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0章 阅读理解:《灯火》

作者:不是干扣面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早自习结束后,众人下楼吃了饭。


    这次期末考试的分班,程行跟姜鹿溪都被分在了高一的教学楼。


    不过一个在高一一班,一个在高一五班。


    中间还是隔着好几间教室的。


    程行跟周远倒是分在了一个班。


    从高二两人成为同桌以来。


    这次考试,还是他们


    吃过饭后,程行跟周远在高一教学楼的走廊上遇到了姜鹿溪。


    “别再放水了。”姜鹿溪看着他说道。


    “我没放水。”程行道。


    “那两道题,你让你旁边的周远来都能做对。”姜鹿溪道。


    “而且,我文言文跟理解的成绩比你好,伱正常写,我也不是没有机会能赢你。”姜鹿溪道。


    “你还挺有自信。”程行笑道:“放心,我知道了,我会正常考。”


    姜鹿溪确实很在乎自己的成绩,但是自己故意做错让她,她也不会喜欢,所以没必要去让的,姜鹿溪也并不是输不起的人。


    这个女孩儿,还是属于越挫越勇的那种。


    知道在作文上拼不过程行。


    就从文言文跟理解上多去追赶一下。


    而站在程行身边的周远,则是满脸问号。


    什么叫让你旁边的周远来都能做对?


    自己现在的成绩有这么不堪吗?


    有的吧。


    现在三班的倒数前三,就是他跟赵龙还有程行。


    但现在的程行,虽然跟他们依旧是三班的倒数前三。


    但这次月考成绩出来。


    就会在分数上狠狠地把他们抛在身后。


    这让曾经在小学跟初中都是最少也是全校前三的周远有些无法接受。


    自己真得用心去复习了。


    “嗯。”姜鹿溪点了点头。


    然后程行跟周远去了一班教室。


    姜鹿溪去了前面的五班教室。


    这次监考他们考场的两个老师中,有一个程行认识。


    这个人就是余中道。


    他是程行隔壁班,也就是高三理科四班的语文老师。


    另外一个老师,名字叫蔡美华,是高三文科七班的数学老师。


    另外一个程行就不怎么熟了。


    因为高三文理科不在一个教学楼。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


    隔着学校里的安河湖,相距还是挺远的。


    铃声打响后,余中道跟蔡美华将试卷解封。


    程行将班级姓名写上,然后开始做题。


    前面的题一路畅通无阻。


    基本上都是一些诗词文言文的默写。


    很快,程行便做到了理解题。


    只是看着理解上的题目和内容。


    程行愣了愣。


    愣住的不只有程行。


    还有一中差不多都同时做到这里的许多学生。


    姜鹿溪此时也做到了理解题。


    然后她看了看题目和内容。


    题目《灯火。


    作者:程行。


    开篇


    那是我


    姜鹿溪愣了愣。


    这篇文章,可太熟悉了。


    她抿了抿嘴。


    又重新读了一遍,然后开始做了起来。


    她看了看理解的上的


    请问,作者先从父亲口中听说,再遇见,最后再举例了详细的描述了他们相处的过程,从听说,遇见,相处,作者在文章中用最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人?


    姜鹿溪想了想,然后动笔写了起来。


    请问,如果当一名作者在做题考试时遇到了自己写的文章,会有什么感受?


    别人不知道。


    但程行的感觉很奇妙。


    这做对了没事,他是作者,他该对。


    要是做错了怎么办?


    程行又去把自己写的这篇文章重新看了一遍。


    然后才开始去答题。


    高二文科七班。


    这个班级的监考老师是郑华和曹新元。


    曹新元是高三文科四班的英语老师。


    此时郑华也在看着手中的卷子。


    而在看到了语文卷子上的理解时。


    郑华懊恼的自己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


    草了。


    自己怎么就忘了把程行这篇文章讲给学生们了呢。


    以《灯火的火爆程度。


    再加上这篇文章很适合做考题。


    他应该是能想到的才对。


    还有比描述扎根乡镇上,为学生们带来光明的老师更适合做考题的文章吗?


