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八九章 朱元璋懵了

作者:翻个小白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朱元璋这个时候,对梅殷是越来越担心。


    总觉得梅殷这样做,很有可能不会长寿。


    而他也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


    如果朱允炆是一个值得辅佐的人,梅殷对朱允炆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还说得过去。


    可偏偏朱允炆不是。


    他是一个祸害大明、狗屁不通的玩意儿!


    这样的人,真不值得为他效死!


    这混账小子,真要是为了朱允炆这等混账东西,而丢了性命。


    朱元璋心里面会很难受。


    尤其是在想到,梅殷还是因为自己对他的嘱托,才会如此做,心里面的感受,就更加的不好了。


    在朱元璋如此满是担忧的想着的时候,模拟器里画面继续浮现。


    “妙云,你说是让咱家老大当太子好,还是让咱家老二当太子好?


    朱棣望着徐妙云,出声询问。


    这个时候的徐妙云,已经成了徐皇后。


    在朱棣登基的时候,她就成为皇后了。


    别看朱棣在为他的这两个儿子,谁当太子而纠结不已。


    但是对于谁当皇后这上面,那是半分的纠结都没有。


    皇后必然是他家妙云的!


    别的人都别想!


    “这件事儿,夫君你自己看着办吧,我是个妇道人家,在这件事情上没什么主意。


    再说,我说的又不算……”


    徐妙云望着朱棣,柔声细语的说道。


    朱棣闻言道:“怎么不算?这事儿虽然是国事,但事关咱们的儿子,也是家事。


    你这个当娘的,肯定说的算,


    你给说一些意见,咱也好参考参考一下。


    为了这事儿,咱是想的头都大了。”


    “真让我说?”


    “那肯定是真让你说!”


    “让我说的话,我觉得……还是让高炽来做比较好。


    本身他就是燕王世子,这个时候你这个燕王成了皇帝,那他成为太子,再合适不过。


    况且他又是咱家的老大,为嫡长子,各方面都合适。


    老大看起来敦厚,实际上心里面也挺内秀,手腕并不缺少。


    这些年来他在后方坐镇,处理粮草物资等各种事务,成长得很快。


    诸多臣子也都服他。


    有你这个当爹的打江山,那下一代就是守江山。


    咱家老大打江山不行,守江山还是能守住的。


    至于老二……咱家老二人是真英勇,打仗没得说。


    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老二也就打仗行,若是让他干些别的,可就有些不太行了。


    只要当皇帝,和带兵打仗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一个能把仗打好的人,并不代表着能将皇帝做好。”


    “妙云,你这话就偏颇了。


    你看你夫君我,打仗不就很利害,可我当皇帝当的也并不差!”


    听了朱棣的话,徐妙云白他一眼:“老二能跟你比?


    有几个你这样的?


    老二要是除了打仗这方面,其余方面也很厉害,你还用这样纠结?


    那最好的情况就是,咱家老大的本事,和老二的本事都集合在一个人身上。


    那才是最好。


    可现在偏偏是,他们两个各自继承了你一半的东西,那能怎么办?”


    听了许妙云的话,朱棣脸上露出笑容,显然是对于徐妙云这话很是受用。


    叹口气道:“唉,这些家伙,咋就这么不随他爹呢?


    要是出一个如同他爹这样的人,那我这个当爹的,也就不必这般纠结了!”


    说罢之后,又望着徐妙云点点头道:“妙云,行,我知道你的意见了,会好好的考虑。


    妙云你这话说的倒是中肯。


    其实我也觉得,咱家老大成为太子,今后接从我这里接过皇位,当上皇帝,是最好不过的。


    只是有一点儿,咱一直都在犹豫。


    咱家老大,说实话各方面都不错,就是太胖了。


    年纪轻轻身体就不好。


    还它娘的没我这个当爹的身体好。


    虽然咱并不想诅咒自己儿子,说这话也不是诅咒他。


    话说出来虽然不好听,可是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多做考虑。


    在选择太子上面,身体健康长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咱有些担心咱家老大,让他掌握权力,做出诸多事情。


    辛辛苦苦培育起来了,结果……结果一个弄不好,走在了咱前面。


    或者是才当上了皇帝后,没干两年,人就没了。


    那对于我大明而言,也是一场不小的灾难,


    时局必然会因此而动荡。


    我不想这样的局面发生。


    有大哥的前车之鉴,这事情我不得不多想。


    大哥的事儿……唉!想想就让人心痛。


    若大哥还在该有多好?


