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8章 出兵吐蕃

作者:蛊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牧坐上龙辇返回坤宁宫的路上。


    蓝德子在一旁依旧惊叹于陛下在纺织机器的本事。


    主子怎连纺纱机这些也会?


    有什么是主子不会的吗?


    天才...也不能是全才吧??


    李牧看到蓝德子频频走神,自然猜出了他的所想之事。


    李牧笑道:“别瞎想了,朕还要交代你去办件事!”


    “主子请讲!”蓝德子立马凝神静听。


    “你派人去告诉刘瓒三人,朕要让大乾制衣司独立出去,成立一个大乾纺织局!”


    “大乾纺织局?”蓝德子微微咂舌。


    到了局这个层次,那可就跟大乾军器局一个等级了!


    “奴婢遵命!”


    蓝德子立刻走到前面,吩咐了几个太监。


    李牧让制衣司独立出去,自然是想让大乾的轻工业逐渐从军器局中脱离出来。


    如今军器局太臃肿了。


    很多轻工业部门其实没必要在军器局中,受到严密的保护。


    应该放出去一部分让整个大乾一起发展。


    李牧现在已经独立出去了三个部门。


    未来会逐渐把一些不影响大局的部门都弄出军器局。


    现在军器局以外,已有大乾建设一局、大乾机器管理局和李牧刚下令的大乾纺织局。


    这三个部门都是李牧展开的探索。


    放松管控力度,让他们面向大乾社会去发展。


    其中,听蓝德子汇报。


    大乾建设一局的赵孔已经完成了人手班底的组建。


    接下来就是在京师寻一处驻地,或是在京师以外,营建自己的办公场所。


    大乾机器管理局的张宽也差不多进度。


    等他们完全开张,民间的工业化也就开始了。


    李牧回到坤宁宫。


    曹云已然在此等候多时。


    “陛下,杨将军传来电文,他们已出兵吐蕃!”


    李牧喝了一口茶,看向电报文字。


    虎营在新蕃已经驻扎了挺长时间。


    既然杨光说出兵吐蕃,说明新蕃的领土肯定全巩固完了。


    曹云又呈递上来一份锦衣卫的调查报告。


    如今新蕃的主要城池和要塞已经全部受控于大乾朝廷。


    也就是都被李牧给掌控住了。


    派去的官员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京师大学的毕业生。


    而当地的军事力量则是杨光之前招募的新蕃小部落首领辉特率领的民团骑兵。


    现在也叫民团兵!


    先前小部落人组成的民团兵只有五万骑兵。


    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


    且在虎营的调教下,已经发展出了二十万人。


    这些人目前不纳入朝廷军队的体系,所以李牧不用支付军费。


    由当地自己养。


    大乾内阁对于李牧的这个处理办法是有疑虑的。


    尤其是内阁首辅杨阶。


    他说历史上,兵权下放到地方的朝廷,基本上都完蛋了。


    没错...杨阶的原话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李牧对此笑了笑。


    杨阶说的很犀利。


    他很欣慰。


    李牧一直推崇官员在朝堂上要讲实话。


    杨阶没有婉言,而是直截了当指出李牧这么做的危害。


    内阁次辅张正也是这个态度。


    另外。


    内阁还招了几名大学士,也都是直言不讳的告诉李牧兵权下放的危害。


    先不说危害如何。


    内阁新招的这些人,都是李牧意想不到的成员。


    这些人全是大明朝鼎鼎大名的人物。


    如今都出现在了大乾的政坛上。


    当杨阶将这些人的姓名呈递上时,李牧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他们分别是海瑞、王守仁、顾炎武、李贽。


    这四人中...有一个铮臣,三个大明资本主义初期的思想家!


    大乾内阁能把这几个人招进来。


    足见李牧现在的内阁有多清明!


    想来...杨阶能把谏言说这么直接,也是受了海瑞的影响。


    海瑞是个真能刚的主。


    李牧面见过他几次。


    跟电视剧里一模一样。


    毫无顾忌的直言不讳。


    差点把李牧呛死。


    还好,李牧也通过海瑞发现了一些弊端,并及时改正了。


    但...在新蕃组建民团的事,李牧没有听他们的建议。


    李牧当然知道兵权下放到地方,会有危害。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李牧是有领悟系统的。


    李牧的武器装备会不断地更新迭代。


    试问...拿着冷兵器的地方武装,如何和李牧的朝廷力量抗衡?


    根本无法对抗。


    就像后世的米利坚一样。


    各州都有自己独立的军队。


    但是为什么他们不造反,或是对抗联邦军队?


    因为联邦太强大了。


    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


    都远远强于单独一个州。


    所以。


    历朝历代担心的地方养兵自重问题,到了李牧这无法成立。


    光一个领悟系统就可以绝杀这个问题。


    更何况李牧将会打造出一个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登顶世界的强大大乾。


    地方更加不会与李牧对抗了。


    但话说回来。


    无论李牧怎么说,内阁都不同意。


    他们最后保留了自己的意见,并希望李牧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李牧直接我特么。


    尤其是那个海瑞....


    李牧真有点想一刀铡掉他。


    李牧有的时候,突然就理解了唐太宗的无奈。


    魏征应该比海瑞还猛吧....


    还好大乾目前对等的时空是明朝....


    要是魏征和海瑞一起上.....


    李牧绝对发誓再也不想听铮言了!


    简直是折磨。


    不过,李牧其实也理解他们。


    毕竟古代大臣的认知在这。


    他们读了这么多史书,以史为鉴下,自然会得出这个结论。


    回到新蕃武装上。


    根据曹云锦衣卫的汇报。


    新蕃除了二十万使用冷兵器的民团军。


    还有二十五万之前叶尔羌的降兵。


    杨光已经完全把这二十五万人改造了。


    他们现在有十万冷兵器步兵和十五万后勤兵。


    这次随杨光出征的。


    有五万民团骑兵和五万叶尔羌降兵。


    他们组成了乾协军。


    另外还有十五万后勤兵。


    他们同虎营的后勤部队一起行动。


    负责从新蕃运送补给。


    前往吐蕃的路上,肯定异常艰辛。


    有这十五万叶尔羌降兵后勤人员协助虎营后勤,肯定会大大降低虎营的受伤率。


    死的...就是干重活的叶尔羌降兵了!


    李牧对此也没办法。


    想要打下吐蕃,必须得付出点伤亡。


    现在...卡车还没实现量产,这是必然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