    郑华懊恼不已。


    而旁边一直监视着学生们的曹新元看到郑华这样,则是不解地小声问道:“郑老师,您这是怎么


    了?”


    曹新元也是这个学期刚来一中任教的新老师,才26岁,80后,毕业没几年,本来他跟郑华是同事,虽然郑华年长他一些,但又不是他领导,说话聊天没必要带敬语的,但郑华所带的这班太恐怖了,虽然班级平均成绩看上去没有多好,但是他班级里有程行,有姜鹿溪啊,而且到了高三之后,孙莹,陈青这些学生也开始发力了。


    而且,能教出程行姜鹿溪这样的学生。


    带个平均分


    程行现在就已经靠着《安城出名了。


    而姜鹿溪,不出问题,日后的成就也会很高。


    有这样的学生在,先不说下次教师评职有机会评上高级教师了,就光是本身的这份荣耀,以后在饭桌上不论与谁喝酒吃饭,都能吹一辈子啊!


    “你看看这次语文卷的理解。”郑华将试卷递给了曹新元。


    曹新元看了看,然后就发现这次一中语文卷的理解既然是程行的《灯火,这篇文章他自然也看过,于是道:“恭喜啊,郑老师教出了一个这么优秀的学生。”


    “但郑老师刚刚为什么要拍自己大腿呢?是激动的吗?”曹新元说完后又道:“也对,自己的学生写的文章出现在了月考的试卷上,放在哪个老师身上都会忍不住激动的。”


    “小曹,我懊恼的是,程行这篇文章,我忘了跟学生们讲了。”郑华道。


    曹新元:“……”


    试卷的文言文是苏轼的《赤壁赋和杜牧的《阿房宫赋


    这两篇文章程行都很喜欢。


    特别是苏轼的《赤壁赋,算是程行最喜欢的几篇古文之一。


    做完这两篇文言文后,这张语文试卷也就只剩下作文了。


    程行看了看作文的题目。


    发现这次期末考试的作文题目还真有意思。


    是让学生们写一篇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议论文。


    程行想了想,将标题写了出来。


    《草萤有耀终非火。


    古语有云:“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这是程行这篇作文的开篇


    不论是作文的标题,还是这篇作文的


    紧接着,程行又运用苏轼在《超然台记中的句子,写出了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他又借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去证明前面苏轼的那个句子,然后表达出文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心思想。


    接下来,程行又借用了好几篇古文中的句子做论证。


    他这篇作文全都是以文言文的方式写出来的。


    是的,这是程行重生后,


    没有朴实无华的文笔。


    程行这篇作文,处处都在炫技。


    炫的是博闻强记,炫的是对古代诗词文章的完美运用。


    程行一气呵成,很快就将这篇辞藻华丽的文言文给写了出来。


    可以说,这篇文章,是程行重生以来,语言辞藻最为华丽的一篇文章。


    程行写完后,看都没看,便扔下了笔,一篇好的即兴发挥之作,一气呵成写出来后,是不需要去反复修改的。


    天很冷,程行把手揣进了兜里。


    刚刚做题的时候没感觉,写完了才知道不戴着手套,手到底有多冷。


    但是写字戴手套,就写不出什么好字出来了。


    程行把手放进兜里暖了一会儿,才觉得没那么冷。


    而坐在讲台上的余中道,在看到程行将整张卷子都给写完后,便向着程行走了过来,然后拿起了程行的试卷。


    他先是看了看程行的理解。


    因为他也很好奇,作者在做自己写的文章的题时,一般会怎么写。


    看完了程行的理解之后,余中道便把程行的答题卡翻过来,去看了程行答题卡后面的作文,看了前面的几句之后,余中道便聚精会神的一点点看了起来。


    然后他便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文采飞扬,才气逼人。


    是的,程行这篇文言文,给余中道的感觉就是如此。


    气势与锋芒毕露。


    他不是没看过别人用文言文写的作文。


    学校文学社里的一些学生,比如陈天祥周文杰这些学生,就曾用文言文写过不少作文,虽然他们的文言文作文写的也不错,但跟程行的一比,就是天上跟地上了。


    陈天祥跟周文杰的文言文作文,辞藻虽然堆砌的不错,但是很多时候跟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已经不一样了,完全是为了华丽而华丽。


