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章 大明战神,不是标儿的子孙!

作者:剑西来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钱用壬费了几夜的工夫,当然不会是短短几个字。


    在这句后面,还有详细的解释。


    懿文,当然指的是懿文太子朱标,也是朱元璋早就决定的皇位继承人。


    嫡长子的这一脉族谱,写得最用心,全都是花团锦簇的祝福。


    钱用壬笔力不凡,看得朱元璋频频点头,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


    懿文是指朱标,也是指大明王朝自朱元璋以后,要以文治天下,懿便是美好的意思,这两个字是说,子孙后代要有文韬。


    遵祖训,那不用说了,正是朱元璋最在意的,后代要按照他想好的法子治国,最好是不要胡乱改动。


    接下来,钦武大君胜一句。


    钦武,是说后代的皇帝,不但有文韬,也不能放弃武略,大是指壮大,壮大先帝君王的胜利成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呢?


    就是说,顺从天道,就能逢吉遇祥,以贤才良臣为师学习,善于利用这国家兴旺昌盛的机会。


    好!


    好啊!


    朱元璋击节赞赏,这短短一句话,几乎完美体现了他对于后代君王的期望,可以说句句都说到了心坎里。


    这钱用壬,也算是个人才,有心了!


    本来最近因为摊役入亩有了全新突破的事情,朱元璋就心情甚好,正准备再找时间去一趟淳化县,听听秦枫对于这个用银钱代替粮食征收的方案,是否认同。


    今晚又看到了钱用壬的奏折,通篇都是好口彩,看得朱元璋胸怀畅快,很是高兴。


    接下来,老二家的。


    朱元璋再翻一页,到了次子朱樉的家族。


    朱樉被封为秦王,钱用壬同样也给写了四句,作为后世传承的子孙命名。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唔,有点意思!


    朱元璋一边读,一边品味其中的美好祝福期望,正是自己这个老祖宗,想要传达给其他这些无法继承皇位的孩子们的。


    “尚志”出自《孟子·尽心章》,是使志行高尚的意思,公诚秉则是说秉承公道诚恳的态度。总的来说,这句是希望子孙心中永远存着对先祖的敬畏,铭记宗族的情谊,靠清正廉洁之士辅佐,永远信奉厚道敦厚,才能匡扶时局。


    可以的!这句就把臣子的本分,写得很清晰,并暗暗告诫秦王一支,要牢记宗族情谊,保持敬畏之心。


    继续!


    三子,晋王。


    济美钟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不错!钱爱卿也算是劳苦功高。


    朱元璋看着其中“继承先祖的伟业,凝聚非凡的品德”这样的描绘,愈发满意。


    老四呢?


    又翻过一页,朱元璋已经在盘算着给钱用壬的褒奖了,毕竟人家忙活这么多字,哪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嘛。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嗯,挺好!


    钱用壬在奏折中说道:高瞻两个字,指的是敬天法理,意思是说要有敬天畏地的态度,而祁见佑,则是指祖先庇佑,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后代能够顺利发展……


    嗯?


    忽然,朱元璋觉得,有什么东西,扎了一下眼睛。


    祁!


    蓦地,这个字在朱元璋眼前,猛地放大,仿佛是化作了洪荒猛兽,正在张开饕餮巨口,要将他辛苦创造的大明朝,一口吞噬……


    怎么会有祁!!


    朱元璋忽然觉得浑身发冷,那些曾经从秦枫的心声中,听到的可怕预言,此刻卷土重来,在他脑海中仿佛是化作了一柄柄恐怖的利刃,将他毕生的心血,将他寄以厚望的大明未来,全都切割得支离破碎。


    【大明二代战神,明堡宗朱祁镇!】


    【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大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宠信太监,听信谗言,把御驾亲征变成一场笑话。】


    【数十万明军精锐,被三万瓦剌兵尽数屠灭,大明朝堂精英,在此战中损失殆尽!】


    【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认贼作父、冤杀功臣……】


    噗!


    朱元璋张口吐出一口鲜血,染红了奏折,染红了那个更加触目惊心的“祁”字。


    正是因为这个祁字,他曾经在淳化县吐血三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正是因为这个祁字,他力排众议,悍然开启北伐,拼着新建的大明国库亏空,也要肃清边境,更是将瓦剌部落彻底剿灭!


    正是因为这个祁字,国库空虚亟待补充,才有了现在正在详细修订的“摊役入亩”。


    可是今天,可是现在!


    朱元璋竟然再次看到了这个无比刺眼的“祁”字,就好像阴魂不散一样,就这么突兀地出现在眼前,仿佛是嘲笑这位大明太祖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都抵不过天意的安排……


    不!


    不会的!


    不应该是这样!!


    朱元璋表情扭曲,嘴角渗出鲜血,疯狂地将奏折翻到最前面。


    懿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这里,没有祁字!


    所以!


    那个大明战神朱祁镇,不是标儿的子孙!不是标儿的!!


    朕!


    错怪了标儿啊!


    老四……竟然是老四搞出来的事情?


    燕王,朱棣?!


    好!


    很好!


    好一个“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这样算下来,那个大明战神朱祁镇,该当是朱棣的曾孙。


    老四!你真的是有个好曾孙啊!


    杀!!!


    朱元璋怒吼一声,一掌拍在桌上,震得桌上的烛火一阵跳跃,明灭不定。


    为了彻底消弭那场恐怖的危机,他刚刚出兵六十万,横扫漠北,屠灭瓦剌。


    如今,又怎会顾及区区一个儿子?


    哪怕这个儿子打仗勇猛,很像自己。


    不过……


    盛怒下的朱元璋,并没有失去理智。


    会不会是巧合?


    虽然在燕王朱棣的族谱里,出现了一个刺眼的“祁”字,但这毕竟是钱用壬写的奏折而已,并不代表什么。


    太子已经定了,标儿不论是才华威望,都足以镇住众位兄弟。


    就凭老四?


    凭什么能夺了皇位?


    但若是皇位还在标儿一脉的手中,又如何解释后世出了一个“大明战神”朱祁镇?


    这其中,太多的难以索解之处。


    朱元璋的脸色阴晴不定,时而杀气腾腾,时而沉吟难决。


    的确不能光凭钱用壬的一道奏折,就杀戮亲生儿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