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四二章 梅殷改变朱标命运

作者:翻个小白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乘船亲自护送着琉璃进京的这人,心情激荡。


    越想越是振奋。


    自己这一次的事儿,干的是真漂亮!


    自己是露了一个大脸,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有了这一次的果断出手,侯爷绝对会高看自己一眼。


    自己,包括自己的儿孙,今后都稳当了!


    毕竟从侯爷所让人紧急送来的信里面就能看出,侯爷的兴奋之情。


    侯爷在信里,对自己大加赞赏,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这对于侯爷来说,可是非常罕见的。


    只要自己能够安安全全的,把琉璃给送到京师。


    自己的功劳也就拿住了。


    整个京师,都必然会因为自己运去的这琉璃而震动!


    尤其是那灵犀阁,将会被彻底的压下去!


    越想,心里面就越美。


    同时也越发的谨慎起来。


    这几箱子的琉璃,现在就是他的命!


    说什么都不能出差错!


    哪怕是跟着进行护送的这些船夫,护卫,其实都是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手。


    他也知道,这次不会有什么不开眼的人,敢在老虎头上抓虱子。


    但还是万分的小心。


    实在是这事儿太过于重要,干系太大了!


    ……


    双水村,梅殷的田里,梅殷正拎着锄头在这里给庄稼除草。


    小媳妇和小婵两个人,也都没有闲着,同样是在拔草。


    不远处的荒坡上,大水牛低着头在那里啃食着青草。


    头上坚硬的角,看起来像是两个冲天的辫子一样,斜斜的指向天空。


    在大水牛的不远处,踏雪乌骓也时不时的低头啃食上几口青草。


    一开始踏雪乌骓和大水牛两個之间,还有些矛盾。


    不过现在,早已经能够和睦相处了。


    虽是一牛一马,但在一块儿倒是还挺和谐的。


    凶猛的大黄,在田里面撒花儿。


    一会儿跑梅殷身边,一会儿又跑到宁国公主那里,一会儿又跑到小婵边上。


    在地上打个滚儿,小短腿踢腾几下,露出小肚皮……


    不时起身拉拉小蝉的裤腿。


    或者是来到梅殷身后,用小奶牙咬着梅殷鞋边,奋力的向后拉。


    像是在玩拔河。


    有时候还会去追蝴蝶……


    这股子撒欢儿的劲头,看的梅殷几人,都是心情愉悦。


    觉得大黄这个狗子是真不错……


    田埂边上,不知名的小花绽放。


    凑近鼻尖,有着淡淡的芳香。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四周静谧。


    日子很是闲适,又让人觉得分外美好……


    “二妹!”


    “二妹夫!”


    远远的有几人过来,人还未到,带头的那人便笑着出声喊了起来。


    来的正是太子朱标。


    到现在,朱标已经是习惯了来到双水村,梅殷家里面遇不到人的情况。


    而上次到来,他也知道了梅殷家里面的田都在什么地方。


    所以便直接来田里找了。


    周围的这些土地,如今说起来,都已经是梅殷的了。


    不过梅殷还是只种着,一开始时所分给他的那些。


    少种一点是闲情雅致,种的多了就是受罪了!


    本来朱标来的时候,还急急忙忙的,他还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时间赶的紧。


    可是来到这里,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感受到了这些氛围后,心里面的急切,都随之消散了很多。


    不自觉的,就也想要让他放慢节奏,去感受这种慢慢悠悠又一天的生活。


    深深的吸几口气,进入鼻腔的是田野的味道,是阳光的味道。


    也是一种舒适的味道……


    “大哥!”


    “大哥!”


    “奴婢拜见太子殿下。”


    在看到了来人是谁之后,梅殷,宁国公主等人也都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


    他们二人出声喊着大哥,小婵则上前见礼……


    ……


    “走吧,大哥,咱们回家去。”


    梅殷收起了锄头,对朱标说道。


    朱标闻言忙摆摆手道:“不急着回去,就在这里待一会儿。


    在文华殿里处理的事情多了,这会儿就想在这田野里呆一呆。


    看着二妹夫你们在这里劳作,心里面就感到舒适。”


    一边说,一边也下了田去拔草,觉得很是新奇。


    心中也很是平静。


    “二妹夫,有些时候我都羡慕你的日子。


    你这才叫生活啊!