    大哥肯定不会这般对待我们这些兄弟。


    有大哥在,我永远都是我大明的征北大将军!


    为我大明征战一生,驻守北疆!


    谁它娘的会想着造反当皇帝?”


    听到朱棣说出这话来,徐妙云也为之沉默了。


    自己家老大身体不好,这事儿确实是个硬伤……


    事情也确实如同自己家夫君所说的这般,一个长寿的皇帝,对于一个国家的稳定,是真的非常重要。


    若是当皇帝的不长寿,那么接下来,这个国家就将面临出现一个年幼皇帝的下场。


    而年幼的皇帝出现后,又会遭遇什么样的待遇,可想而知。


    徐妙云熟读史书,自然知道。


    这代表着动荡不安,代表着皇帝的权力会外流。


    随之而起的是权臣崛起,是外戚干政等等事情……


    这些内部的事情,就会令的这个国家纠缠不清,消耗太多的精力。


    那对外,以及对于百姓民生等这些方面而言,就会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顾及。


    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很严重……


    画面缓缓消失,朱元璋不由的跟着叹了口气。


    老四所考虑的事情,其实也是很对的。


    当做继承人培养的人,若是身体不健康,不长寿,对于这个国家而言,影响是极大的。


    甚至也可以说是灾难性的!


    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别的不说,他的标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若是标儿这个自己精心培养的继承人,没有发生意外。


    后面从自己手里接过皇位,那自己大明,所面临的局面必然是大不相同。


    哪会出现朱允炆弄的那些倒霉事情?


    而且也能看得出来,老四对于他们家老二,也是挺看重的。


    不然的话,不会一直在这里犹豫。


    若选择他家老二的话,指定要闹出乱子来。


    一直以来,在嫡长子还在的情况下不立嫡长子,都会容易引发诸多的事端。


    而且,他们家老二朱高煦,朱元璋也觉得性格上面不适合当皇帝。


    虽然方才自己家老四说那话,有些臭不要脸。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老四这个被自己当做将军来培养的人,确实不仅打仗厉害,在治国理政上面也有那么一套。


    朱高炽和朱高煦二人,到底谁在今后才能当皇帝。


    就连朱元璋这个时候,都开始为之纠结了起来。


    如此想着,很快便又有新的画面浮现出来。


    “梅驸马那里有什么情况?”


    朱棣望着眼前这人出声询问。


    从这人的穿着打扮上,朱元璋看不出来这家伙是个什么职位。


    这人的衣着打扮,在如今的洪武朝还没有出现。


    不过却也能够明白,这人的职位是什么。


    搞监听和情报工作的。


    “回禀陛下,梅驸马……在提及陛下之时,多有愤愤不平之意。


    多出不恭敬之语。


    对于陛下您登基,还是觉得不服气。


    说话之时多提及朱允炆……”


    这人说着,就从怀中取出一个本子,恭敬的递了上去。


    朱棣听了这人的话后,面色就显得比较黑了。


    这个时候,接过本子看了一阵儿后,一张脸更是黑如锅底!


    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好了,朕知道了,下去吧。”


    听到朱棣所言,这人立刻恭敬的退了出去。


    等这人离开后,朱棣又将那他已经看过一遍的本子,拿起来接着看。


    如此看了一阵儿后,猛的一下将其给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梅殷啊梅殷,你是何苦来哉?


    为了一个朱允炆,真值得吗?


    朱允炆上台都做了什么,你又不是不清楚。


    朕登基之后干了些什么,你莫非都没有看到眼里?


    你以往可不是这样的人,怎么现在却变得如此迂腐?


