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百三十八章 那是多么光明的未来

作者:剑西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首先。”秦枫也屈起一根手指头,肃容道:“刚才藤大人提到,要有监督机制,这是极好的,但具体到地方,我认为,还应该建立起详尽的考核制度!”


    “比如说,对流官的考核,可以分为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


    呃!


    众人都惊奇地瞪起眼睛。


    还有这么多花头?


    简直不能想象,那些地方官员,以后听到秦枫这个名字,该是何其复杂。


    要是没有秦枫,就没有各地的粮食丰收,至少在赋税这一块,给地方官员省了无数的心。


    但是这个考核……


    谁喜欢被考核啊!


    “定期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小考,每三年进行一次大考。”秦枫继续说道:“考核的内容,则是包括政务处理能力,所管理的地区治理的具体成效,百姓的口碑,税赋的完成情况,当地秩序的维护成果,等等多个方面。”


    “而不定期考核,则根据特殊情况,由朝廷临时安排进行,必要的时候采取钦差微服私访,用暗查的形式,力求能查到当地确切的情况。”


    “如果遇到重大的突发情况,就比如说江西布政司发生的千金陂决堤,要立刻对相应官员的应对表现,以及追溯其之前的具体行为,启动一系列严格考核!”


    “这些考核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官员的仕途未来。”


    “若是成绩优异,则予以升迁或奖励;若是成绩不佳,则根据情况给予降职、调任闲职,甚至是罢黜等惩处。”


    “如果在考核过程中,发现官员有不法行为,作奸犯科,包括但不限于受贿行贿,鱼肉乡里,草菅人命,以权谋私等等,则按照大明律法,予以严惩!”


    我的天!


    这可太详细了!


    秦枫一开口,就知有没有。


    不愧是你啊!


    文武百官,各自心中凛然。


    这流官制……似乎大概可能,跟吏部尚书藤大人,有点关系,但不多……


    这明明白白就是秦枫搞出来的东西啊!


    不然,怎么藤大人说得,都还远不如这秦枫清晰细致?


    好好好!


    这么玩是吧?


    秦枫你也太狡猾了。


    明摆着的,这流官制一旦推出,别说各地方官,就算京官也得受到强烈的冲击,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以后在大明朝做官,恐怕就没那么舒服了。


    那么追本溯源……他们或许不敢对当今圣上不敬,就只能把怒火发泄到提出这流官制的吏部尚书藤毅身上。


    而秦枫……可不受什么影响。


    好家伙!


    藤大人太惨了,这个黑锅,背得明明白白,不知要被多少人在暗地里戳脊梁骨。


    大家都能想明白的道理,藤毅哪能不知道。


    不过……他虽然暗暗腹诽秦枫的狡猾,却也同时佩服万分。


    的确是有点东西啊!


    这流官制,自己已经觉得很完善了。


    但秦枫这一开口,随随便便,就把还没开始施行的流官制,跟官员考核结合在一起!


    这样一举两得,肉眼可见地能让整个大明的吏治,向前迈进极大的一步。


    了不起啊!


    实在了不起!


    “第二。”秦枫不理会这些议论纷纷,继续屈起第二根手指头,正色道:“选派机制,要力图公正。”


    “流官的选派,调动,统一由吏部负责,这要藤大人多多辛苦了。”


    “选派的标准,依据具体官员的履历、才能、品德等综合考量。”


    “就算是一个只有七八品的知县,可能在现在朝堂上的衮衮诸公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官,不值一提。”


    “但我要提醒大家的是,对一县之地的数万乃至十数万百姓来说,一个县令,就足以决定一家人的生命存亡!”


    “正所谓,抄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所以,小处,也不可随便!”


    “一定要选派拥有丰富地方治理经验,清正廉洁,能力出众的官员,前往那些重要地区,或者是复杂而重要的岗位上任职。”


    “为了确保选派过程的公正透明,建立起严格的监督机制,防止任人唯亲,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不知何时开始,偌大的金銮殿,已经渐渐安静下来。


    唯有秦枫掷地有声的声音,在金銮殿内久久回荡,令大明王朝的文武百官,甚至包括宝座上的皇帝在内,都渐渐神色郑重,想到了许多事。


    是啊!


    现在已经是大明洪武七年。


    这个大明朝,建立七年了。


    这里的大多数人,都曾经是前元的子民,经历过那个黑暗,混乱的时代。


    也正因为被逼得活不下去,这才揭竿而起,参加各地的起义军,后来在不同的时期,因为不同的原因,投入到当今圣上的那支军队中,并且逐鹿天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可能是他们一生当中,做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


    胜利之后,自然是论功行赏!


    作为开国功臣,有从龙之功,当然也有资格享受这份胜利的成果。


    一路跟随圣上征战天下的,最起码,也能落一个四五品的官职,那些功勋卓著的,更是被封为国公,官居一品!


    县令?


    嘁!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县令算是什么东西?


    在场的几乎所有人,哪怕说一句话,就能让区区县令丢官去职,锒铛入狱,甚至丢掉性命。


    可是……刚才秦枫秦大人说了!


    一个县令,关联的可是数万百姓,甚至十几万的百姓啊!


    岂能马虎?


    怎能马虎?


    文武百官的神色,越来越郑重。


    一股前所未有的使命感,责任感,油然而生。


    这流官制,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这份动荡,对新生的大明朝来说,无疑是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倘若真能按照秦枫所说,严格考核,并且认真选派,那将是多么令人期待的未来。


    对大明百姓来说,那是多么光明的未来啊!


    秦枫秦大人,大才啊!


    如果说刚才藤大人提出的几条,算是给流官制建立了一个雏形的话。


    那么现在秦枫的补充,让流官制直接就走向升华。


    稍稍对比,高下立见!


    呼!


    吏部尚书藤毅,也是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一开始,他觉得自己的心态崩了,白白忙活那么久,竟然还是远不及秦枫,白白给秦枫背了黑锅,这份委屈那就甭提了。


    可是。


    现在他忽然意识到,秦枫提出的这些细则,受益最大的是谁?


    哦,当然,受益最大的应该是大明百姓。


    那么对官员来说呢?


    谁是最大的获利者?


    那当然应该是他藤毅执掌的吏部啊!


    要是真按照这个方式施行政策,那么吏部可真的坐正了“天官”的位置!


    之前的官员考察,包括京察在内,只是例行公事的一些东西。


    但现在不一样了!


    官员要流动,要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履职,去往新的地方。


    那么,如何调派这些官员,将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归根到底,全都是吏部来掌控。


    这其中不但有神圣的职责,更有莫大的权力!


    这流官制,真是太好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