    日子就该如同你们这样过!”


    朱标说这话时,满心都是羡慕。


    梅殷闻言笑道:“大哥,我这不过是最没本事的活法,多少人都看不上。”


    朱标摇头:“怎么可能多少人看不上?


    有多少人想要你的这种日子,都过不上。


    是他们羡慕你才对!


    就连我这个当太子的,也都羡慕的很。”


    梅殷看得出来,朱标说的是真心话。


    当下便开玩笑道:“既然这样,那大哥你就也过过这种日子好了。”


    朱标闻言苦笑一声:“我倒是想,可是没有时间啊!


    大明初立,大明又有那么大,各种各样的事务多如牛毛。


    很多事都要处理。


    闲不下来。


    没有做太子倒还好说,既然成了太子,有些该要担负的责任,该要做的事儿,就要去做。”


    梅殷闻言,对着朱标竖起了大拇指。


    “大哥,你这话说的很对,在其位谋其职。


    位置越高,担负的责任就越大。


    不过,大哥伱倒也没有必要,因此就把自己弄的太累,弦绷得太紧。


    有些时候,该休息休息还是要休息一下的。


    需要放松的时候,也要放松。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人也一样,需张弛有度,不能一直紧绷着一根弦。


    绷得太紧,再想要松下来,就没有那样容易了。


    大哥你若是累,就稍微的歇一歇。


    大明的事务太多了,你就算是一直不睡觉去处置,也处理不完。


    这些事情处置完,还会有新的事儿,不断的冒出来。


    既如此,那就稍微放松一些,放平心态。”


    梅殷对朱标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也算是有感而发。


    对于朱标这个大舅哥,在原本的历史上的结局,他也是觉得真遗憾。


    毕竟太子朱标的各方面,都很优秀。


    大明开国的很多公侯,老早的时候,就被朱元璋给弄了一个教导朱标的名头,


    朝堂之内的诸多势力,都很服朱标。


    包括那些亲王也都是如此。


    若是朱标不早死,由他接替朱元璋。


    大明前几十年绝对安安稳稳,不会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一场内战。


    但可惜,他英年早逝了……


    对于朱标的病因,梅殷倒是也知道一些。


    说是因为风寒而去世,其实在梅殷看来,他这就是积劳成疾。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令他身体亏空严重。


    导致最终让一个小小的风寒,就要了他的命。


    他这个时候,对朱标说出这样的话来。


    既是顺着朱标的话往下说。


    也是想要让朱标在今后,真的能够别把他的那根弦绷那么紧,


    能够闲适一下。


    对于这个大舅哥,梅殷也同样是挺尊重。


    不说他那皇太子的身份,只是站在亲情的角度上来说,朱标这个大舅哥也是没得说。


    不论是对待自己的小媳妇儿这个妹妹,还是对待自己这个二妹夫。都非常的亲切,关怀。


    是真把自己当成亲人的那种感觉。


    只从这上面而论,那梅殷就要做出一些适当的提醒。


    再说,他还想要看看,若是朱标这个最稳的太子,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提前去世。


    而是能够一直活下去,接了老朱的班。


    再干个一二十年。


    大明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这个世界,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朱标道:“行,我听我妹夫的。”


    不过说完后,却又摇了摇头。


    “我这根弦绷的倒也不算太紧,父皇那才是真正绷得紧。


    父皇每天处理各种事情,休息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


    却每日龙精虎猛,不说疲倦。


    我年纪轻轻,每天有三个时辰的睡觉时间。


    和父皇比,已经轻松太多了。


    听到朱标这样说,梅殷都不知道该怎么说朱元璋才好。


    朱元璋的精力,是当真是旺盛的吓人。


    那么高强度的工作,一天只有那么点的休息时间,还不耽搁他儿子女儿,一个接一个,下饺子一样的出生。


    在这上面,他都深感佩服。


    老朱当真是个精力旺盛的超人!


