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 第 7 章

作者:云深处见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寡妇到王妃》全本免费阅读


    褚琛没再对玉滟说话,只是看向刘洵,叮嘱他仔细些。


    玉滟这才心下一松,那叫刘洵的护卫上前见礼,她再次谢过,只是轮到泊渊之时未曾抬眼,有些匆匆。


    小船等人在前打着灯笼,一直安静的候在一旁,见着玉滟转身,忙迈开步子离开了这里。


    目送那道袅娜的背影消失在林间,褚琛转身回院。


    这么会儿的功夫,护卫们已经将例外检查了一遍,门窗大开,利落的收拾起来.


    褚琛此次出行为了保密从始至终都没有透露半点消息,便有些突然。不然的话,这小院出云观定然早就收拾好了。


    只是间歇中,一群人总忍不住看向褚琛。


    王爷随性情温和,但不近女色,对女子素来冷淡疏离,今日这般模样,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虽说那位道长生的的确容色倾城,但那样的美人,王爷也是见过的,可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关切体贴过。


    稀奇,真稀奇。


    这条小径玉滟是走惯了的,一路慢慢行去,顺顺利利的就回了自家小院。


    她再三谢过眼前的护卫,又让小船将灯笼送于他,等回了自家屋子,心下才算一松,缓缓坐下,只觉刚刚那一遭实在是尴尬又让人忐忑。


    早知道下午就不出门了。


    正厅是最先收拾出来的,侍卫请褚琛先去坐下休息会儿,但他环视一眼,却登上了小楼。


    眼下天已经黑了,出云观中灯火绵延,点缀在苍山之间,十分美丽。他的确很喜欢这景致,但此刻站在这里,他想起的却是那位自称‘玉明’的女道。


    她是谁?


    他心念微动,几乎有些迫切的想知道关于对方的种种,最后又被理智压了下去。


    “王爷——”随着脚步声靠近,侍卫低声说,担心扰了他赏景的兴致。


    褚琛转身,侍卫口中的话立即一转,立即换了称呼,“公子,清虚道长和玉拾道长到了。”


    “请进正厅。”褚琛说,等侍卫应是匆匆下去后,随之转身下楼。


    他带人进观之后并没有表露身份,直接就来了这小院。算起来这会儿观中也该收到消息了。


    外面清虚未到先笑,道,“不知王爷驾到,贫道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道长何罪之有,先请坐。”褚琛抬手示意,边道,“既已离了朝堂,便没什么王爷之说,道长唤我泊渊即可。”


    清虚一眼扫过他的神情,见着不似作假,就依他之意唤了声泊渊。


    “泊渊。”这时玉拾才笑着喊道。


    褚琛一笑,原本的温和疏淡瞬时变得柔和起来。


    “姨母。”他唤道。


    世人皆知摄政王褚琛幼时身体不好寄养在道观,但无人知道,而当时照顾他的就是玉拾。


    玉拾是他生母,也就是先皇后的嫡亲妹妹,早早守寡,就入了道门。先皇后思来想去,还是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妹妹照顾最为放心,于是当时的玉拾远上京都,挂单在当时的玄都观中,一留就是十余年,等到褚琛晓事,才返回云州。


    而之后他也来过出云观小住,这院子就是当时留下的。


    算下来,褚琛几乎是被玉拾养大的,两人感情十分深厚。


    玉拾先是笑,而后又克制,道,“道观之中,不要这么叫,唤我道号罢。”


    “玉拾道长。”自家这姨母多年不见,还是这小孩性子,褚琛无奈笑笑,如了她的意。


    只是在这刹那,他忽然想起了玉明二字,还有那姑射神人般的女子。


    清虚笑眯眯坐在一侧,看着两人寒暄,心里则有些嘀咕。


    贵人驾凌,他自然不胜欢喜,只是之后的麻烦怕是免不了的。


    谁也没想到,摄政王还政于天子后,竟然会千里迢迢来到云州,彻底远离朝堂。


    寒暄几句后,褚琛表示,他之后会在这里常住些时日,时间不定。


    “云州气候温软舒适,我这些年一直念念不忘,眼下终于得了空,想来大概要多住些时日。”


