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7章 小鬼子又闹起来了

作者:田野上的期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抗战:县长?请叫我列强!》全本免费阅读


    张永走了,不过林宏也走了,韩斌开始处理一些政务。


    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孙甫的民政厅,最近孙甫在施政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只是花钱也越来越厉害。


    前段时间民政厅特地成立了一个部门,叫供暖局。


    今年自从入冬以来,察哈尔境内已经因为取暖的问题,发生了好几次事故。


    有火灾,有**等等事情。


    取暖混乱,稍不注意就容易引起火灾。


    这其中还有老人因为火灾死在了里面。


    针对这些事,孙甫这个民政厅长决定建立供暖局,城市采取统一供暖,避免这一问题的诞生。


    要想采取统一供暖,在前期是需要大量铺设管道等设施,这需要一笔不小的钱。


    不过对于这一点,韩斌没拒绝,批了!


    后面还是要钱的文章,那就是今年以来,察哈尔境内的移民多,修建的土坯房,又比较简陋,在取暖上存在很大问题。


    目前能解决的办法就是火炉子,但这玩意儿需要烧炭。


    如果没炭烧,这一个冬季还不知要死多少人。


    所以孙甫觉得,作为政府,应该划拨出一笔钱给老百姓补贴买煤炭。


    对于这件事韩斌也没拒绝,虽然他是**人,但他记得以前听朋友讲过。


    北方的农村乡下过冬,对于老人而言,那就是一次灾难,要是扛过去了,全年无事。


    但要是没扛过去,那可是要冻**的。


    想想现在才民国时期,韩斌没拒绝的道理。


    民政厅过后就是交通厅,最近这小半年来,周江的修路计划进行的如火如荼。


    半年时间,将赤城县到宣化县的铁路拉通了,这对工业发展而言是一件好事。


    周江还有一个铁路的修建方案,那就是修建一条从张家口到锦州的铁路。


    这条铁路从张家口出发,经过张北县、沽源县、多伦县、赤峰,最后到锦州。


    此外再从张北县修建一条到库伦的铁路。


    韩斌更没理由反对了,只是修铁路得要钱。


    得,又是一位要钱的,不过这次要的不多,主要是伙食费各方面。


    因为周江要用战俘来修,长的牛高马大的斯拉夫人,不下苦力干点活,实在是浪费这副身体了。


    如果说交通厅要钱还比较节省,那罗文元的卫生厅就有点过分了。


    张嘴就是三百万大洋。拿来干啥?


    完善医疗体系。


    医疗体系的完善非一朝一夕之功,这和教育体系的完善也是一个道理。


    需要长时间的去投钱,而医疗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国民的寿命和身体健康问题。


    在许多时候,国民的平均寿命短,不只是因为战乱等问题。


    还有卫生条件的落后,看病昂贵,生病了只能自己硬扛。


    扛过去了,皆大欢喜,没扛过去,全村吃席。


    这没什么好说的,还是批了!


    等韩斌把各部门的文件看完,都批了后。


    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简简单单的一些批字,却是价值两千万大洋。


    不过钱嘛,韩斌最不缺了,不就是大洋吗?要多少有多少?


    何况民国时期的金融,大洋这玩意儿属于紧缺货币,数量太少,跟不上经济发展,导致各地军阀私自铸造的钱也能流通。


    民国时期的货币体系非常杂乱,有大洋,也就是咱们说的袁大头,这玩意儿是北洋政府时期铸造的,北洋政府铸造的大洋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成分等都合格。


    而银元这个东西就比较复杂了,有前朝时期搞的,也有从西方流入的,都叫银元。


    不过现在叫的银元,是先总理在广州政府时铸造的钱。


    这叫银元,也可以说是大洋之一了。


    在大洋之下,还有小洋、鹰洋以及奉洋。


    小洋就是各地军阀自己私自铸造的货币,里面的银成分含量少,铅较多,而且本身成分也不统一。


    铸造出来就用,也没个统一标准。


    鹰洋,民国时期的鹰洋并非是指西方流入的银元,而是指1911年后,国内的买办阶层和洋人共同铸造的银元,当时这种货币在国内广为流通,被称为鹰洋。


    奉洋,这是当年张大帅任北洋政府陆海军大元帅时,开始铸造的货币。


    其成分和标准的大洋成分差不多,就是上面的头像换为了他自己的,主要流通区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