    他若是坚持个三两天,乃至于两三个月,倒也能够让人理解。


    可关键,他这是几十年如一日!


    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度过的!


    这份旺盛的精力,还有这份坚持,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最关键的是,他还活了七十多岁!


    好像是大明所有皇帝里,活的年纪最大的了。


    不得不说,这真的是没谁了!


    朱标想要给他爹比谁的精力好,那妥妥的是比不过。


    就他爹那种精力无限的样子,有几个人能比得过?


    “大哥,这上面你不能和父皇进行对比。


    这不是年轻和年长的问题。


    这事,怎么说呢……


    人和人之间的体质是有差异的。


    有的人每天只需要睡很短的时间,就能神清气爽,浑身充满了干劲儿。


    但是有的人却需要睡四个时辰左右,才能够养足精神。


    父皇无疑是那种体质很是特殊的人。


    在这上面,大哥你可不能和他比。


    一般人,真没有几个能比得过父皇的。


    人这一生很长,有好几十年时光呢!


    可以适当的,慢慢悠悠的过一些闲适的日子。


    没必要每天都慌里慌张……”


    梅殷很想说不然有些时候,人说没就没了,想想也挺亏。


    不过这话,他肯定是不能给朱标说的。


    毕竟这个时候,对朱标说这话很不合适。


    像是要咒他一样。


    有些事儿,还是点到为止就行。


    而朱标在听了梅殷所说的这话后,不由的便想起了,自己父皇通过模拟器,所看到的自己的未来。


    当下就跟着点了点头。


    “二妹夫,你这些话说的确实有道理。


    那今后我就尝试着放松一下。


    要是在皇宫憋得慌了,就来你这里走一趟,散散心。


    只是二妹夫,到时候你别嫌我烦就行。”


    梅殷闻言,心里有些意外。


    没有想到,朱标居然这么好劝。


    原本还觉得,自己的想要在这上面劝住朱标,还要多费不少的口舌。


    哪能想到,这才不过刚开口,朱标就应下了。


    当下就笑道:“咋可能会烦?大哥你能来,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儿。”


    不过,梅殷在说出这话后,也有些不确定,朱标是真把自己刚才对他所说的那些话给听了进去。


    还是说只是随口说说应付一下。


    不过,就算是随口应付一下也不打紧。


    今后自己还可以再想一些别的办法,看还能不能悄无声息的,偷偷改变朱标的命运。


    梅殷所不知道的是,朱标对梅殷所说的这些话,都是认真的。


    他也确实决定,今后没事了要来双水村这里多转转。


    一方面是因为来到这里后,他真的能感觉到,自己那内心深处的那种放松。


    这种舒适的感觉,在别的地方很少能体验到。


    另外一方面,则是通过父皇的模拟器,知道了自己今后的命运。


    也基本上知道了病因。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而然会容易听劝。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他本身也想要多来双水村这里,多走动走动。


    多和自己的二妹夫接触一下。


    这样一个大才,不多接触接触怎么能行?


    说不定便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收获。


    就算是没有额外的收获,仅凭二妹夫所展现出来的这些,就足够他这个做太子的多亲近了……


    ……


    “嘶!”


    房间之内,太子朱标在看到了眼前的景象后,不由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满心都是抑制不住的强烈震动!


    这个时候他的手里,正捧着梅殷所烧制出来的琉璃制品。


    整个人都有被深深的震撼到。


    朱标这位大明的太子,见过世面的人。


    这个时候陡然见到这样精美的琉璃,也同样是被惊艳到了。


    不是他的定力不够,实在是这琉璃太过于精美!


    也太过于出乎他的预料了!