    为了朱允炆那样一个蠢货,一直和我为难,不肯归顺于我。


    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啊!


    咱们是亲戚,你也是我的二妹夫,中间还有容,朕真不想和你撕破脸皮……”


    朱棣长叹一口气,喃喃的说道……


    画面缓缓消失,朱元璋的心情,也随之变的不平静起来。


    一些不好的念头,变得越来越清晰。


    梅殷这家伙,怎么在这次的事情上这么轴啊?


    他从了老四也就是了,真没必要为了朱允炆这个蠢货,一直苦苦坚持。


    若真的是因为朱允炆这个蠢货,导致梅殷被老四下手给害了。


    朱元璋心里面是真难受,真过意不去!


    如今,他只盼望着梅殷在今后,能够幡然醒悟,可千万别再轴了……


    在朱元璋如此想着的时候,新的画面再次出现……


    连续几个画面看过后,在到底立谁为太子这件事情上,朱元璋忽然之间就看明白了一件事儿。


    那就是他发现,他家老四这混账东西,人可坏着呢!


    他在这个时候,在这事情上,一直犹豫不决,为之纠结。


    可不仅仅全是纠结那么简单。


    还是在那里把这太子之位,当成一个悬在驴子面前的萝卜。


    吊着驴往前走。


    而被他用这萝卜给调动的驴,可不仅仅只是大皇子朱高炽,二皇子朱高煦,乃至于三皇子朱高燧那么简单。


    除了他们之外,还调动了满朝的文武!


    皇帝立储君,这事儿一直以来都牵动人心。


    会让很多人,或是自觉,或是不自觉的牵扯进去。


    这是一个站队,站得好的也算是从龙之功。


    又有很多人有着各自的诉求,所以很容易就会陷入到这件事情里。


    而这个时候,老四虽然登基了,但实际上朝堂之上,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平稳。


    大明在不少地方,还是暗流涌动。


    这些都不太好处理。


    在这种情况之下,该怎么办?


    老四选择通过立谁为太子这件事,把很多人的注意力,都给吸引到这件事情上。


    让他们为这个事儿一直忙忙碌碌,吵吵嚷嚷。


    这样的话,就会有很多人无暇他顾。


    老四则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做出很多的事情来。


    尽可能快的,把大明给弄得安定了。


    把一些该处理的事情都给处理了。


    这老四,还真奸诈!


    连这办法都能让他给整出来!


    一开始的时候,连自己这个当爹的,都被这混这玩意儿给骗了!


    还以为他真的是一直在单纯的为他家老大做太子,还是老二当太子,犹豫不定,拿捏不准。


    哪能想到,这后面还有这等更大的招!


    老四这家伙,心是真黑,演的也是真好!


    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这个举动也确实是挺不错的。


    是一招不错的棋。


    只是,朱元璋感慨归感慨,可对于老四的这些做法,却并不怎么太认同。


    因为他觉得,老四的做法,在今后可能会产生一些反噬。


    遗留的问题太多。


    通过这样的办法,老四这边确实能够把朝臣们的众多注意力,都给转移到立储这件事情上来,


    让那些人都围着这件事转。


    就算是有些人,能够察觉到这是老四使的一些手段,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停下来。


    只能加入到这件事情里。


    毕竟这事儿,所涉及的人太多,很少有人能够置身事外。


    但在朱元璋看来,这件事情老四的处置,还是落了下乘。


    不用这样办法,也同样有别的办法来稳住朝堂。


    处理各项事情。


    他这样做,虽然巧妙,现在能避免很多麻烦。


    但也未免有取巧之嫌。


    最重要的是,这事情后遗症比较大。


    这太子之位,只有一个。


    最终只能有一个人来做太子。


    一个人成了太子,另外一人就要黯然出局。


    这黯然出局的人,在此之前把诸多的心血,都耗费到了这件事情上。


    后面失败了,又哪里会甘心?


    十有八九到了后来,会闹出一些事情来。


    毕竟都已经把他给架上去了,让他觉得自己距离那个位置是触手可及。


    只差那么一哆嗦。


    可最终却失败了……


    没有哪个人能甘心,能接受得了这个打击!


