静的氛围,于是把嘴巴上的链条一拉,关闭了它。


    安静的空间里,他打开车内音响,音符飘荡,一切变得舒适而充盈。


    这是一首她没听过的英文歌,男性低沉的嗓音有点浪荡,又似乎有一抹难以捕捉的伤情,在仲秋的暮色里轻轻回荡,似乎要带人去到一段美丽而古老的旧时光,让她整个人不由得飘忽轻盈起来……


    “苏幕遮。”


    “诶!到!”


    太过舒适的氛围,让她在无知无觉中半只脚踏入了梦乡,冷不丁听到有人连名带姓地喊她,几乎是条件反射性地回应答“到”,像是上课不小心睡着了被老师捉起来回答问题般,毫无防备、猝不及防。


    对方似乎也没料到她的反应,头轻微一侧,余光中,身旁之人瞪着有些迷茫和惊恐的大眼睛,像只受惊的小兔子。


    他放低声音问道:“是谁的苏幕遮?”即便原先的音量并不高。


    朦胧初醒,苏幕遮没明白这个问题的意思。


    “范仲淹的苏幕遮?”他追加了一句。


    喔,苏幕遮这才反应过来。


    苏幕遮其实是一个词牌名,原唐玄宗时教坊曲,后用作词调,范仲淹,周邦彦,张先、苏轼、纳兰性德等皆以此调作过词。其中尤以范仲淹的《苏幕遮·怀旧》最为出名,以“碧云天,黄叶地”开篇,“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作结,那时范仲淹正在边塞军中任宣抚使,以此词寄羁旅思乡之情。


    苏幕遮出生的时候,父亲因公外派他国,错过了她的到来,父亲彼时在异乡读到苏幕遮。


    只不过他读到的并非范仲淹的苏幕遮,而是周邦彦的苏幕遮,也是写旅居思乡之情,正与他心中情味暗和,而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又让老父亲畅不禁畅想女儿长大后亭亭玉立的样子,一时间感慨无限。他自己又正巧姓苏,与妻子商量后定下了这个名字——苏幕遮,以寄对妻女的思念和女儿长大的期盼。


    “是周邦彦的苏幕遮。”她回道。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思量片刻后,问她,“是谁的苏幕遮。”


    以前,她道出自己的名字,不知道这是个词牌名的人,没什么反应,顶多会觉得这名字有些奇怪,知道是词牌名的人可能会夸一句有文化、或者别致,半知半解的人会问在她自我介绍后随口接一句这是谁写的,但是从没有人会在这个话题过去之后,突然回旋镖似地问“是谁的苏幕遮”。他这样这样的提问方式,乍一听,“苏幕遮”仿佛并不是指词牌名,而是指代她这个人,仿佛在问,她是谁的。


    她是谁的,半梦半醒间,恍然听来有点暧昧不明。


    她晃了晃自己的脑袋,让自己清醒起来。心道,他骤然问出这个话题,还能说出范仲淹,应是对诗词有所研究和兴趣,正准备承接他的话题,但没想到对方受教般地轻说了原来如此之后,忽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地说道:“座椅右下方可以调整靠背。”


    话题陡然转移让她有些意外,但还是顺着他的话如实回道:“不用,现在这样挺舒服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