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九章 朱元璋想出来的惩罚手段——喂猪差的人受罚!梅殷肯定难受!

作者:翻个小白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番思索之后,朱元璋眼睛一亮,想到了一个可以好好整治梅殷的办法。


    各地官府,养着为数不少的官吏。


    虽然在对于官员的工资上面,朱老板很是抠门。


    但是该管的饭还是要管的。


    哪怕是他能想办法省下来一些饭,但也不可能一顿不管。


    既然是官府管饭,那也不可能一直都是粗面窝头。


    也是要经常见一些荤腥的。


    牛羊肉就不要想了,尤其是牛肉。


    牛这东西可宝贵的很!


    杀牛吃是犯法的。


    所以除了牛之外,最好的就是羊肉了。


    但这东西你要让朱老板给他手下的那些官吏们吃,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他心疼!


    这些官员们平日里就高高在上,他给他们权力,还要给他们发工资,还要管他们饭吃。


    然后再让他们吃羊肉,那他们的生活也太好了!


    比他这个皇帝吃的好了。


    所以这个肉,就落在了猪身上。


    虽然各级官府一般而言,也是几天才见一次荤腥,可是也架不住各级官府多,官吏多。


    往一块一合计,也是一项很大的开销。


    一年下来,需要消耗掉许多的猪。


    这些猪,以往都是从各处来购买,没有一個特定的地方。


    朱元璋这个时候,却想要改一改这个规矩了。


    他准备到了过年时,让应天府一带的各级官府,所需要的猪,都从双水村附近一带进行购买。


    当然,是用正常的价格购买。


    朱元璋对手下的众多官吏们抠是抠,但是却不愿意让手下的百姓们吃亏。


    当然,朱元璋所准备的,肯定不止这点花活。


    他是准备以这个为基础,玩花活。


    比如养猪养的好的,养的多的,可以获取一些奖赏,例如免除劳役之类的。


    养猪养的差的人,比如最差的十户,或者二十户人家,要加倍的去服劳役。


    如此以来,他就有理由去顺理成章的,给梅殷那混账增加上一些难度了!


    可以说,朱元璋所做的这个决定,就是冲着梅殷去的。


    他此番把梅殷弄成平民令其养猪,主要就是想要以此来对他进行惩罚,看他在那边日子过得非常的艰难。


    好好的吃一吃苦。


    结果现在,却发现他在那里竟生活的风生水起,这可不是朱元璋所想要看到的!


    所以要对双水村一带的喂猪进行考核,喂猪喂的差的,加倍服劳役,也就应运而生。


    在想出这个决定之后,朱元璋笑了。


    心情又一次变得舒畅起来。


    梅殷这个混账东西,有着一手出神入化的抓鱼术又能如何?


    抓鱼抓的好,不代表喂猪就喂的好。


    很多事情看很简单,比如这放牛喂猪什么的,看起来是个人都能做。


    但是,这里面都有很多的门门道道。


    会养的人,猪不生病,下崽子也下的多,猪能长一身好肥肉。


    肉吃起来也好吃。


    不会养的人,甚至于能把猪给养的瘦骨嶙峋的,都不像猪了!


    甚至于一个不留神儿,所养的猪全部得病死掉,也是正常!


    就梅殷这种,以往根本没有做过这些事情的人,想要把猪给养好,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年下来,他分的那些猪,能够不死,都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


    至于说把猪给养好,在里面拔得头筹……


    这事情想都不用想,朱元璋知道,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梅殷能够有一手出人意料的捕鱼术,还比较精通乡村里的人情世故,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


    他这个在之前,完全没有接触过的养猪的人,再把猪给喂好……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怎么可能!


    根本不可能!


    这件事,就是自己为他量身定做的,用来处罚他的!


    他要是再能逃脱,那自己这个皇帝也就别当了!


    下定了这个决心之后,想着梅殷到时候落了一个倒数第一名,然后去加倍的服劳役的场景,朱元璋的心情,就又变得不错了。


    想通了这些后,他从武英殿这里离去休息。


    这次倒是没有去找后宫的嫔妃,共同论述人伦大道。


    而是自己一个人睡下。


    说是睡觉了,却并没有立刻睡着。


    他在想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几人的事。


    他们的安全问题,以及其余的事情他都不太担心。


    毕竟他们的条件,可比自己当初好太多了!


    自己又暗中吩咐的人,对他们进行保护。


    他们就算是混的再差,总是有个生活保障的。


    总不能混得如同自己当年一样,要饭做和尚。


    这些苦,他是个做老子的能吃,他们这些做儿子的,也一样能吃。


    况且梅殷这样一个混账玩意儿,都能在乡村之间,很快适应他的新身份,过得如鱼得水。


    自己的这几个儿子,都是自己的种,远非梅殷能够比拟。


    梅殷那样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一步,自己的儿子肯定也不会比他差!


    这点信心朱元璋还是有的。


    随后又想起,自己给几个儿子安排的调查任务,朱元璋的心情多少有些沉重。


    实在是梅殷说的那些话,过于石破天惊!


    尤其是梅殷说出来的那一段,和凤阳来的老乡亲们,所说的截然相反的花鼓词,对朱元璋的冲击是真的大!


    这才是令他火冒三丈的最大原因!


    事情没有空穴来风,或许……梅殷那个混账,是真的听到了一些什么,所以才敢做出此等之事!


    毕竟,他总不能专门找死吧?!


    如此想了一会儿,朱元璋又摇了摇头,觉得这件事情,应该夸大的成分非常的大。


    他很清楚李善长,也知道李善长清楚自己的脾气。


    这次修建中都城,李善长那边或许会有一些事情,做的不太合规矩。


    但是,这个度李善长肯定能掌握的很好。


    最多也不过是一些小问题而已,无伤大雅。


    绝对不会出现,那梅殷所说的什么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还中都城白骨累累,血泪斑斑?


    这种事儿绝对不会发生!


    他相信李善长不会让自己失望!


    ……


    梅府,汝南侯梅思祖的儿子梅义,此时还没有睡去。


    他在心中不住的盘算着事情,在想怎么才能尽可能的,把自己从这次风波当中,给彻底摘出来。


    甚至于是从中得利。


    一番思索之后,他下定了决心,觉得自己需要去亲自去拜见一下胡惟庸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