    他家老大和老二这两个人,也必然会因为争夺皇位,而闹得势同水火。


    明明是亲兄弟,可这个时候却因为这件事而给闹的,彼此之间有很大的芥蒂。


    今后别管是谁做了太子成了皇帝,那对待另外一个人,都不可能以平常心对待。


    这就是最大的后遗症。


    朱高炽,和朱高煦这两个人,都还算是比较优秀的。


    可是经历了这一次的事情后,只能一个人站着,另外一个人躺下。


    虽然不至于会丢了性命,但人在后面,也肯定会颓废。


    想要掌握权柄、或真心实意的做些事都做不到。


    老四这个时候,看起来手段很好,把诸多人都给耍的团团转。


    可万事万物都是有代价的。


    在这个时候取巧,那今后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来。


    他所付出的代价,便是自己孩子里,未来必然会有一个人,因为争夺太子之位,而意志消沉。


    毁在这上面!


    这等事儿,如果是让他来,他肯定不会这样做的。


    有些事儿可以取巧,可以用些手段。


    但有些事儿,就该堂堂正正,迎难而上!


    就比如他在继承人的事情上,就从来没有含糊过。


    自己是吴王的时候,标儿这个老大,就是吴王世子。


    在自己成为了皇帝后,标儿就是理所当然的太子。


    其余人想都不要想!


    只要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在这个事情上足够坚定。


    不左右摇摆。


    那么其余的人,也都不会对这件事儿起什么心思。


    就算是有些许人起心思,那对于大局而言,也是于事无补。


    老四这个事儿,做的确实是有失考量了……


    朱元璋对此,虽然有些不太认账,但是别管怎么说,这事都是老四自己做的。


    隔着这么多年,他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只能看着。


    只希望今后老四,能够弄出一些手段,改变这个事儿。


    可千万别真的如同自己所想的那般。


    真那样的话,自己老朱家,一个弄不好,又得骨肉相残了!


    这等事情,对于一向注重亲情的他而言,实在是有些太残酷了!


    如此想着,新的画面很快便浮现出来。


    “狗屁东西,竟敢阴谋夺取皇位!


    发动政变!


    做了这些事情不说,很敢弄了一些假话,来到这边欺骗我等,真把朕当成傻子来耍了?!”


    画面之中,朱棣怒气勃发,一张脸看起来很黑。


    而朱元璋通过一番观看后,也很快明白,老四因为什么在这里骂娘。


    原因就是安南那边的国相,在此之前阴谋篡夺皇位。


    将原本的陈家皇室,给杀了个七七八八。


    他作为陈家的外甥,谋朝篡位。


    这件事,本来和大明没什么关系。


    但是那陈家在此之前,已经臣服于大明。


    对大明朝贡称臣,他们皇家的资质,经过了大明的认定。


    结果现在,那人却阴谋夺权,把经过大明认同的陈家皇室,给杀了!


    这是对大明威严的一次严重挑衅。


    最为重要的是,那狗东西做了这样的事情后,还在那里花言巧语,哄骗老四。


    说他们没有发动政变。


    陈家的皇帝,以及其子孙、旁系等人,都是因为天灾人祸才没了,和他无关……


    这等事情看起来不大。


    可实际上,也是大的很。


    事关大明宗主国的威严。


    有些时候,一些事情不做是不成的。


    朱元璋看着朱棣那怒气勃发的样子,在想老四接下来,会不会动兵前去攻打安南。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安南那边事情做的确实是很不地道。