    之前他从父皇的口中,得知了二妹夫烧制出来的琉璃品质很不错后,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准备。


    有在尽可能的,将梅殷所烧制出来的琉璃的品质,往好处去想。


    可是此时,在亲眼见到后,还是又一次的被震撼到了。


    这哪里是精品呢?


    这简直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只应天上才有的那种!


    这琉璃,无论是造型还是品质,那都是毫无瑕疵,妙到了极点!


    和二妹夫所弄出来的琉璃相比,那些夷商所弄来的琉璃,直接就可以丢到粪坑里了!


    只有二妹夫做出来的这些琉璃,才配叫做琉璃!


    那些夷商们所弄的,是什么垃圾玩意儿?


    也配叫琉璃?


    简直是玷污了琉璃的名字!


    边上的宁国公主,把自己大哥的反应都给收入眼中,心情顿时很美妙。


    话说,在大哥今日前来以后,她就一直期待着大哥看到琉璃后的反应。


    现在,终于被自己给等到了!


    还别说,看着大哥此时的反应,给人的感觉还是真不错。


    再想想这琉璃,又是自己家夫君给烧制出来的。


    宁国公主的心情就变得更好了。


    “二妹夫,这……真是你烧制出来的?”


    梅殷点了点头道:“对,大哥,就是我烧制出来的。”


    等接下来朱标再从梅殷这里得知,烧制琉璃的主要材料的,竟然是河里的沙子后,就又一次的呆住了!


    这次的震撼,比得知梅殷能够烧制出这样惊艳的琉璃还要大!


    “二妹夫,你……你没有说笑吧?”


    朱标望着梅殷出声说道,声音里都带着不可置信。


    不是他不相信二妹夫,实在是梅殷所说的这事儿,着实有些过于离谱了!


    在此之前,哪怕给他再大的胆子,让他往更大处去想。


    他都绝对想不到,这等精美的琉璃,居然是用沙子这种东西给烧出来!


    两者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宁国公主看着自己大哥,在得知了琉璃居然大部分是用沙子为原料后的反应,心里面的感受就更加美好了。


    大大的眼睛,都眯成了月牙。


    从这反应就能看出来,这绝对是亲妹妹。


    ……


    “这它娘的,这些夷商从古至今这么多年来,就是用这些玩意,从咱们这边换走了多少的好东西?!”


    等到从梅殷这里,得到确切的答答,确认烧制琉璃用的最多的就是沙子之后。


    一向温文尔雅的太子朱标,都不由的爆了粗口。


    “它娘的!他们这些人还好意思说,这是神赐的!


    把这琉璃吹的异常珍贵!


    闹了半年,原来竟然是用沙子等东西烧制出来的!”


    朱标觉得,那些夷商一个个都该死,太卑鄙!太无耻了!


    不过,在想到接下来自己就要和二妹夫进行商谈,共同联手来用这沙子烧制出来的琉璃赚钱。


    收割那些富足之人的钱财,甚至于今后,还能把琉璃外运。


    反向用这更为精美的琉璃,去收割那些外面的夷商之后。


    朱标的心情,又变好了很多。


    把用沙子烧成的东西,卖出比黄金还要贵的价格,确实是挺卑鄙,挺无耻。


    哦!原来自己也可以用这样的手段,去赚钱!


    那这就没事了。


    无耻点好!


    最好能够再无耻点儿!


    再说,这是做买卖的事,双方之间你情我愿的,怎么能叫无耻呢?


    不得不说,仁厚的朱标在有些时候,转变的也是挺快的,也挺腹黑……


    ……


    “二妹夫,这琉璃咱们今后怎么分账?”