    但程行在辞藻华丽的同时,还能兼顾言之有物。


    能兼顾言之有物,符合中心思想是很困难的一点。


    因为从古文中引经据典想要找到符合文章贴近语境的句子很难,想要达到这一步,那就真的要去看很多书,记下很多经典的句子了。


    程行这篇文章的音律、对仗、辞藻、典故无一不精


    。


    可以说是把文字的美感发挥到了极致。


    即便是让看了许多书的余中道去评价。


    也只能评价一句文采飞扬,才气逼人。


    十七岁的程行。


    这让余中道想到了同样是少年时期写出《滕王阁序的王勃。


    虽然程行这篇文章肯定比不上《滕王阁序。


    但只凭余中道自己的感觉。


    这是他近些年看过现代人写过的最好的一篇文言文。


    这程行,半年的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对程行是熟悉的。


    因为他所教的班级也在三楼。


    而且那时候的程行还是学校里有名的混混。


    那时候的程行,可以说是学校里所有老师最讨厌的学生,整天打架斗殴,而且很多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就喜欢跟着他一块混,认他做老大。


    算是把学校搞得乌烟瘴气的。


    但他只用了半年的时间。


    就已经靠着《灯火《安河《安城这三部作品。


    成为闻名天下的作家了。


    而这篇文言文一出,同样也能在省文坛掀起滔天巨浪。


    从这学期


    文章的各个类型,被他给写了个遍。


    余中道只想知道,还有他不会的吗?


    余中道在程行面前站了足足有十分钟。


    来回看了几遍,他才回到讲台上坐着。


    “怎么了?程行又写出好的文章来了?”坐在余中道旁边的蔡美华出声问道。


    对于余中道去看程行的卷子这事她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别说余中道这个语文老师了,就连她这个数学老师都想去看一看程行的作文。


    但是她没想到余中道会在程行那里看那么久。


    也就一篇不到一千字的作文。


    就算是认真看,两三分钟不就能看完吗?


    至于在那里看那么久吗?


    “何止是好那么简单。”余中道说道:“气势磅礴,文采飞扬。”


    能让余中道说出这样的话来,蔡美华咂了咂舌。


    可惜这快到考试结束的时间了。


    不然她也想去看一眼了。


    “等着吧,程行这篇文章,还会在省里掀起滔天巨浪。”余中道笑道。


    “那你还在那里看那么长时间?”蔡美华心里有些无语,程行能出名的


    而很可惜,就在此时,下课的铃声打响了。


    两人起身走下讲台,一人一边,开始收起了学生的试卷。


    程行交完卷子后,起身离开了教室。


    他伸了个懒腰,舒缓了一下身体。


    而周远此时也从教室里走了出来。


    “很难想象,我竟然能在考试的时候考到同桌写的文章,我现在就想去网上的论坛发个帖子问一下,同桌是个大作家是个什么体验?”周远笑道。


    “呵,这次的理解,你要是做对了还好,要是做错了,周远,你就给我等着吧。”程行道。


    “哪能啊!程哥你的文章,我肯定不会错。”周远笑道。


    而此时,从教室里陆陆续续出来的学生,也都向程行望了过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程行跟他们依旧不是一个赛道的人了。


    许多人都觉得未来的姜鹿溪或者是有一定家庭背景的陈青,又或者是校文学社文章写的很好的社长陈天祥,一定会是他们这一届最出名的人。


    但谁知道,半路杀出来了一个程行。


    在以往,学校里的人都觉得,像程行这种暴发户出身不学无术,整天只知道打架斗殴的纨绔子弟,以后社会一定会教他做人。


    但谁曾想,现在的程行已经是全国最火的作家了。


    以现在《安城每天三四万册的增长量。


    国内哪一本书是他的对手?


    ……


    求月票,么么哒。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