    存在很严重的挑衅大明的行为。


    按照朱元璋的脾气,那这事儿肯定要去打。


    但是又觉得安南那边太远,大明如今才不过刚刚安定下来。


    经历了这样一场战乱,这个时候再劳师远征,终究还是有些过于耗费民力。


    而且,这些地方太远又太热,很是鸡肋。


    打下来获得不了太多的好处,很容易得不偿失。


    但话又说回来,有些事儿也不能全靠利益来权衡。


    这件事具体该如何做怎么打,他也只能是看老四最终的选择……


    下一个画面缓缓浮现,这一次却是老四抱着一个几岁的孩子在那里玩,很是亲昵。


    看得出来,老四对这个孩子特别的亲,放到心坎上的那种。


    这孩子根本不用多想,朱元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老四的小儿子,肯定是他的孙子。


    人对待自己孙子的态度,和对待自己儿子,有着很大的不同。


    朱元璋是过来人,对此很清楚。


    果不其然,下一刻就证明了朱元璋的猜想。


    “瞻基,来,看皇爷爷把风筝给你放起来。


    我和你说,你皇爷爷我小时候,可没少放风筝。


    还是自己做的风筝。


    这放风筝啊,就得这样放……”


    朱棣这个时候絮絮叨叨,看上去像是一个邻家的中年大叔一般。


    和他当上皇帝后,日益威严的样子,有着天大的区别。


    一边说,一边在那里动手摆弄风筝。


    没过多久,那风筝就从老四手中飞了起来。


    “皇爷爷!皇爷爷!飞起来了,真飞起来了!


    皇爷爷你真厉害!!”


    那个几岁的小子,连蹦带跳拍着手的叫好。


    乐的朱棣眼都眯到了一起。


    朱元璋看着画面之中,在那里玩耍的朱棣爷孙二人。


    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这个孩子是谁的儿子。


    是老四家的老大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看着老四和这孩子二人之间的相处,朱元璋原本还在为老子最终会把太子之位给谁而摸不透。


    但这个时候,却已经有了确定的人选。


    毫无疑问,还是他家的老大朱高炽。


    原因无他,有老四的长孙在这里呢!


    朱高炽虽然体弱多病,腿脚还不方便,看起来不像长寿的样子。


    可朱高炽的这个儿子,人却机灵的很。


    很讨人喜欢。


    而且看起来,也丝毫没有他爹的那种痴肥。


    在今后培养的好,也是一代圣君明主,大有一番作为。


    在朱元璋的思索之中,画面缓缓消失。


    很快又有新的画面浮现。


    这一次是在武英殿内。


    朱棣坐在椅子上,在他面前站着一个中年人。


    看起来官职不低,也很有学问的样子。


    “陛下,这皇储之事,需早日定下,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皇储早日定下,也可使得各方安心,接下来能好好的做事。


    朱棣看着他道:“解学士觉得,改立谁为太子?”


    解缙拱手行礼道:“自然是大皇子。”


    对于这个问题,他很显然已经早就想过,心中有了答案。


    这个时候回答的是干脆利索


    朱棣闻言有些沉默,随后想要开口说些话。


    却听解缙开口道:“陛下,好圣孙可旺三代!”


    一句话说出,朱棣到了嘴边的话,顿时就咽了回去。


    抬起头来看着解缙。


    解缙也没有回避,与朱棣进行对视。


    片刻后,朱棣点了点头道:“行,这事儿朕知道了,你且退一下吧!”


    解缙心中大喜,立刻对朱棣拱手行礼,退了出去。


    人走到外面后,脸上的喜色已经掩饰不住。


    他知道,这事儿已经成了!


    作为坚定的大皇子党,他这边经过了诸多的努力,到了现在,终于来了个一锤定音!


    把这件事给彻底的确定了下来!


    这下子,自己在大皇子那边,必然当居首功!


    “好圣孙可旺三代!


    好圣孙…………”


    武英殿内,朱棣出声念叨,面上的神情耐人寻味。


    片刻后笑了起来。


    “瞻基这孩子,确实不错,今后只把江山交到了他手里,也确实让人放心。


    老二那家伙的孩子,和瞻基相比,还是要差着一些的。


    那这事儿……就这样定了吧!”