    朱标将这些琉璃,都给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后将其放下。


    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梅殷一听朱标这话,就知道朱标此番前来目的,是为了和自己商量合作琉璃的事儿。


    当下便开口道:“大哥,这事儿你说吧,我怎么着都行。”


    梅殷将这个问题抛回给了朱标。


    关于分账这件事,正如他所说的那样,让朱标看着安排就可以了。


    一来琉璃这个东西确实赚钱,随便分上一些,今后都能得到一大笔钱。


    而他仅仅只是香皂这东西,就够他和小媳妇儿在吃喝不尽。


    琉璃这上面,多点少点倒也无所谓。


    况且他想要挣钱的话,今后还有很多点子可以用。


    很多在后世寻寻常常的东西,在如今这个时代给弄出来,那都是非常珍惜。


    能够换到太多的钱。


    当然,这样说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知道依照朱标的性格,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


    朱标闻言道:“那也行,那就五五分,谁也别说多,谁也别说少,如此这个事儿才能长久。”


    朱标在这件事情上,倒也没有客气,直接就说出了自己的分账办法。


    梅殷闻言,心里微愣了一下,没想到朱标居然如此的大方。


    当下便摇头道:“大哥,太多了,还是二八分吧。


    我要二,大哥父皇你们要八。


    我和有容两个小门小户,家里人不多。


    又有香皂这赚钱的生意,父皇又给了这么大一个庄子,今后都吃喝不愁。


    就连儿孙都能跟着享福。


    琉璃这东西赚钱,只分两成,利益就足够多了。


    我和有容就用不完。


    大哥和父皇你们要的钱,也并非是自己花。


    是要用到正事上去。


    大明初立,百废待兴,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


    虽然有些士人,似乎不愿意谈钱,觉得谈起钱就受到了多大的侮辱一样。


    可是在我看来,钱财这东西很奇妙。


    不应该羞于提起,只要取之有道就行。


    国家要钱,百姓们生活要钱……方方面面都要钱。


    这些钱放在大哥和父皇手里更加有用……


    而朱标在听到了梅殷的话后,同样也愣了一下。


    是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二妹夫居然会一下子会把这个事,给弄到二八分账上。


    话说,别看朱标之前在武英殿里的时候,面对朱元璋交代的三七分账,答应的好好的。


    其实当时朱标就决定了,来到这里后就和二妹夫五五分账。


    把这个契约给写了,签字画押,自己给父皇拿回去,父皇不认也得认。


    自己也给父皇来个先斩后奏!


    这事,是自己和二妹夫两个商量下来的,父皇要是觉得不满意,那他就把这这份契约给撕了,自己来和二妹夫说这事儿。


    只是,他能抹开这个脸面吗?


    根本不可能的!


    可以说,在有些事上,朱标这个太子还是挺硬气的。


    可哪能想到,梅殷竟然开口就来了个二八分账。


    实在是太出乎朱标的预料了。


    再想想自己父皇,向自己所交代的三七分账的事。


    朱标一时间,心情多少有些复杂。


    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父皇和二妹夫相比,多少是有些落于下成了。


    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二妹夫虽然没事了喜欢对父皇死谏。


    但是在很多事情上,那当真是深明大义!


    朱标能看得出来,二妹夫所说这话并非假话,而是出自于真心实意。


    他是真的想要在琉璃上二八分账。


    作为一个并不算笨的人,且还协助朱元璋处理了这么多年的政务,在有些事情上,朱标还是能看出真心和假意的。


    “不行不行,二妹夫,二八分账可不成。


    琉璃这东西,可是你弄出来的。


    别的人都弄不出来。


    这东西你拿在手里自己卖,那卖得到的钱可全是你的。


    父皇我们这边,平白的便分去了一半利益,就已经占了你天大的便宜了,怎么还能二八分呢?


