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 惊爆!乾隆不是雍正亲生的???

作者:某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开局剧透大清亡了》全本免费阅读


    傅恒已经退到门外,乾隆来不及阻止。


    系统:【现在民间都在传,乾隆不是雍正亲生的!】


    “???”


    一句话,硬控乾隆30秒。


    傅恒却说:【扯淡!这么离谱的谣言是怎么传出来的?】


    【这不是乾隆很多政令都跟他爹对着干嘛,民间那些反清人士找到黑点可乐坏了,趁机乱编呗。】


    系统幸灾乐祸:【你也知道的,老百姓最喜欢吃天家的瓜了,而且是越离谱、越过分、越是吃得香。】


    傅恒:【所以谁是主谋?】


    系统说出几个主谋名字和所在地,傅恒当即要去找纸笔记下来,想着找机会提醒乾隆。


    系统:【宿主要听内容吗,还挺好玩的。】


    傅恒却道:【不了,我不要吃姐夫的瓜,他对我还是蛮好的。】


    乾隆:……不是,你不想听我想听啊!


    我就想知道那些人还能怎么编?


    系统:【他喜怒无常,又罚你抄书又揍你屁股,还对你好啊?】


    傅恒:【你没发现,他每次都是回家关起门来单独训我的吗?而且他打的又不疼。】


    【不像我八个亲哥,总是当众斥骂我,下手也没轻重。】


    【我年纪再小,也是要面子的好吧?】


    听到傅恒的话,乾隆心里舒坦了不少。


    算你小子有良心,知道好赖。


    富察皇后看着自己糟心的弟弟走远,心里深深地叹气。


    她这弟弟,到底是怎么长歪的?


    心声怎么那么密??


    怎么比村口的长舌妇还能叨叨???


    富察氏帮乾隆揉按着太阳穴,柔声劝慰:


    “皇上您消消气,莫气坏身子了。”


    她很聪明地没有多问,想也知道是傅恒的心里又胡诌了什么。


    可能关乎朝政,然,后宫不得干政。


    “呼……”乾隆心累地靠着椅背,长长地出了口气。


    半个月前,傅恒得了温病,却忽然于自家房内失踪 ,府上奴才遍寻无果。


    谁知,被去雍和宫供奠的乾隆捡了个正着。


    那时,傅恒就被乾隆帝和大臣们听到了心声。


    【哇,这位打造了康雍乾盛世的乾隆帝是我姐夫诶!听说他活到87岁是真的吗?】


    接着,是另一个干净的童声:【虚岁的话,是89岁哦。】


    众人颇觉神异,想要叫破此事,却发现声音仿佛被什么堵住了一般。


    无法诉诸于口,加上对二者所说内容的好奇,乾隆帝和大臣们确认过眼神,安静地听了下去。


    于是众人便一路听着两个碎嘴子叭叭叭,回到皇宫。


    从对话中,他们听到了许多惊世骇俗之言。


    譬如乾隆帝将在位六十年,又当了三年太上皇。


    譬如乾隆帝将成功打赢十场平乱大战,收复新疆,使华夏国土达到史上最大……


    乾隆帝正听得津津有味,张廷玉下马时不小心绊了一跤,引起了天音的注意:


    【这老头莫不是那个……晚年疯狂在乾隆雷区蹦迪,结果被罢配享太庙的张廷玉?】


    “啊?!!”


    当时张廷玉犹如五雷轰顶,差点中风。


    众大臣看热闹不嫌事大,全都来了精神,特别是同样被雍正帝赐配享太庙的鄂尔泰。


    傅恒:【是啊,要是他跟鄂尔泰一起早死十年,也就不会晚节不保了。】


    “……”


    听到自己要比张廷玉早死十年,鄂尔泰的脸色也不爽到了极点。


    乾隆可就乐了。


    这两位大臣在先帝遗旨中,被赐配享太庙的殊荣——


    也就是说,等他们死后,大清的每任皇帝祭祖,也得顺便祭拜他俩。


    这两人皆已白发苍苍,而乾隆年富力强,将来很可能要每年亲自祭拜这二人。


    面上,他们君臣相宜。


    私心里,乾隆对这事是有点不爽的,所以乐得看他俩吃瘪。


    那日,大臣们按照听到的对话,再根据自己的认知推断出:


    其一,与傅恒对话者乃‘仙童下凡历劫’,暂居傅恒灵台,可称之为‘天音’。


    其二,天音知天晓地、知后世之事,只要它‘搜一下’,亦能知晓每个人的生平和秘辛。


    其三,天音和傅恒心声并非所有人都能听见,而是与傅恒常有往来之人、亲友、以及朝中三品以上官员方能听见。


    其四,天音之秘,不可外道。但若傅恒去世,它也将随之转世。


    其实原话是这样的……


    傅恒:【我什么时候能退休?】


    系统:【等你在这里死了,我才会解绑哦。】


    ‘解绑’他们不知何意,但不难推断出,想让这天音离去,不再惑乱人心,便得等傅恒身死。


    然而富察皇后和傅恒一母同胞,感情甚笃,而皇上也念其幼年失怙,待之如亲子。


    是以,这孩子既杀不得,也不得将之圈禁。


    君臣商议之后,决定暂且瞒下,留心观察天音,再看可否为大清所用?


    乾隆当日便下旨,命所有知情人对此事保密,绝不可机密外泄。


    傅恒也自那日起,被留在了长春宫读书。


    怕他的心声出乱子,长春宫还换掉了一半宫人,更增添了一队专职的侍卫在外巡查。


    此外,伺候傅恒的嬷嬷和太监,皆是识字的可信之人,每日会抄录傅恒闲暇时的心声,呈给乾隆。


    半个月下来,傅恒专心读书,没有和天音再议论朝政。


    但……


    天音预言了富察皇后及两位嫡子将先后离世的年月,令帝后二人心惊肉跳。


    乾隆本不迷信鬼神之说,只觉得‘天音’是祸端。


    可关乎皇后和永琏,那天音又似有医治之法,他便有了将其留下之心。


    谁能想到!


    今日天音竟会在百官面前信口雌黄,说大清要亡在他手?!


    事已至此,乾隆帝若不能好生安定人心,朝堂必乱。


    他才即位四个月,手上还没多少可信可用之人,倒是有一堆得不到他信重的老臣,估计都等着看他笑话呢。


    ……


    果不其然。


    隔日御门听政,第一件说的便是这天音之事。


    左都御史孙嘉淦率先提出,天子当广开言路,善用天音,为大清谋万世福祉。


    至于如何‘善用’,便是在皇帝和大臣们议政时,让天音在侧旁听,看它会否继续透露大清的国运。


    好事可以参详,坏事也可防范于未然。


    乾隆扫视过一群老谋深算的王公大臣,他们却个个低头无言,无非等孙嘉淦先试探出他的态度。


    见乾隆帝不语,孙嘉淦又是一番慷慨陈词。


    乾隆看着孙嘉淦好气又好笑,难道你就没发现,整个朝堂就你一只出头鸟吗?


    皇考曾夸你是唯一敢于直言进谏者,你就这么莽是吧?


    其他人心里必因‘清实亡于乾隆’之言,而对天音所说十分好奇,但他们都很精明,不会直接得罪帝皇。


    偏偏乾隆就是不给态度,而是直接点名: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