    画面缓缓消失,朱元璋看着那画面里的景象,一点都不意外。


    就知道,老四这家伙肯定会将这太子之位给朱高炽,而不会给朱高煦。


    那解缙完全不必给老四过来说这些,老四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如今那解缙,看起来特别的高兴,觉得自己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是他说动了老四。


    实际上是老四早就有了这样的决断……


    不得不说,老四这家伙当了皇帝后,是挺阴的,用上一些手段,把朝臣等给耍的团团转。


    一个个都像是被萝卜吸引到的驴子一样……


    新的画面浮现出来,地点是老四的寝宫。


    此时他正拥着徐妙云说话。


    “下定决心了?要把太子之位给咱家老大了?”


    许妙云望着朱棣询问。


    朱棣也点了点头道:“对,我考虑过来考虑过去,还是觉得把皇位给咱家老大比较好。


    太子之位,也确实他做最合适。


    咱家老大性格宽厚,他和老二两人到了此时,可以说已经闹得不可开交了。


    其实早在咱奉天靖难时,二人之间就有不少矛盾。


    老二的性子,不是个能容人的。


    今后若让他做了太子,当了皇帝,老大,还有老大的家人这些,日子肯定过不好。


    只怕也是个被囚禁的命。


    老大则不同。


    老大性格不错,为人敦厚,也要面子。


    知道什么事儿该怎么做,能兼顾亲情。


    今后他成了皇帝后,肯定不会做的太过分,会给老二他们不错的待遇,让他们能活下去。


    说到底,他们也都是咱俩的孩子。


    家国大事要考虑,但他们的安危这些,咱们这做父母的也一样要考虑。”


    听到朱棣如此说,徐妙云脸上露出笑容来……


    朱元璋听着朱棣的话,也同样露出了笑容。


    老四这家伙,果真没有让自己失望。


    虽然在有些事情上,弄了一些手段。


    但是不管怎么,说对于亲情这些还是很在意的。


    并没有因为当上了皇帝,就眼中只剩下了皇位和权力,别的诸多事情都给忽略了。


    看来这老四,果然是和自己最像的,随自己这个当爹的。


    这都是自己这个当爹的优秀,才会有老四这等优秀的儿子!


    朱元璋时刻不忘记往,自己脸上贴金。


    ……


    “老二,咱把你喊过来,是先给你通个气儿,太子之位是你大哥的……”


    新出现的画面之中,一身龙袍的朱棣,双手按住腰间玉带,望着面前的二皇子朱高煦出声说道。


    听了朱棣的话,朱高煦顿时就愣住了。


    像是怀疑自己听错了。


    “父……父皇,您、您说的啥?”


    他呆愣愣的,半晌后望着朱棣出声说道,声音都显得有些颤抖了,满满的都是不可思议的。


    那眼神,看着就让人心疼。


    朱棣在看到自己家老二这神情后,神色也出现了片刻的黯然。


    不过,下一刻还是坚定信念,望着朱高煦接着开口道:“我说,太子之位是你大哥的,长幼有叙,你大哥这个燕王世子,也是你爷爷给亲自定下来的。


    他成为太子,合情合理。


    你就别和你大哥争了。


    我准备封你为汉王……”


    “爹,你……怎么就让大哥当太子了?


    孩儿呢?孩儿怎么办?


    孩儿就是个汉王?


    爹,您说过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这可是您说过的话!”


    朱高煦有些破防了,望着朱棣声音都拔高了不少。


    一直以来朱高煦都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可能成为太子,压过自己那不成器的大哥。


    而且,他能感受得出来,父皇对自己,远比对大哥更亲。


    再加上自己在靖难之役当中,立下了功劳,还有老头子曾经说过的那话。


    自己击败大哥,成为太子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


    哪能想到,现在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


    朱元璋看着画面里的景象,按自叹口气。


    就知道,老四这家伙当初对朱高煦说这话,今后肯定会因为这句话而惹出一些乱子来。


    看看,果然被自己给猜中了吧?


    如今被朱高煦给直接问到了脸上,看老四这家伙该怎么圆!


    这事儿,根本就没有办法圆!


    毕竟这是老四亲口说的。


    如此想着的时候,却听到画面之中朱棣的声音响了起来。


    “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他重复了一遍,望向朱高煦显得很是疑惑的道:“这话是我说的吗?


    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过这样的话?我怎么不记得?


