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2章 如果注定悲剧收尾,那还不如拉她一

作者:反方向的闲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372章 如果注定悲剧收尾,那还不如拉她一把


    到现在冉秋叶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许大茂的情景。


    主要就是许大茂家的伙食太好了。


    啥条件啊,顿顿四菜一汤。


    不敢想,根本不敢想。


    而她之前在红星小学当老师,一个月工资30元,家里还有患病的父母,一个人撑起一个家。


    这点钱也就堪堪够买药,能坚持到现在,完全就是因为她家里底子厚。


    父母都是归国华侨。


    前些年存下来了不少钱,现如今闲赋在家,只能吃以前的老本。


    不要问为什么现在大力发展特别高级知识分子还能闲赋在家,问就是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


    应该说许大茂从来就没有过过穷日子,也不知道一个月吃不上肉吃不上白面是什么感觉。


    眼看快到下班时间了,冉秋叶抛开了刚才的问题问许大茂:“接下来还有事情吗?要是没有的话,我要去组织人事那里处理一下组织关系工作调动的事情。”


    “也是知识份子了,至少比我学历高,我初中毕业,来养殖组,依旧做你秘书的工作,先拿41.6元工资,等手里的事情忙完还能再往上提提,不过那时候就是破格了,没办法再往上加了,可以折算成鸡蛋补助给你。”


    “要不来养殖组吧,工资先给你定到41.6元,毕竟是……你是大学毕业是吧?”


    秘书也是一样,三十二元的工资,已经是轧钢厂的高工资了,再往上那只能靠许大茂继续升职。


    “不是不是,我高中毕业。”


    “总务科。”


    包括养殖组的工作,农林渔业养殖工,41.6元是三级养殖工,已经是轧钢厂的最高了。


    别的不说,家风肯定是一顶一的好。


    有了这两元钱,那家里每个月就能多吃一顿饺子了。


    “一个月多少工资?”


    只不过暂时是不可能了。


    “你这是安排到哪里了?”


    许大茂:……


    “据说是三十二,比在学校当老师还高了两元呢。”


    只能说优秀的父母教导出优秀的子女。


    什么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


    这个时期的海归华侨,那都是拥有一腔热血愿意为祖国抛头颅撒热血的有志之士,那個个都是一顶一的人民英雄。


    说到这里冉秋叶还有点小开心。


    这人到底是多容易满足?


    说白了,现在这工资制度就是定死了,你厨师在轧钢厂顶天也就能到五级,工资就到头了,想要再升,就只能去国营饭店历练。


    你轧钢厂里面搞养殖,只能这么高,再往上走,也就只能调走换地方。


    刘岚现在拿的也是这个工资,比她在食堂和面的时候不知道高了多少。


    “真的?”


    “那当然是真的,在我这一亩三分地上,谁说了都没有我说的管用。”


    “那好,我就去你这个养殖组,以后您就是我的直属领导了。”


    “就算伱不来,我也是你的直属领导,你是厂里给我配的记录员啊。”


    许大茂正好也有时间,和冉秋叶一起去把事情办了。


    事实上许大茂有那么一点私心。


    教师和工人的差别,其实还是蛮大的。


    包括轧钢厂的总务科,还是厂领导的秘书。


    说白了,就算是提干,教师都比工人简单一点。


    不是简单一点,是简单很多。


    更不用说领导的秘书了,时间到了,自然而然就是干部了。


    有些大秘外放那最差也是个县长,更多的都是市长起步,因为人家跟着学了这么多年,眼界什么的早都到位了。


    完全是有能力的。


    把冉秋叶弄到养殖组,就是以后罩着她,没有他点头,是不能动她的。


    要是还在总务科的话,总归中间隔了一层,不太好说话。


    最重要的是冉秋叶还是别当劳什子老师了,如果注定是悲剧收尾,那还不如留在自己的身边。


    现在把她安排成养殖组的养殖工,等‘免费鸡蛋计划’彻底完成,到时候保障养殖组就不是‘组’了,也该正名了。


    正名之后,有个秘书那就是很名正言顺了嘛。


    现在拿走的,以后都会还给他。


    许大茂自认为在轧钢厂,他还是有这个能力的。


    转了一圈,许大茂收到了很多夸赞。


    有些人已经开始旁敲侧击的问许大茂这里缺不缺人了。


    最吃香的还是工作岗位。


    现在许大茂这里就是明晃晃的工作岗位在招手。


    本来许大茂还以为事情可能会有点麻烦,结果他一开口,那就是一路绿灯。


    连一点意思都没有。


    许大茂自己都感觉自己现在是不是杨厂长附体了?


    原来‘轧钢厂全力配合他的工作’在这里也算啊。


    或许在某些人眼里,安排一个秘书一个记录员也是很重要的事情。


    当然,也确实很重要,一个合心意的秘书不是那么好找的。


    “我说许科长,您干嘛把她转成养殖工啊?这以后转来转去还不够麻烦的,你现在的养殖组再怎么说也不是清水衙门,轧钢厂这么多人都要感谢您的,又不是不能直接转成秘书……”


    别的许大茂没当回事,但是最后一句他听清楚了。


    原来现在养殖组只有两个人的部门,也是能配备一个秘书的,或许是因为他现在已经是正科长的原因。


    那这也算是省了他的事情了,以后不用再来跑一趟了。


    “这合规矩吗?”


    “当然合规,不合规我也不敢拿出来说啊,文件我们都看到了,现在我们都要配合您的工作……”


    最后一枚钢印落下,档案封档留存。


    冉秋叶就这样彻底离开了红星小学。


    “你以后可不能说你是人民教师了,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人民的秘书了。”


    冉秋叶还有点不开心:“秘书不秘书的不重要,都是一样的工作,但是现在工资一个月只有三十二元……”


    她还在为每个月少了八元钱耿耿于怀。


    一个科长秘书工资没有一个养殖技工的工资高,这点不用怀疑,因为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这种想都不敢想的制度,梦幻般的制度,可惜弊端更大,就算是神仙来了,都无法长久。


    因为这样计划违反人的本性。


    许大茂是真的没想到冉秋叶这么缺钱。


    秘书还是养殖技工她都无所谓,只要工资高就行。


    许大茂从来没想过冉秋叶这么淡然的样子,竟然能说出‘少了八元钱’这种话。


    反差的让人猝不及防。


    “你这么缺钱?”


    “我父母身体不好闲赋在家,每个月的医药费都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这是许大茂第一次听说,他知道冉秋叶的父母是归国华侨,但是真的不知道身体不好。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应该获得没有期限的免费医疗服务。


    “把手伸出来。”


    “啊?”


    冉秋叶有些不解,还是听话的伸出了手。


    许大茂掏出一叠大黑十拍在她的手里。


    兜里有钱就是硬气。


    “这些钱就当是补每个月的八元差价,什么时候用完了,再来找我要,顺便再和你说一声,作为保障养殖组的工人,每天都可以从鸡舍带鸡蛋回家,家里有几口人就能带几个。”


    “只不过这是我做出的规定,这事要保守秘密,你能做到吗?”


    冉秋叶呆呆的点点头。


    她丝毫不怀疑许大茂的话。


    之前许大茂没有告诉她,那肯定是因为那时候她还不是养殖组的员工。


    现在她已经是养殖组的员工了,所以现在告诉她一点问题都没有。


    ‘每天都能吃上鸡蛋的话,父母一定会很快好起来吧?’


    冉秋叶的心里如是想到。


    再说一遍,鸡蛋是荤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