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8章 统治力

作者:渠月c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梦月楼,一楼。


    周穆孤身靠着椅子,睥睨众人,而众人不敢吭声,似乎酝酿着什么。


    楼上,天字三号房。


    高居上座的是个一个老者,他生得膀大腰圆,虎背熊腰。


    雄非鱼,乃大燕右相。


    “这少年,气度不凡呐……他,是何人门人?”雄非鱼赞叹,如同见着一块璞玉。


    好一个翩翩少年郎!


    窗边,有个肃穆的中年男子在观察楼下,同时回答道:“并无师承……若要说有,云岚公对他很是看重。”


    刑部尚书,狐宪。


    “没有师承……是太子一党?”雄非鱼身为右相,不曾关注过一个小人物。


    第一才子之名,只是添头。


    另有一个肥胖的男子悠然喝茶,闻言插上话:“听手下人说,太子曾招揽过他,但似乎没成……


    另外,裴小侯爷,沐家公子,兰家小姐与他走得很近……”


    吏部尚书,李籍。


    “沐缙?”


    “是。”


    “虽是沐家嫡子,但其游手好闲,向来不问朝事……”雄非鱼对于“对手”也有了解,缓缓出声。


    至于另二人,都是中立。


    有一个面貌老实的人在附近,欲言又止,让雄非鱼瞧见了:“有事就说。”


    “周穆,正是钱家纵火案最初的侦办者……”老实人见状回答。


    他是新任的吏部尚书,纪固。


    正是因为钱家纵火案,引出了赵昉的事情,然后才有他的上位。


    他对此事,比众人都上心。


    钱家纵火案,先是由周穆发现疑点,裴辙出面,月华庭收了尾。


    月华庭收尾收的只是纵火案——黄泉人所为,不了了之。


    至于案子里赵昉等人的问题,是裴辙带着黎清等人彻查后揪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是赵昉做事不干净,留下了把柄,才引火上身。


    殊不知,赵仁对此案的推动,提供了最关键和直接的证据。


    “嗯……”


    “不过,他并非针对我们……相关涉案人员,包括太子的人,都处理了……”


    纪固补充道,他说话都带有目的性——只是他的目的,其他人不知。


    “如此,能拉拢则拉拢吧。”雄非鱼下了定论,中立的人也没必要敌对。


    树敌太多,不是好事——中立的势力,虽然看起来零零散散,但合起来也不小。


    “是。”纪固应下。


    ……


    楼下,周穆久等无事,看向刚才出声的两人,笑道:“何时开始?”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言尽霸气——他之一人,可压众才子。


    白衣公子王霖的眼中闪过一丝愠怒,出声道:“既是‘舌战群儒’,自然是我们出题考校你……”


    “不!”周穆起身,摇了摇头,轻笑道,“非是考校,而是请教……”


    好狂妄的口气!


    王霖感觉自己不被重视,受到了冒犯——殊不知,是他先挑起争端的。


    “便是请教……今夜,让我等领略一下大燕第一才子的风采!”


    云歌郡主突然出声,她自然是为了帮衬周穆,同时也暗含期待。


    她也是慕名许久了……


    有了云歌郡主的定调,王霖也再反驳,而是轻哼后说道:“我之题目,夏……不知道周公子,可有……”


    王霖话还没说完,却见周穆踱步一停,朗声道:“有了,七绝……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杨万里的《小池》,以池塘美景,描尽初夏时分的清新。


    好诗!


    云岚公,江攸之等人动容,不仅是好诗,还是脱口而出,未反复雕琢的。


    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还是真才!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此诗一出,很多人的心态变了。


    此前对周穆不熟的江攸之等人,不约而同地重视起来,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楼下稍显安静,先是田妩儿鼓了掌,然后掌声似燎原之火响了起来。


    单凭诗才,他们不如……


    “好!”黑衣公子窦庆见状手都拍红了,他最喜欢的便是凑热闹。


    王霖虽然不懂,但也知道周穆答得极好,不情愿地拱手坐下。


    他落座时,还瞪了窦庆一眼——这人跟着瞎起哄,这么快就“投敌”了。


    “我来我来!”窦庆并未理睬王霖,而是起身喊道,“秋!”


    周穆又走一步,停了:“丑奴儿……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秋,更是愁。


    “佩服,佩服。”窦庆有点点文墨在肚子里,不多,但也足够。


    他也坐下,看向附近其他人。


    谋公子狐琰也来了兴致,他并不是奔着刁难周穆去的,而是单纯想看看周穆的极限——他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他起身,朝着周穆恭敬一礼,笑道:“周兄……天下第一才,名副其实,不过我也想来讨首诗……冬吧。”


    他本来想说“谋”,但这个就有点抽象了,搁他他也不会啊……


    周穆看着他起身,已经做好了被刁难的准备,没想到却是这么简单的题目。


    “五绝……


    绿蚁新醅(pei1)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似乎生怕狐琰反悔,周穆这次走都没走,直接念了出来。


    白居易的《问刘十九》,无“冬”而处处有寒冷之意。


    狐琰懵圈了,这么快?


    “可否?”周穆笑问。


    狐琰点了点头,吐出一口浊气,赞叹道:“论文采,我不如你。”


    众人一片哗然,左顾右盼,他们竟然听到狐琰当众承认不如周穆。


    这可是四贤之一,谋公子啊!


    “要我说,春夏秋冬太俗套了,不如我来问一个……书。”


    说话的是书公子韦邯,他笑眯眯的,似乎没啥坏心思一样。


    周穆瞥了他一眼,再走一步,一止——众人的心也跟着停顿了。


    “七绝……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果然,这家伙是个变态!


    众人内心咆哮,他不仅“对答如流”,还首首让人望尘莫及。


    真就周穆出品,必属精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