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3章 扩产!扩员!

作者:蛊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李牧吩咐完军队的扩编任务。


    继续让蓝德子记录其他人员的扩编目标。


    如今军器局的工匠人数是十万人。


    这么点人,显然已经撑不起,李牧大量的制造产业布局。


    必须扩编到20万人。


    把军器局的厂区再做大一圈。


    现在的军器局甚至已延伸到了京师之外。


    成为了大乾乃至世界第一的工业重地。


    如果要在历史的长河中找一个对比的话。


    那显然只有德意志的鲁尔区才能与大乾军器局厂区作对比。


    大乾军器局的每一个司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业部门,或者叫公司,也能理解为厂。


    比如火药司,机器司,火枪司,无线电司,卡车司,火炮司。


    另外还有专门叫厂的。


    比如钢铁厂,煤炭厂,石油厂....等等。


    与军器局工匠一同扩编的还有军器局的管事人员。


    他们也很累。


    工作相当繁重。


    别看军器局是专门搞工业的。


    但是连带着其他事情一样不少。


    生活上的,工程建设上的,财务上的...等等杂事。


    都需要军器局的管事人员去处理。


    李牧把他们也扩编到了五万人。


    接下来是京师大学。


    京师大学如今有学员10万人。


    相信他们这次能在军器局扩编技工中,大放异彩。


    肯定有很多京师大学的毕业学生,进入到军器局工作。


    李牧最终决定将京师大学扩编到20万人,广纳全国人才来学习。


    最后是津门造船厂。


    津门造船厂如今有十万船工。


    按照沈整的说法,人暂时是够了。


    十个船坞,一个船坞差不多一万名船工去干活。


    李牧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蓝德子提笔看着李牧。


    “陛下,可要为津门造船厂增员?”


    李牧思索了片刻,开口道。


    “告诉沈整,再给朕造十座船坞,从全国挑选十万名船工入厂工作!


    另外,通知京师大学,如果有合适的海事学生,也可送来!”


    “是!陛下!”


    李牧刚才在考虑的事情,其实并不是造不造船坞。


    船坞肯定要多造。


    船工也要多招。


    但关键在于。


    大乾可能不是那么好找优秀的船工了。


    上次找来十万人已经颇为艰难。


    这么看。


    李牧觉得得专门组建一艘海事大学。


    未来几百年,一定是海洋时代。


    海事大学太重要了。


    无论是培养海员还是培养船工,都是头等大事。


    “蓝德子,告诉沈整,朕会派人配合他,组建一所大学!


    大学与京师大学类似,专攻海事!


    名字就叫大乾海事大学,让他先行准备,最好多与徐光启、宋应星、李时珍他们多沟通一下,看看怎么弄!”


    “是!”


    安排完任务。


    李牧又翻看了一下如今的月开支。


    经过此番扩编。


    李牧一个月的开支已达2.7亿两白银。


    好在李牧仍有35.9亿两身家。


    短时间内应该还够用。


    接下来。


    李牧又翻看了一下火枪的生产情况。


    鹤铳已累计生产27.65万支!


    虎铳也生产了20万支!


    零铳5万支!


    六眼机枪7530挺!


    地支火箭炮3770门!


    鹤铳的月产是十万支。


    李牧暂时不想再提升。


    虎铳作为目前李牧主推的武器,现在月产才五万支。


    而李牧除了龙卫,即将拥有100万大军。


    大概缺80万支虎铳。


    显然不够。


    必须要加紧生产。


    李牧让蓝德子把虎铳的月产提到20万支!


    同时。


    毛瑟子弹也不能少。


    虎铳射速相比于鹤铳的提升,同样也代表了消耗增大。


    李牧让蓝德子把毛瑟步枪子弹的产量从一千万颗每月,提升到一亿颗每月。


    成本其实相比于早些时候一样。


    因为生产子弹的成本只有十分之一了。


    无烟火药也便宜了许多。


    随着军器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也随着李牧抓了越来越多的免费劳动力。


    开矿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无烟火药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多。


    李牧让蓝德子将无烟火药的月产提高到一亿斤!


    tnt火药提高到100万斤每月!


    手摇加特林和107火箭炮暂且如此。


    李牧想抽空再钻研一下机枪和火炮。


    最近一直在搞其他事情,还没来得及。


    主要太忙了。


    什么事都有。


    最后是熟铁、铜和钢铁。


    这三个也要扩产。


    熟铁目前月产400万斤,不够用。


    得扩充十倍。


    4000万斤。


    铜更不够了。


    子弹就是要用铜。


    扩充到2000万斤。


    再然后是钢铁。


    同样也是2000万斤。


    其实这些金属制品的成本已经非常低廉。


    李牧的原材料除了需要一点运输费,开采毫无成本。


    想必此次李牧大规模扩产后。


    矿场里的那些人又要叫苦连天了。


    尤其是那些大老爷们。


    他们几辈子的苦算是都吃到了。


    安排完生产。


    李牧又去军器局视察了一下卡车的量产情况。


    他们目前还有很多处技术难点没有攻克。


    李牧指点了他们几下后,技工们顿时茅塞顿开。


    回到坤宁宫。


    蓝德子已经将所有命令下达。


    不过造十个船坞还需要李牧拨款。


    一座能建造万吨巨轮的船坞,需要一千万两白银。


    十座便是一亿两!


    李牧拨款后,感叹真是花钱如流水。


    还好接下来有一大笔进账。


    棒子国那边想必多少能凑出来一点。


    至少够李牧填补一下今天花的钱了。


    在这个时代,不搞殖民,哪里这么多钱去发展工业。


    李牧还打算日后逐步发展一下轻工业。


    轻工业能赚钱。


    等打下棒子国后,就先试验一波商品倾销的快感。


    狠狠再赚棒子人一笔!


    把他们榨干。


    两日后。


    蓝德子笑容满面的推开李牧书房门。


    “陛下,喜事!”


    “哦?什么喜事?”


    李牧想想自己的皇后老婆四个月前已经生产了呀!


    给他生了个小公主!


    能有啥喜事?


    “陛下!十艘准铁甲舰,全部竣工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