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5章 印刷术才是大杀器

作者:古明月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杨林笑了。


    他就知道,这位马家大小姐是识货的。


    “黄裱纸的价格六文钱十张,你要多少。”


    杨林张口直接报价。


    听到杨林的报价,一旁的赵光暗道一声真黑!


    这黄纸在靠山村,村民们买只要一文钱十张。


    就这,他们仍旧有的赚!


    结果自家东家和人家谈生意,开口却是六文钱十张,不仅没有任何优惠,反倒涨价了。


    “不行!这黄纸的品质,最多四文钱十张!”马玉说道。


    通过那个故事,马玉看到了一个能做往全天下,人人都要买,且没有上限的大生意!


    杨林却仍旧丝毫不松口:“就六文钱十张,你不买,这生意我就跟别人做。”


    马玉咬牙:“我最多只能再给你加一文,五文钱十张!你若不接受,这生意我也就不做了。”


    杨林心中窃喜,脸上却是一脸悲痛:“好吧,看在我那结拜大哥的面子上,就五文钱十张吧。”


    “结拜大哥?”马玉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你爹呀。”


    杨林嘿嘿一笑:“我们哥俩一直以兄弟相称,大侄女!”


    马玉也不甘示弱,彪悍道:既是叔叔,还占我侄女的便宜?说吧,这种黄纸,产量多少?”


    赵光连忙见缝插针:“回大小姐,黄纸一天有一千张的产量。”


    “什么?就这么点?不行!”


    马玉很是不满。


    这能做到全天下的生意,一天一千张哪里够用。


    这回杨林也跟着点头:“嗯,确实太少了,黄纸的产量……再翻一百倍吧。”


    听到这个数字,就连马玉也都吃惊了。


    马玉冷笑:“我说小叔叔,你怎么比我爹还能吹牛!”


    赵光也连忙劝道:“东家,这怕是不容易啊!”


    如今的黄裱纸,都只是生产正常纸张中做坏了的。


    一千张次品率,已经不低了。


    结果东家还要再翻一百倍?


    那可就是十万张!


    难不成还要故意把纸造的残次一些?


    杨林不容质疑道:“我说能办到,就一定能办到!村外现在还有一万多人闲着没事,等下造纸坊就去那边挑人,即日起扩建造纸坊,半年内良品纸产能达到日产四十万张;黄裱纸达到日产十万张。”


    “其他纸张,也都按照我们刚刚谈的数量,加紧生产。”


    杨林刚说完,不等赵光开口,马玉却是先一步说道:“等一下!那四十万张纸的生意,我可还没有答应呢!杨林,在商言商,我实在不明白,你为何非要限制只卖一文钱?”


    这是马玉最关心的问题。


    其他特殊纸张,和黄裱纸的生意,她都愿意做,因为她能看到这些纸的潜力。


    但这种最普通的纸张,他真的怀疑,一天四十万张,真能卖的完吗?


    就算能卖完,区区两成的毛利润,对他们马家而言,也是可有可无的。


    如果杨林不是想要在垄断整个造纸市场后再涨价,那么她真的想不出,杨林是要做什么了。


    “公子胸中有丘壑,达济天下,造福百姓,你这种眼中只有利润的人是不会懂的。”


    任谁都没想到,一直跟在几人身后,从没主动开口的陈心月,此刻却是突然开口说道。


    马玉一愣,随即阴阳怪气道:“哎呦,我说十二夫人,你这还没过门儿呢,就急着替夫家说话了?”


    在马玉看来,姑娘大多脸皮薄,自己挤兑两句,肯定不会再开口了。


    然而,陈心月却是不卑不亢:“妾身说的是事实,公子是大义于天下!造福于百姓!卖的低些,只是想让利于民,让百姓过的更好,让天下读书人都能用得起纸!”


    “只此一项,功在千秋!”


    陈心月高高地扬起下巴,不理马玉,只为身边的夫君而骄傲。


    杨林又被陈心月给吹的不好意思了。


    “咳咳,大小姐,我来给你算一笔账吧。”


    杨林开口道:“我大乾十八州,九十六郡,四百二十县,四十万张纸,每个县不过一千张而已。”


    “而每个县都在十万人口左右,算起来,一百人才用一张纸!”


    “你还担心卖不出去吗?”


    马玉怔住。


    按照杨林这般算法,四十万张纸,还真算不了什么。


    “而且,我这还有一项重要发明没有问世,一旦问世,纸张的需求量必将突飞猛进,再翻上十倍也不是问题!”


    马玉下意识翻了个白眼。


    这个杨林,又吹牛了!


    “你不信?”


    杨林笑呵呵开口:“既是自家侄女,我也不瞒你,我这发明,名为雕版印刷术!只需几十人,一天即可印刷装订数千本书籍!”


    “以你的聪慧,你应该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


    果然,马玉顿时呆住,而且愣了良久,才说出两个字。


    “天呐!”


    书,在大乾是极其珍贵的。


    一来因为纸张昂贵,且不够结实,二来没有印刷术,每一本书都需要靠手工抄写。


    随便抄一本经义,都需要雇佣一个读书人,抄上三四天!


    读书人往往工钱并不高,只需要七八文钱,就能让他们抄上一天。


    可三四天下来,也需要二三十文钱的成本!


    再加上纸墨、装订,以及手抄后的校对和修改,一本书的成本往往都要达到四十文左右!售价五十文打底!


    一旦真能做到,几十个人,一天就能装订出数千本书,那么成本会低到什么样……


    不等马玉计算,杨林已经说出了答案。


    “十文钱!”


    “以后,买一本书,只需要十文钱!”


    “天下学子都能买得起书,都能读得起书!”


    “大小姐,你想想,十文钱一本的书,会有多少人买?随便一本书,印上十万册,不多吧?天下经史子集,至少能印数十种,这样一来,四十万张纸,还够用吗?”


    这一刻,马玉彻底被震撼到了。


    她真的有点相信陈心月说的,杨林是在造福于民。


    “你所说的印刷术……”


    马玉刚一开口,杨林就果断摇头。


    “不卖!”


    “大小姐莫急,虽然印刷术不卖,但我们依旧可以合作,我们负责印书,你们则把书卖到全天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