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七零胡同日常(42)

作者:爱吃紫米酸奶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绑定生子系统后成为人生赢家》全本免费阅读


    这么多年,吴招娣和王艳艳两人的身份一变再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她们之间会互相说笑打闹的那颗心。


    两人开着各自的小玩笑,转头不忘拉着沈瑶一道去厨房忙。


    家里的几个男人也都没歇着,全被田娜指使去干活了。


    今儿家里人好不容易有机会凑一块,肯定要热闹热闹。


    田娜处理完手上的猪肉萝卜丸子,直起腰后不忘用手捶了捶。


    身边是三个儿媳妇还有朵朵,至于闺女谢爱华,人已经从海南启程,再有两天就能到家。


    “今年中秋家里人能齐全些,到时咱们就在院里过一个团圆节。”


    田娜出声感慨,心说前几年逢年过节的时候不是缺这个就是少那个,虽说家家都安了死贵的电话,偶尔也能打电话知会一声报个平安,但这种沟通明显和面对面说话聊天还是有很多差距。


    今年不一样,家里的人都有了明确准信儿要回来一起过节。


    闺女谢爱华一家四口更是直接调回北方工作生活,她们娘俩日后也不需要隔着千里远难见一面,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田娜是1918年生人,从小就在饥荒和战争中长大。


    结婚早,和谢上进一路扶持,拖家带口的把几个孩子拉扯大,临到晚年迸发出事业第二春。


    如果这个世界是一本书,那么田娜肯定算是大器晚成型的故事书女主角。


    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眼前的一切全是田娜一点一滴奋斗出来的喜人成果。


    如今田娜已经走到暮年,人生正在经历倒计时,但她却没有说得上来的遗憾。老天爷待她不薄,田娜如今知足的很。


    “妈,那我得把中秋前后都空出来,咱们不光过节,到时还可以一道出去玩,就叫什么,培养感情?”


    吴招娣张嘴接话,最后拿捏不准那个词怎么说来着。


    反正挺时髦的词,厂子里的那些大姑娘小媳妇都爱调侃。


    “培养感情不是小夫妻的事?不过咱们一大家子出门,热热闹闹的比什么都强。”


    王艳艳笑着补充一句,然后开始选京市周边作目的地。


    沈瑶闻言连忙提供出行地点,“可以去内蒙那边,骑马看草原,还能吃上正宗的烤全羊。”


    “奶,听我小婶的,就去内蒙,”朵朵冒出她的小脑瓜,一个劲儿冲田娜撒娇。


    朵朵毕业就进了一家小学当老师,多年下来性子没变,哪怕人已经成家,还和小孩似的。


    “去内蒙,到时全家一块去,回头都赶紧把那段时间空出来。”


    田娜大手一挥,定下来的计划根本没人反驳。


    谁让中秋不只是过节,前后几天还是谢上进和田娜的生日。


    正经的八**寿,年纪摆在那,再活能活几年,他们这些做晚辈首先考虑的就是让家里的老人高兴。


    门外院里,谢上进手上拎着一只刚褪**的鸡指挥大儿子收拾鸡毛。


    谢爱党抬头看了眼房门,“妈她们说啥这么开心?”


    谢爱民拍了一下,“管这么多,赶紧把鸡毛收拾好,还有鸭没褪毛呢。”


    谢爱党无语,“这不是怕妈她们又突发奇想,”家里有个能搞事的媳妇就已经让人吃不消,再加上老娘,他还活不活?


    谢爱民同情地拍了拍大哥肩膀,谁家不是这样呢。


    不过媳妇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只要不使劲折腾他。


    谢上进看不上这俩兄弟,白了眼互相说好听话的谢爱党和谢爱民,张嘴中气十足地催他们赶紧干活。


    “磨磨蹭蹭做什么,当心你妈她们瞧见又数落你们。”


    没点本事不说还一天天的净拖后腿,谢上进气的吹胡子瞪眼。


    老头别看和田娜一个年纪,但身体硬朗程度比俩儿子强。


    谢爱党和谢爱民怂嗒嗒地应了一声,低头继续忙手里的活。


    没办法,在谢家被压迫惯了,他们两个不被骂还觉得浑身不舒坦。


    众人吵吵嚷嚷忙忙碌碌,等到晚上谢辞安回来,不算完整的一家人碰到一块吃了顿晚饭。


    饭桌上自然少不了生意经,如今家里生意最大的当属田娜和沈瑶。


    田娜忙着全国各地开连锁超市,沈瑶忙着全国各地开中药馆。


    至于退后一步的吴招娣和王艳艳,两人的工厂正处于扩建阶段,能顾好京市周边这片摊子都是胜利,暂时没有想法觊觎更大的地盘。


    “妈,你过两天还要飞海市,要不就让石头他爸陪着?”