    玉拾很是高兴,直接说,“喜欢住下就好。”


    清虚也不急不缓的附和称是。


    褚琛看了眼清虚,这位观主瞧着一身的仙风道骨,实际上性格圆滑,八面玲珑,却又恪守底线和准则,是个难得的兼具聪明的好人。


    三人聊了一会儿,清虚先行告辞,玉拾留下,许多年不见,她有许多话想跟褚琛说。


    对于她的关切,褚琛一一温和回应,等到最后聊得差不多了,他才状似不经意的提起,“今日来时,我在院中见着了几个人。”


    话音刚落,不等他多说,玉拾一连恍然,有些懊悔的说,“我竟忘了说,那定然是玉明,她想寻一僻静之处看云,可这段时间观中的人太多,甚是不便,我就带她来了你这里。”


    “你可有吓到她?”她忙追问。


    “没有。只是有些惊讶。”


    褚琛笑着说,心道可能的确将人吓到了些,回头得想办法安抚一二才是。


    玉拾这才心下一松,接着脸上的笑又浮现起来,无奈又疼宠,满是亲昵,宛如提及自家小辈般道,“玉明胆子小,定然惊着了,我明天得去看看她才是。”


    “姨母很喜欢她?”褚琛状似惊讶的说。


    别看他这姨母瞧着性子和顺,但实际上待人接物极为挑剔,大抵是在道观呆久了,世人在她眼中大部分都污浊不堪,瞧得上的没几个。


    “实在是那丫头性子太招人疼了些。”玉拾无意跟人多说女儿家的事,哪怕是自家外甥,话罢扫了一眼褚琛,见着他神情平静,便没有多想,只当他随口提及。


    两人聊了一会儿,瞧着时间不早了,玉拾就离开了。


    护卫们已经将小院收拾了个大概,还抽空去观中膳房弄了些饭菜回来。


    用过晚膳,褚琛一路奔波下来也有些疲倦了,洗漱之后开始休息。


    院中灯火两点,安静下来。


    玉滟这一夜睡得不错,晨起时,伴着鸟雀的鸣叫醒来。


    正是早晨,天边太阳刚升起来不久,山间的雾气渐渐变淡,满山苍翠如被水洗过一样,明净清透。


    晨起的钟声响起,于山间回荡。


    小院地方不大,所以只请了三清画像回来。


    玉滟洗漱过后,亲自动手换上新鲜的瓜果供上,而后点蜡熏香。这些事情慢慢做好,她的心神也随之安宁下来。这才于蒲团上坐下,开始做晨课。


    一开始诵念经文时,玉滟还很是生涩,但随着这几个月的锻炼,她已经可以诵念的十分顺畅,甚至渐渐找到了状态。


    句真字清,调匀声正。


    每每读完经文,甚至有种神畅气和,通体舒适之感。


    晨课做完,外面早膳已经准备好了。


    玉滟自幼的膳食都是精心搭配,荤素调合,但随着清修,她渐渐开始偏向食素,早膳便是清粥小菜,再加上一碟清蒸鱼,很是鲜嫩。


    晨课做完,到晚课前,就是闲散时间了。


    不过今天又到了三天一次的检查功课时间,所以玉滟略作收拾,就往清虚的院里去了。


    一路行来,虽然时间还早,但观中已经有香客来了。


    除此之外,观中的道士们往来说笑,言语间说的都是即将到来的中元节。


    七月十五,地官赦罪。


    中元节这一天,观中会设道场,为民祈福,也为普度孤魂野鬼。


    玉滟低念一声无上天尊。


    这一条路玉滟已经走得很熟了,走到清虚院中的时候,恰巧遇见大师兄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