    肯定是你记错了。


    你是什么时候做梦了吧?”


    朱高煦瞬间愣在当场,继而整个人都显得着急。


    “你说过的啊!爹!就是你说的!


    那时候你拍着我肩膀说的!”


    但朱棣却坚持表示,自己没有说过,就是朱高煦听错了。


    还可以这么来?!


    朱元璋在看到老四是如何解决这个事情的时候,都有种大开眼界的感觉。


    不是……老四这家伙也太过于不要脸了吧?


    这可是他自己说过的话,咋就能当面出尔反尔,不认账了?


    这家伙如此不要脸,也不知道随谁了!


    肯定不随他这个当爹的,他这个当爹的,那可是一个唾沫一个坑,说什么就是什么,从不干这种食言而肥的事儿!


    画面缓缓消失,朱元璋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定局。


    老四都已经开口赖账了,胳膊拧不过大腿,哪怕朱高煦心里再不乐意,再反对,这个事也就这样了。


    这场闹剧终于要收场了。


    通过之前出现的各种画面,显示出来的消息去看,朱元璋发现,这一两年的时间里,老四已经彻底的把朝堂给安稳住了。


    解除了诸多的隐患。


    现在这大明,才真正成了老四说了算的大明。


    自己之前果然没有看错,老四这家伙就是在用这个事,吊着文武群臣玩。


    趁机解决很多的事情。


    现在事已经处理好了,就开始把太子之位给定下来了。


    接下来,朱高煦自然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


    但他的这些努力,注定都是白费。


    新的画面之中,朱棣还是这事给确定了下来。


    举行仪式,昭告天下。


    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看着典礼之上,垂头丧气,极度不甘的朱高煦,朱元璋觉得这事儿不算完。


    只怕真有极大可能,会朝着自己最不想看到的方向发展……


    “臣弹劾驸马都尉梅殷,私养死士,和女秀才刘氏私通,诅咒陛下!”


    新的画面浮现,早朝之上,有御史出班奏事,直接就将矛头指向了梅殷!


    朱元璋的心,为之抽了抽。


    他就知道,这一天肯定会到来的!


    老四那边,极有可能会对梅殷下手。


    并不是说,谁都能像自己这般,能容忍梅殷这混账东西的狗脾气!


    什么私养死士……这些只怕都只是一些借口而已。


    朱棣面无表情的点头:“这事儿朕知道了,自会处置。”


    听了朱棣的话,这御史便退了回去。


    旋即画面消失,朱元璋的心,随之提了起来。


    在为梅殷的未来而担忧……


    不知不觉间,梅殷这个被他提起来就骂的人,已经在他的心里,占据了极高的地位……


    两个画面闪现过后,朱元璋终于看到了新的、关于梅殷了消息。


    朱棣因为这事儿,开始下令严格规亲王、公侯以及驸马这些人的仪仗人数。


    不仅如此,还将梅殷家人,给弄去了辽东。


    朱元璋看到这些的消息后,忍不住握紧了拳头。


    心都随着揪了起来,


    终究……还是发展到了这一步!


    不过,这事应该就到此为止了。


    别管怎么说,梅殷这孩子和老四之间,还是有着私交的。


    关系也在那里摆着。


    老四这家伙,总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有容这个亲妹子,可还在呢!


    接下来,又有别的画面接连浮现。


    有的是关于朱高煦如何和朱高炽争的,有朱棣处理各种国家大事的……


    对于这些,朱元璋此时都不太关心。


    他只是急切的想要再次得到,关于梅殷的消息。


    看看梅殷的结局究竟如何。


    老四有了这一次的事情后,是不是就此住了手……


    如此接连五六个画面浮现之后,终于又一次出现了梅殷的消息。


    此时已经来到了永乐三年,十月。


    只见梅殷和一些官员们,一起上朝。


    经过桥的时候,一群官员都在那里挤。


    结果梅殷被人给挤得,掉进了河里。


    看着人落水之后,使劲扑腾的梅殷,朱元璋瞳孔陡然一缩!


    整个人都懵了!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