    “妈,找朵朵爸也行,反正爱民在家待着也是待着。”


    田娜闻言瞥了一眼她们,“不用,小黄跟我一道走。”


    转过头,田娜问了嘴沈瑶暑假的一些地方安排。


    因为中药馆的建立和超市有些相似,目前能挑选的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因为这两样需要花钱。


    经济欠发达地区不是不能建,只是在回笼资金上会稍显不如


    。


    沈瑶的最终目的肯定是将中药馆开遍整个祖国大地,顺便乘风远航,面向国外赚外国人的钱。


    只是后续计划需要时间才能实现,眼下的她正在专注一些前期建设。


    “妈,我打算先走一圈沿海周边,再慢慢往内陆推进。”


    这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形势有关系,先富带动后富。


    沈瑶在前期需要大量投资,收益远比不上投入阶段,肯定会尽大可能的稳住一些客源。


    田娜点头,“你先看看,行得通的话我也走一圈。”


    从无到有很难,但从有到更有就比较容易。


    田娜人虽老却也不愿服输,体内的精气神比一般年轻人要足。


    婆媳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的互相交流,餐桌上除她们讲话,其他人都默契不言。


    吴招娣和王艳艳两人不能否认有些其他小心思在,但这些都是人之常情,谁都避免不了的问题。


    还是人都会带有的贪婪之心,田娜这么大的一份产业,谁会不想去分一杯羹呢,哪怕自家早已不再差钱。


    “大嫂和二嫂的心思妈都明白,我看这事日后得闹起来。”


    老人活着的时候肯定和和美美,等老人眼睛一闭,子孙后代肯定是要撕破脸就事论事。


    谢辞安一直在研究所工作,但并不代表他不懂这些。


    相反,人多的地方纷争也多,研究所也不是什么避世圣地。


    只能说大部分人都很纯粹,将全部心思用在了科研上。


    但还有少数特殊之人,追求的目标与其他人完全不同。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完晚饭,干脆留在院里睡上一晚。


    沈瑶和谢辞安还是住在耳房,两人关起门来说话,连隔壁的俩孩子都听不见。


    “闹不起来,妈心里明镜似的,估摸财产分割都已经找律师弄好。”


    在这方面,田娜可是潮流的很,沈瑶能知道全靠系统三不五时递小话。


    谢辞安单手搂住沈瑶,两个人头碰头靠在一起,“妈真是,有够高瞻远瞩。”


    提前防家里人一手,不得不说,干得漂亮。


    “去,胡言乱语。”


    沈瑶动手轻捶了一下谢辞安胸口,又问起有关他的职称评定。


    谢辞安笑笑,“问题不大,只是有些对不住你。”


    和他结婚没过上几年舒坦日子,反倒还要时不时担心他。


    “谢同志,我想你有些误会,”沈瑶觉得谢辞安真是想太多。


    难道男人到了年纪也会有更年期?怎么最近这人的颓废范儿忽然起来了,看来还是得多喝些中药调理。


    “和你过日子,我觉得很轻松自在,不管干什么,我们都是在共同进步。”


    谁都没有落下谁,几十年的生活虽然平淡却也充满温情。


    何况他们还有四个可爱的孩子,沈瑶一直庆幸自己选对了人。


    当年她不是不能选择更好,但好未必就能如意。


    将头抵在谢辞安脖颈,沈瑶小声说着这些年的点点滴滴。


    “……所以不要总怀疑自己,谢同志如此没有自信,下辈子怎么办?”


    沈瑶语气调侃,又正经说道过两天大姑姐谢爱华回京。


    “一晃得有十几年没见面,还不知道模样变得如何。”


    84年夏天,谢爱华曾带着两个孩子短暂回来一趟。


    当时是送两个孩子回京上军校,来去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