    只是五五分,父皇我们都是占了大便宜。


    和平白捡到的一样。”


    朱标连连点头。


    “大哥,这么多钱,我是真的花不了,钱太多了也没用。


    现在的生活我就很满意。


    再说琉璃这个事,说实话是我占了大哥父皇你们的便宜。


    有句话叫做匹夫无罪,怀璧有罪。


    琉璃这等珍贵的东西,我弄出来后,没有大哥父皇你们,我根本守不住。


    与其说是大哥你们占了我的便宜,倒不如说是我占了大哥和父皇的便宜。


    这事儿是合则两利……”


    朱标听到梅殷说到这话后,又是不由的心里微微一愣。


    二妹夫这话说的,是当真实在。


    这等事,一般情况下彼此都是心照不宣。


    有些人为了面上好看,和不承对方这么大的情,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可二妹夫却毫无顾忌的,就将这事给点破了。


    这说明二妹夫行事光明磊落,很是坦荡。


    同时,对自己也没有藏着掖着。


    朱标心里面对于梅殷这个二妹夫,更加的认同了。


    同时也把头摇得更加快了。


    坚决道:“既然是合则两利,那么那这东西,自然是一人一半的好。


    而且,我听父皇说,你还把你的利益。分给了老四还有景隆一人一成。


    等于是,虽说是五五分,可你也只拿了四成,他们两个合拿总利益的一成……”


    接下来这房间之内,就出现了一副比较罕见的画面。


    话说一般情况下,在分配利益之时,分配的双方都是生怕自己吃了亏,都想多分点。


    可是现在轮到了梅殷和太子朱标时,却变成了都嫌自己拿的多,想要对方多拿上一些。


    这要是让别的人看到了,说不得便会有些目瞪口呆。


    宁国公主在边上看着这一幕,心里面满满的都是笑意和温馨幸福。


    而梅殷还在和太子朱标进行推辞。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相互推辞之后,关于这琉璃利益分配的纷争落幕,弄成了四六分。


    朱元璋朱标他们六,梅殷四。


    四六分梅殷依然觉得,自己分的太多了。


    这不仅仅是梅殷的觉悟足够高。


    除了之前他所说的那些理由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则是他觉得,手里面拿的钱太多了不太安稳,不是一件太好的事。


    若是能够闷声发大财,别人都不知道自己赚的特别多还好。


    可现在,自己在如今这个时代赚的钱,都在明面上。


    在如今这个时代,钱特别多扎眼不说,还容易成为肥羊。


    哪怕如今的他身份地位都比较特殊,那有些事情,该注意的时候还是要注意。


    最重要的,其实就是怕今后被朱元璋给盯上。


    觉得自己有这么多钱,他心里面不爽。


    从而对自己做些什么。


    话说,在没有死谏任务的时候,梅殷还是挺苟的……


    “二妹夫,你也不用太为父皇,为朝廷担忧。


    朝廷没有钱的事儿,那是之前。


    自从大明宝钞开始发行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现在,朝廷手里面的钱有很多。


    很多情况,都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在二人将相应的契约签好之后,朱标望着梅殷笑着说道。


    提起大明宝钞,太子朱标心里面,也是挺开怀的。


    毕竟自从今年开始推行宝钞之后,各种情况,那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好。


    原本受制于朝廷手中钱少,甚至于就连民间也缺少钱。


    导致很多事儿,都没办法去做。


    严重阻碍了大明的发展。


    现在则不一样了。


    有了大明宝钞之后,缺钱了就印宝钞。


    在这等操作下,大明现在的很多事情,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


    在从朱标口中听到了这些话后,梅殷的嘴角,都忍不住微微抽动了一下。


    朱元璋所推行的大明宝钞,不提也罢!


    作为从后世来的人,他很清楚朱元璋所弄的宝钞,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如果这时候在自己面前的是朱元璋,在没有死谏任务的情况下,梅殷绝对不会多说一个字。


    至少在朱元璋如今正在兴头上,享受着宝钞带来的诸多便利,且因为发行的时间短,宝钞的各种弊端还没有显露的情况下。


    绝对不会多谈宝钞。


    不过,现在面前站着的是朱标,事情就有些不同了。


    梅殷就这个事儿,高低要说上几句。


    看看能不能引起朱标,乃至于朱元璋的重视。


    能不能在宝钞没有出问题之前,就想办法把宝钞严重贬值的这个事儿给提前阻止了。


    不让那么多人,因为宝钞而倒霉……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